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宇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國家的繁榮富強,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的作用。近些年,對大學生進行“精準資助”工作,在很多高校出現。不僅僅是保證這個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也是為了學校能夠開展每一個學生工作的基礎。對大學生進行“精準資助”是教育扶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高校對大學生的資助工作更應該按照國家的戰略部署進行下去,要做好“精準資助”工作,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改革創新扶貧方式。積極的進行“精準資助”工作,讓更多家庭困難的大學生都能在新形勢下得到資助。
【關鍵詞】“精準資助” 高校 構建策略探究 工作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043-02
一、精準資助工作在高校的發展現狀
1.不能做到精確的貧困認定
很多高校在進行扶貧工作的時候,可能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導致最終的扶貧結果,和申請貧困資助的人員有所差異。例如,一些家庭條件較好并不需要資助的人,托關系造假,取得當地部門的蓋章,在申請核對期間,給工作人員表現出貧困的生活方式。這給高校的“精準資助”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受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學校不可能對每一個申請扶貧的學生進行仔細分辨。可能會使學校的扶貧結果產生偏差,不能真正的做到“精準資助”。
2.學生檔案信息不夠完善
我們國家的“精準資助”工作開展時間較短,很多管理體制還不夠完善,對于資助信息管理傳遞方是相對落后。有很多學校的扶貧工作都剛剛開始,缺少完善的信息,也沒有完整的檔案信息。這就給扶貧工作的精準性帶來了困難,影像學校對資助的學生成長發展進行檔案跟蹤。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資源浪費,有時也會影響到貧困學生的心理建康。
3.缺乏對學生的心理資助
每一個貧困家庭造成貧困的原因各不相同,可能牽連到多個方面。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也曾在心理問題。一些學生,家境貧寒,卻堅強勇敢,艱苦奮斗。一些學生,逆來順受,雖然不甘心貧窮,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還有一些學生存在自卑心理,或突然遭遇家庭的變故,一時間無法接受。很多學校只重視對學生的經濟資助,忽視了學生心靈上的慰籍,也沒有做到解決貧困。
二、如何在高校構建精準資助的工作機制
1.構建完善的資助識別機制,確保公平性
學校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資助識別機制,通過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貧困判斷。第一,精準查閱,很多學校對學生進行資助的依據大多數是學生提供的材料,這些材料也存在著失信性。學校應該做到精準查閱,發現材料中不符合實際的現象。第二,用心傾聽,有很多大學生存在自卑心理,往往自尊心比較強。還有一些學生存在著投機心理,會造成資助不精準,要認真識別,獲得真實的信息。第三,耐心詢問,這就需要輔導員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耐心咨詢,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第四,在做完上述幾點后,就要進行綜合判斷,調查學生的資料,分析信息,以最大限度獲取真實信息,做到精準識別[1]。
2.做到心理扶貧,確保資助機制的有效性
學校在進行“精準資助”的同時,還要注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保護受資助學生的自尊心。首先要建立心理分析機制,在進行資助工作的同時,必須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了解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心理,注意學生敏感自卑,自尊心強的現象。結合每一個學生實際的生活狀況,分析造成這種心理狀況的原因,解決學生的心理需求。其次還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幫扶機制。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就需要學生和老師加強溝通交流。僅僅靠輔導員一個人孤軍奮戰并不能取得很大的效果,要和專業課老師一起,形成師生互動。老師還要加強和學生家長的互動,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學校和家庭一起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幫扶,這樣就能做到精準資助[2]。
3.高校自主機制要做到長效性
高校在進行精準資助的過程中,要確保一點,那就是能夠長效。要健全教育體制,健全分辨機制,還要做好后續工作,精準資助能夠長效發展。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形成誠實守信的校園氛圍,對于學生在尋求扶貧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虛假信息現象,應該進行嚴厲的懲罰,追究這個學生的誠信問題。學校還應該和老師輔導員加強溝通,老師要和班干部積極的溝通,在班級里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風氣。第二,還要做到長效機制,對于受幫助的學生進行資格認證是漫長的工作,所以要建立長效機制,經常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和貧困學生所在的地區村委會相銜接,能夠形成完整的流程。第三,要做到科學的精準的審核評價。學校選取的負責人一定要進行嚴格篩選,擔負起職責[3]。
三、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要想建立完善的精準資助工作機制,不僅要對學生進行金錢上的資助,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對學生的檔案信息進行完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扶貧,切實保證精準資助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確保大學生能夠順利的完成學業,達到教書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單艷艷,李魏達,黎博.高校貧困生資助精準化實施的問題與對策[J].西部皮革,2016,(4):297.
[2]龐衍松,金更歡.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0,(2):221-222.
[3]張福友.關于普通高校學生精準資助工作的理路[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1):78-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