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壯?オ?
摘要:
村支部委員會是村黨員直接選舉產生的基層黨組織,其對本村的公共事務會產生重大影響。村支部委員會的民主集中制對于提高村支部委員會的決策與執行力具有重大意義。但在村支部委員會現實工作中,各種原因導致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功能受到制約,難以發揮良好的制度作用,造成各種困境,為了良好的發揮民主集中制在村支部委員會的強大制度作用,必須創新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理論;改革和完善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的制度,發揮村支部委員會的在建設新農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對策分析
村支部委員會是村黨員直接選舉產生的基層黨組織,其對本村的公共事務會產生重大影響。村支部委員會的民主集中制對于提高村支部委員會的決策與執行力具有重大意義。一般對民主集中制的理解,民主集中制是民主與集中的統一,集中下的民主和民主上的集中,二者相輔相成。但是由于我國長期的封建制度統治,農村的政治環境混亂,法制不健全等諸多因素,導致村支部委員會自誕生以來,過分的強調集中而較少的強調民主,未能充分發揮民主集中制中民主與集中有機統一的巨大作用。民主的實施是為更大的集中做鋪墊,集中的合法性需要民主集中制制度的有效運行。[1]在今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進入到關鍵時期,村支部委員會的民主集中制的踐行,尤為重要。在運行民主集中制的過程遇到了哪些困難,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民主集中制的功效,這是一個關系到農村現代化建設及政治民主發展的重大問題。
一、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面臨的問題
(一)村支部委員會委員組織意識淡薄,對民主集中的理解不到位
當前,村支部委員會委員思想保守,未經歷過正式的系統的組織紀律培訓,在農村社會實踐生活中也未能收到民主集中制的熏陶。農村的封建思想濃厚,民主沒有得到廣泛的發展與傳播。
村支部委員會委員民主集中制意識淡薄,認識不到位,廣泛存在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與“集中制”的簡單相加的淺薄認識,是兩套各異的組織制度呵領導制度。民主是為集中服務,發揚民主是表面現象,集中才是實質。民主集中制的作用就是認同集中的合法性。村支部委員會委員將民主與集中看成是先民主后集中的兩個先后順序的階段,也就是“委員民主,書記集中”。村支部委員會實行的民主集中制是一種講形式走廣場的程序,真正的決策是由集中做出,尤其是一把手作出的決定。一把手成為集中的主題,發揚民主與實行集中由書記的意志為轉移,書記的建議替代了委員的討論與觀點。村支部委員會委員普遍認為集中是民主集中制的核心,從而忽視了民主的重要性,認為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集中的補充與附庸。完全以村書記的個人意志為轉移,[2]從而使村書記變成了實行集中的主體,其個人意志替代了統一意志。
(二)村支部書記的權力未形成有效的制約與監督
村支部委員會委員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充分,對于各種重要議題未能做出深入研究分析,很難形成具有個人獨特觀點,由此在委員會議上多是默不作聲,或是唯書記命是從,并且由于會議等議程一般已經由書記設定好,會議時間的限制等,只是委員難以提出自己的見解,表的自己的觀點。
由于所謂的“集中下的民主”,村支部委員會多受到上一級組織鄉鎮黨委的直接授意,而這種直接授意有時代表著某一領導的個人看法,嚴重阻礙了村支部委員會委員的意見表達。
(三)村支部委員會的民主集中制缺乏明確的制度設計
村支部委員會的民主集中制制度設計不夠嚴密,缺乏可操作性,對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實施的監督問責還不夠完善。在多數農村的村支部委員會上,多數實行書記負責制,書記說了算,其他委員只能隨聲附和,發表一些補充性建議,甚至,重大問題不召開村支部委員會會議,由村書記拿主意,最后將決策結果告知眾委員,致使書記的個人專斷,村支部委員會形同虛設,或為書記的橡皮圖章。
由此可以得知,民主集中制在村支部委員會中并未很好的實行。[3]“民主集中制執行得不好,黨是可以變質的,國家也是可以變質的,社會主義也是可以變質的。在具體實踐中,將民主和集中分解開,過分集中,無視民主,對于當前農村現代化建設,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造成了危害。由于當前民主集中制遭到了踐踏,不能確保村支部委員會的正常工作,導致決策的個人獨斷,拍腦門,勢必產生書記的腐敗受賄,給農村建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運行受阻原因分析
當前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的運行困難在于村支部委員會這一級組織實際上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民主集中制理論不完善,制度體系建設不足,導致民主集中制在村支部委員會難以有效施行。
(一)村支部委員會這一組織未收到應有的重視
長期以來,村支部委員會這一級組織受到上級鄉鎮黨委的輕視,其并不認可村支部委員會的正當存在和應有的價值。鄉鎮黨委直至有村書記,不知有委員,長期忽視村支部委員會的制度建設與運行規則。由于村書記可以從鄉鎮黨委直接獲得第一手工作資料,早于其他委員,因此,村書記的發言權高于其他委員,這是造成過于集中,忽視民主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平時總是在宏觀討論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功能與本質,而對民主與集中的如何有效融合統一,缺乏深入系統的認知與表述,在理論的指引上沒有給實踐者以清晰地制度框架。
(二)對民主集中制問題缺乏正確的理解
村支部委員會對民主集中制的范圍認識不清,只是從舊有思想認識出發,將民主集中制中的“下級服從上級”曲解為首長負責制,在召開委員會是,漸漸脫離民主集中制,將村書記作為上級對待。同時,村書記習慣于自己“一把手”的習慣,將個人意志凌駕于村支部委員會之上,搞“一言堂”,甚至于決策“拍腦門”,因而,有的研究者指出:在民主集中制下,什么該民主與什么該集中,對于這樣重大的程序問題,似乎不必經過程序來決定,而是由集中者的意志來決定。[4]村支部委員會政治生活嚴重缺乏“民主集中制”。endprint
(三)關于村支部委員會的制度建設尚存在較多欠缺
民主集中制以“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為主要原則,但在村支部委員會的制度實踐中,缺乏具體的規定與運行機制,更是少有實施細則和具有可操作的程序性規定。村支部委員會的召開更多的是書記已于會前做出決策,會議中象征性的聽取委員意見,對所以內容并未進行舉手式投票表決的形式,村支部委員會只有執行決策的義務。
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的民主缺乏,權力過于集中的行為,是“一把手”現象層出不窮,權利的集中與民主的受限,不利于科學民主決策,更會誘發權力腐敗,其根源于體制問題。
三、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困境解決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需要解放思想,用創新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民主集中制理論,夯實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理論功底。
(一)強化對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的認知與理解
村支部委員會作為“村民自治”的重要載體,承擔著領導全村人民奔小康的政治重擔,深入認識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實質,民主集中制以民主為基礎,正是村支部委員會代表全村人民的利益所決定的。廣而論之,這是由我國的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性質所使然。
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要求全體村支部委員會委員平等參與本村事務,所有委員一律平等。民主集中制必須經歷村支部委員會民主商討、民主決策這一民主程序,才能達到將民主落實到村支部委員會會議中,實現真正民主。
(二)村支部委員會必須在在實踐中踐行民主集中制
當我們黨已經取得執政地位之后,尤其是當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已經不再是社會主要矛盾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民主集中制統一體中的民主這一方面顯然已經上升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矛盾的主導地位了,這時候理所當然地更應突出民主作為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實質[5]。
村支部委員會必須嚴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實施細則和具體規定來進行科學民主決策,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位委員意見,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發揮民主集中制的優勢。
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村支部委員會政治生活的組織制度和決策制度,任何村支部委員會委員必須無條件支持與服從。尤其是村書記等一把手。由于其責任重大,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積極聽取各位委員的意見。
貫徹實施民主集中制要求嚴格實行集體領導,重大問題必須由村支部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同時嚴格限定村書記的權限、責任,科學合理做好會議記錄。
貫徹實施民主集中制要求加強監督檢查。加強監督,要的是加強村民群眾監督,開通群眾建言獻策的通道。會議記錄定期公布。上級鄉鎮黨委加強對村支部委員會民主集中制的檢查落實,嚴肅追究個人主義,獨斷專行、各行其是的瀆職者責任。
(三)堅持走群眾路線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基礎
深化改革體制,建立建全各項制度,都要求我們要堅持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在民主集中制的落實要多聽取群眾的聲音。
[6]由于民主集中制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于是發生變形走樣甚至異化變質,這不僅會影響和破壞黨內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干擾和阻礙領導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而且很容易滋生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權力腐敗,嚴重污染和敗壞社會政治生態,從而給黨和國家的事業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毛澤東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在選用干部和決策制定方面,要擴大聽取群眾的意見與加大群眾對村支部委員會的監督,選取真正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好干部,形成良性政治生態環境,村支部委員會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得到落實,推動全面小康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閆德民:黨內民主集中制變異現象及其防治,《中州學刊》2014年第9期
[2] 閆德民:黨內民主集中制變異現象及其防治,《中州學刊》2014年第9期
[3]《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328—329頁
[4] 劉軍寧:從民主集中制到民主政治,愛思想網
[5]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頁
[6]《鄧小平文選》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3頁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