符能
內容摘要:大學英語教學管理至為重要,其會對教育質量的提高產生比較重要影響。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正以大眾化、普及化為發展方向,在教育改革逐漸深化的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學面臨一些新的問題。細加分析,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管理存在管理認識的片面化課程設置單一化等問題,對此可以從多措并舉促提高突出應用抓學習等方面進行努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 教學管理 基礎課程
大學英語是大學的基本課程,其屬于大學基礎課程,影響范圍較廣,教育質量的高低影響教育水平能否提高,因此對大學英語的討論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研究教學方法是有很多種的,然而對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的研究還不多也不夠深。因此,對大學英語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指導意義。
一.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的內涵解讀
依據管理學理論,大學英語教學管理屬于管理的范疇,對于對它的定義,它們的說法各有各的異議,在我們的教育管理中都運用了: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著五個要素,我們把它稱為“五要素法”。[1]我們可以將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的含義這樣進行概括:是為了提升英語教育教學的質量、保證英語教學的課堂效果、增強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的目標,各個高校對大學英語過程組織的詳細安排,通過老師與學生間的共同努力教學活動課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大學英語管理看成一個綜合的整體。在里面,我們要突出了兩個管理要輸,即計劃于組織。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和水平是我們一直強調的目標追求,我們要將五要素運用到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當中,貫穿我們的大學英語的整體,形成一個獨立的機制和管理體系,讓英語教學的效果突顯出來。
二.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的現狀
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在大學英語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然而并沒有進行解決和改善,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學英語教學受到了傳統教學的制約,而在課堂上教學圍繞的語法和詞匯的難點進行展開的;在課堂上都是以老師從書本上的講課為主,阩被動的學習和接受知識,卻反獨立學習和思考的訓練;教學重點的分布也不科學,重點都是圍繞分析語言的那點進行的,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第二,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注重對語言知識的教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養。[2]一些學校的教學模式單一,雖然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但是他們的口語能力和聽力提高的不大明顯,不能滿足我們在社會上的交流。雖然在剛入學的時候英語水平較差,學習的策略被動,自主學習能力差,在課堂的很少參加課堂互動,與老師的交流比較的少,學習也缺乏計劃性,沒有自己的計劃。進而忽略了學習的過程管理,很少對學習進行反思和評估。第三,師資力量的缺少、投入不夠。師資的流失比較快,主要是因為老師的待遇差,缺乏進修的機會,學校對老師進修的政策嚴格、資金投入的少,造成師資隊伍的不穩定,老師教學的熱度不高,卻反教育精神,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其他的兼職當中,有的老師還會進行辭職跳槽。[3]第四,老師的學歷不高,職稱也不高,而且老師的教育觀念并沒有調整過來,依舊收到傳統教育思想觀念的制約。第五,學生招生的擴大給教學帶來了教學的壓力。在擴招中學生的英語水平都是參差不齊的,給英語課的教學帶來了難度;而且學校的擴招導致缺英語老師的緊張。第六,學生對英語課的不滿,他們覺得老師上課的放肆不夠吸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很少有學生主動去預習和復習,很少與老師進行交流。
三.大學英語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認識的片面化
一直到現在,我們對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的認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誤區。主要表現在“三論”上面,這“三論”分別是:自然論、部門論、自管論。自然論崇尚管理無用學說,認為教師和學生的素質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決定性因素,這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方面,認為素質不高,再好的教學管理質量也不會高對教學管理的功能和作用片面化的進行了否定;部門論,又稱為無關論,認為,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的定性力量是由高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及其專職管理人員隊伍構成的,與其他的人沒有關系,而且沒有明確的部門進行管理;自管論強調大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體,學習成績是學生自身的事,與別人無關,并以這個為理由,進而否認院校、教師在管理中的作用。[4]因此,假如不能把這三種理論進行較好的融合,其必將阻礙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的快速發展,將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學目標并不能夠得以實現。
2.課程設置單一化
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課程設置單一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模式單一。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模式依然是我們大學英語教育當中的一直延續使用的教學模式,一直都沒有擺脫過這些模式;第二種是目的單一。進行大學英語教學都是應付考試,為了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水平,教育部根據這一目標設置了英語的四六級考試,與此對應,一些學校明確的規定學生必須考過多少級才能拿到畢業證,所以學生對英語課就是為了應付這些考試。第三種是教材的單一。眾所周知,老師的能力和學生的層次均是不同的,但是在教材的選擇上依舊采用的是一本教材,而且選擇的范圍較小,這已經成為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的突出問題。
3.培訓機制形式化
與初、高中教師相比,大學英語教師的培訓機制較難落到實處,而且它的要求比較的高,只走表面形式的比較的多。當前,大學英語教師絕大部分均是在傳統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學習的,從而導致自身知識結構較為薄弱,再加上教學人物比較繁重,在此情況下,教師進修和自修就會收到影響,并制約了教學水平和質量的的提高;學科建設與學術研究的氛圍不夠,大學英語作為基礎的教學,因故的學科比較的大,教學的業務量也比較的大,能夠脫穎而出的比較少,而且一些學校對四六級的通過率比較的重視,對四六級的通過安排了任務,在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建設重視程度比較的低,對應于科研項目的研究也表的少,學術氛圍不夠,為了應付檢查還會出現突擊性的研究、應付性的研究、粗淺性的研究的現象,對學術研究產生了不好的影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