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娥++梁娟?オ?
摘要:
大學生黨支部建在班上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思想在高校的進一步實踐。本文分析了高校在班級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學生黨支部在班級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并探索研究了相關的對策,以期對高校黨支部建設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高校;班級;學生黨支部;核心作用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依托班級這一大學生的基本組織形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黨支部是黨在學生群體中的基層組織,在黨和廣大學生之間起橋梁作用,也是黨的重要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各項決議最終實施的落腳點,承擔著非常重要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因此,充分發揮大學生黨支部在班級中的核心作用,對推動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在高校班級建立學生黨支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黨歷來重視基層組織建設思想的現實實踐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早在1927年毛澤東創造了“支部建在連上”的組織形式,從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證了部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支部建在班上”參照和借鑒“支部建在連上”進行了發展創新。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提出要堅持把黨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實現本科學生班級“低年級有黨員、高年級有黨支部”的目標。2005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聯合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和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強調要積極推動大學生黨支部建在班上,要把大學生黨支部建設成為帶動學生班級團結進步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強堡壘。
1.2高校班級建立黨支部是基層組織建設的要求
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黨員數量的增加,傳統的支部建在系上無法深入細致開展工作,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強,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班級問題層出不窮。充分發揮黨支部在班級這個最基層組織中的核心作用,能夠創新黨支部活動方式,豐富黨支部活動內容,使黨組織生活既符合黨的要求、體現黨的性質,又能貼近學生黨員的思想、學習和生活,進而規范學生黨員的組織生活,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能夠協調團支部、班委會開展工作,成為班級各項工作的戰斗堡壘;能更深入地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考察、培養,保證黨員發展質量;能更充分地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支部的生機與活力。
1.3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要求
在信息化與網絡化時代背景下,多元化意識形態和文化思潮通過各種媒介深深影響著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黨支部建在班上可進一步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思想和組織優勢,把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吸引到黨的隊伍中來;黨支部建在班上可進一步發揮黨支部的熔爐作用,增強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素養、黨性修養;黨支部建在班上可進一步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質人才,把學生黨支部建設成優秀人才高度集中的組織,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2. 高校學生黨支部在班級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黨支部建設與班團組織建設的關系問題
黨支部建在班上,班級將同時存在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三個組織機構,而三個機構的職能和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但在實際班集體建設中,黨支部因其獨特的地位和黨員身份而獨具光環,容易造成團支部和班委會工作畏首畏尾,放不開手腳。同時,黨支部在發揮其核心作用時,由于對自身在班集體建設中的位置和職能認識不清,容易產生以支部工作干涉班團工作,甚至以黨支部會代替團支部會議和班委會,這既不利于班級同學的團結和黨員先鋒作用的發揮,也不利于發揮三個組織在班級建設中的作用,更不利于支部建在班上工作成效的進一步深化。
2.2學生黨支部工作周期短,黨員流動性大的問題
《黨章》規定,黨支部成立必須有3名正式黨員,而根據黨員發展程序,高校基層黨組織培養一名正式黨員至少需要2年時間,所以支部建在班上只能在大三大四班級才能實行,這就決定了班級黨支部在校工作周期僅為一到兩年,工作剛剛步入正軌,一些創新思想還沒有完全付諸行動,部分支部成員就要面臨實習、完成畢業實驗、畢業設計、就業、考研、考公務員等問題,能投入支部建設的精力和時間有限,班級黨支部工作的實效性大打折扣。因學生畢業大學生班級黨支部每年都需要重新組建,支部書記也需要重新培養,給政工干部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
2.3支部書記工作經驗不足,素質有待提高
支部建在班上,所需的支部書記數量劇增,各基層黨組織不可能一步到位配強支部書記,需要在工作中逐漸培養。由于數量多,學生支部書記大多由學生擔任,而學生學習時間較緊,對工作深入研究不夠,造成工作重點不突出,有的工作流于形式。因個人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各班的支部書記差異也較大,部分支部書記對黨的理論了解不夠,對黨務工作一知半解,根本談不上工作方法和藝術。
2.4黨支部日常活動與班級日常活動銜接問題
個別黨支部開展的日常活動內容單一,活動游離于班級管理和建設之外,而且重點不突出,宣傳不到位,缺乏班級影響力。對于班級普通同學來說,黨支部的事情就是黨員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3. 發揮學生黨支部在班級中的核心作用的對策研究
3.1黨支部建設與班團建設緊密結合,夯實黨支部的群眾基礎
黨支部與班團機構建設可以對應設置,人員可交叉任職,使黨支部工作與班團工作同步提升,實現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以黨支部工作為核心有條不紊開展班團工作,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學生的歸屬感。班級重大活動通過班團聯席會議的形式討論決定,絕不以黨支部替代團支部和班委會。學生黨支部要熱愛班集體,積極主動地與同學交流溝通,虛心地向同學取經問道。鼓勵黨員參與到班級事務管理中,并擔任班團干部,在低年級沒有黨員班級也可以吸收重點培養對象或優秀積極分子擔任班團干部,加強黨支部對班級活動的滲透,積極對班級組織活動進行引導。在支部與班團建設上,學生黨員作為骨干力量,要在班級中做好黨的基本理論的宣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班團組織的各項活動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
3.2支部委員培養與班團干部培養相結合,配好黨支部書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支部工作的成敗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支部書記的素質和能力,因此選拔、培養學生黨支部書記十分重要。選拔支部書記一定要選黨性強,責任心強,組織協調能力強,熱愛黨務工作而且群眾基礎好的黨員。新生入校后,學院黨委就要在新生黨員中物色合適的黨支部書記候選人,有針對性的加強鍛煉;沒有黨員的,也要在積極分子或發展對象中早選苗,早培養,將其吸收到班級干部隊伍中加以鍛煉。學院黨委可以探索低年級黨小組掛靠高年級學生黨支部并積極參與支部工作,充分利用高年級支部這個平臺鍛煉低年級黨員的工作能力,在高年級學生黨員離校后,由原來的低年級黨小組逐漸組建新的學生黨支部。由于學生支部書記工作時間較短,學院黨委要不斷加強對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和培養,注重經驗交流,多舉措提高支部書記的政治素質、理論素質和黨務工作能力,讓他們少走彎路。
3.3黨支部活動與班團活動相結合,創新工作方式
通過黨團聯建,與班級團支部共同開展主題“黨日”、“團日”活動,提升班級同學的思想政治素養;組織英語四六級輔導、考研經驗交流、就業信息共享等,開展“一對一”黨員結對子活動,營造和諧互助的班級人文環境;等。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頁
[2]趙穎萍.對互聯網時代下網絡黨建工作的探討[J].沈陽干部學刊,2014年10月
基金項目: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7年黨建及思政工作理論研究課題“發揮學生黨支部在班級中的核心作用研究”( XDJ17208)
(作者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 大慶 1633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