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要】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傳遞信息的主要載體之一。教學語言藝術與課堂教學效果有密切的關系。作為一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語言上要逐漸形成自己的語言特色,這樣在教學時,才能強有力的吸引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教學 語言特點 教學 特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153-02
一、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規范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的是智慧與知識的化身,其所作所為都對學生具有示范作用。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作為影響他們語言能力走向成熟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教師在教學中所運用的教學語言規范性影響著學生語言系統的形成,因此在自己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保證語言的規范性。特別是在詞匯、語音、語法上必須符合規范,為學生營造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
二、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科學性
教育過程中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所以教育本身也是一門科學。教學必須以科學準確的需要來充盈學生的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因此,教師在運用詞語前,要先弄清詞語在情感和語境色彩上的真正含義,深度挖掘、分析和傳播知識。有時候,教師會直接根據詞語表面上的含義進行教學活動,誤導學生產生知識性錯誤,也有教師在表述上含糊不清。這樣的錯誤不應該發生在教師身上,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時刻注意自己的用語是否正確,意思表達是否清晰。此外,口語的科學性也與口語的簡潔精煉相關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啰嗦繁重的語言往往會使學生抓不住話語的重點,所以教師應當突出精華部分,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要領,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豐富的知識。
科學性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正確的掌握文章中的一些句子、詞匯等的真實含義,在向學生傳達知識時確保將最為正確的意思傳授給學生,在對學生的一些觀點進行評述時一定要注意語義的明確,如“該學生的闡述有些人認為不正確,但是我認可”這樣的語句有一些模棱兩可,應該說成“該學生的闡述我認為是正確的”。要向學生非常明確的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不要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淆。
三、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生動性
生動性指的是教學語言必須生動、形象、有活力。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小學生還未形成抽象思維,他們的的思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思考問題多要借助于具體形象或表象,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語言要帶有形象性。無論是對知識的講解,還是對探索過程的引導,都應選擇學生容易理解的、形象直觀的語句,才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變陌生為熟悉,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形象的教學語言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
教師的語言應該形象、生動、饒有情趣,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因此,教師就應自覺進行語言修養和錘煉,這就要求教師要廣采博聞,和教材密切關系的時事新聞、笑話故事、名言警句、成語故事等均可引入課堂,語隨思動、信手拈來,以塑造生動形象,創造和諧氣氛,讓學生感到課堂新奇有趣,知識容易理解,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愉悅中獲得知識。
四、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富于幻想,無意注意占優勢,新鮮有趣的東西對他們有強烈的吸引力。如何讓教學語言產生“吸引力”是我們進行教學的一個策略。最吸引人的語言莫過于“有趣味”了。教師語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師語言要有趣,給學生以新奇而輕松、愉快的感受,對學生有一種吸引力的特質。教師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應適時地采取趣味性的教學語言,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課堂氣氛活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尤其是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趣味性的教學語言編口訣、歌謠、順口溜、穿插小故事、摹態擬聲、夸張等方式,使自己的語言充滿童趣,讓學生感到親切又有趣,學習起來既輕松又開心。如在寫字教學中,我編了一首兒歌:“田字格四條邊,把字寫在正中間,上下左右不靠線,行列整齊一線牽。”學生不但念得高興,而且又記得牢,寫字時就按照兒歌的要求高高興興地寫,教師的教學也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情感性
人類因為具備情感才使生命顯得更加燦爛和瑰麗,在小學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語言的教學環節,也要進行情感上的滲透。豐富多變的情感會使得語文課堂更加充滿活力,更能吸引學生。一節成功的語文課總是因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入生動多變的感情,把學生內在的潛力給引導出來,師生的無間隙配合才可以達到模范課堂的效果,同時,也讓學生對本節課堂更好的了解與掌握。在閱讀每篇課文的時候,聲情并茂的朗讀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當然朗讀可以提高小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由于通過朗誦能接觸到許多文學作品,可以使小學生從小在美的享受中提高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這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善. 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語言特點的新探[J].新課程(小學),2014(08):168.
[2] 寧麗榮.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學周刊,2014(02):125.
[3] 徐品品.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語用新探[D].曲阜師范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