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恩
【摘要】目的:結合繪本教學實踐,將教學活動目標、繪本的教學方法等加以論證,提出關于在品德課中植入繪本的策略值得在教學工作中,尤其是低年級課堂中加以推廣的觀點。方法:采用敘述研究的方法。結論: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促進語文學習的基礎可以采用繪本植入的方法,品德課程的學習也同樣適用。
【關鍵詞】繪本;品德課;教學創新
繪本是兒童文學的表現形式,主要閱讀對象是學齡前后的幼兒。兒童繪本中,圖畫之間的聯系是敘述關系。繪本將大量的信息以直覺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兒童得到視覺與聽覺上的刺激,引發兒童想象,聯想,思考,對于兒童的思維和日后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十分有利。兒童繪本的創作,除了要考慮貼近兒童的精神世界,還要注重畫面的美感和內容的教育意義,使得繪本的圖像和文字相互契合,使兒童產生輕松愉悅的閱讀感受。近年來,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多元化發展,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繪本故事,不僅數量增多,質量也在提高,繪本大量地進入了兒童階段的教育現場,成為早期閱讀教學中的獨特讀物,并且受到兒童的喜愛。品德課的學習,采用繪本植入的方法,將課堂的氛圍予以調整,對兒童階段的品德學習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如今在品德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繪本植入教學的價值
進行繪本教學,是在兒童教育階段的一種大大的創新。處在兒童成長階段的學生,需要以獨特的視角對世界加以認知。在繪本教學中,采用圖畫的方式,讓兒童去學習和感受,獲得語言、認知、情感、藝術領域的滲透,從而形成一種全方位的藝術領域和思想領域的整合和滲透。兒童繪本能夠提供的認知方面的促進作用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對于兒童語言的培養,是潤物細無聲的。繪本的語言簡潔而又樸實,容易閱讀且能夠提高語言涵養。
第二,兒童審美的熏陶大多來自繪本,進行插圖的學習和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就將兒童的審美層次加以提高。通過故事、畫面的傳遞,繪畫專業創作者的智慧、畫面感十足的故事讓兒童在閱讀的時候,不僅能夠感受到來自故事的主題感染力,也能夠得到充足的美感。
第三,繪本故事將生活與故事結合起來,具有內涵豐富的哲理,通過有趣的故事和好看的畫面,將故事和道理一起傳遞給學生,精短的文字、美麗的畫面,含義無窮無盡,讓學生在愉悅的閱讀中找到了滿足感。
第四,繪本閱讀使得學生與故事能夠直接對話。學生的心靈凈化程度是難以想象的,當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語言并加以理解時,定能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學會關于人生的很多正面的思想,從而啟發有效的心靈,保持向上積極活潑的態度。
第五,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是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通過直接和間接的體驗,學生的想象力會變得十分豐富。通過造型和色彩都堪稱優美的繪本,學生獲得視覺體驗的同時,也獲得了充分的動力,從而不斷拓寬眼界,認識世界,獲得經驗,達到學習的最高境界。
二、將繪本植入品德課程教學的方法
品德課堂的教學內容和形式相對固定,容易令低年級學生產生困倦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植入繪本教學無疑是非常有效的。實現課程與繪本的無痕對接,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尋找到適合品德教學的課本,可以對照教材,選取與教材的主題內容相符合的繪本,然后通過梳理,建立教學資源庫。參照北師大版低年級品德教學內容(如表1)。
第二,巧妙利用課堂情境,將繪本故事融入課堂教學中,是品德教學的最高境界。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希望能夠從學習中有所感悟。通過閱讀、講述和傾聽繪本,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而且通過故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以及遇到事情該如何解決,實現自我教育和成長。
以《了解我的身體》課堂教學為例。
過程與方法:教師用繪本故事加以引入,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特征和身體發育產生關注。
引入繪本,進行閱讀和討論:
話題一:你知道自己的身體由哪些部位組成嗎?
話題二:你想了解自己的身體嗎?
話題三:你想認識一下人體的構造和功能嗎?
繪本故事的趣味性在這堂課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通過積極的互動學會了關于人體結構的問題,了解了人體構造和功能的初步常識。這堂課成為一堂生動有趣的生物課堂學習的典范。
第三,通過對課程難點的理解,將繪本故事中的問題加以聚焦。例如在《保護我們的眼睛和耳朵》這篇文章中,教師先提出了幾個問題,如為什么要保護眼睛,如何保護眼睛,不保護好眼睛會帶來怎么樣的后果,然后在課堂上利用繪本故事加以講解。
學生閱讀關于愛護眼睛的繪本,對繪本故事有了初步的認識,認識到眼睛的構造是什么,不良習慣對人體的危害,眼睛如果受到損傷對生活的影響,眼睛被損害的實例說明了悲劇的后果,說明了損害眼睛的實例的存在帶給人的痛苦。通過繪本的閱讀,學生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帶著思考學習課程。借助繪本的閱讀,學生看到了眼睛的重要性以及做好眼睛保護的方法,了解了這堂課學習的目的,對于學習的理解程度大大提高。
第四,通過繪本故事對道德情感予以點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通過對繪本故事《石頭湯》的分享,學生在道德情感上得到了升華。
教學片段:
教師: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用石頭煮過的湯嗎?今天故事的名字叫作《石頭湯》。
講述繪本……
討論:村民聚集在一起,他們在享受什么?
低年級學生的精神世界是十分豐富的。當學生進入故事的世界里,一般會不自覺地將美好的寓意內化為道德認識之中。在道德情感中,由于實踐帶來的很多快樂,學生可以不斷地享受到繪本的樂趣。同時這也是繪本帶來的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五,從繪本教學的課程設置上進行挖掘,對繪本蘊含的亮點進行挖掘,確定教學的目標,包括結果性目標和過程性目標。通過對內容的分析和確定,將學習的任務、背景等加以設計,然后根據教育指導綱要,設置圖書和文字的占比,包括繪本的內容、繪本的構成、內部的構圖、故事情節等等,讓繪本故事的情感表達等能夠促進兒童情感的發展。在進行學生繪本的授課的時候,可以根據繪本的內容進行再現和表演,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發展。鼓勵學生將繪本與生活聯系起來,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學生模仿情節進行表演是調動學生興趣的方法之一,另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如PPT、視頻、音頻等,將聲音和圖像加以演示,讓學生在聲音、圖像以及繪本故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
三、繪本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進行繪本教學,必須要選擇適合的繪本,內容要豐富,繪畫要優美,思維活動的載體要生動活潑,情感的抒發渠道多元,而且充滿趣味。教師進行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心理的角度出發,進行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培訓,故事的內容要具有知識性和觀賞性。對于經典繪本的選擇,要具備慧眼,以保證繪本的故事性。這就要求繪本的選擇無論是在構圖還是色彩上要經得起推敲。
進行繪本教學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的選擇的時候,教師必須要非常嚴謹,多角度審視教學目標,保證教學活動的理性推進,能夠通過繪本將更多的信息傳遞給學生。
進行繪本閱讀的課程設置的時候,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元化的繪本教學設計,每個讀者都要從中得到不同的收獲。這既是繪本的魅力,也是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所在。教師能夠認識到繪本的縱深度和延展度,從不同角度提煉和突出教育主題,挖掘教學價值,開展繪本教學,讓學生獲得精神食糧,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道德觀念。
四、結語
繪本教學融入品德課的教學中,并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宗旨是將故事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感興趣,讓繪本故事的情節能夠在生活中再現。學生還可以通過繪畫,將故事情節再現在圖畫中,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再現,表達自己對繪本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偉鵬,雷雁嵐,陳科成,等.社會主題繪本教學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發展的實驗研究[J].教育學報,2014,10(06):87-94.
[2]安錦姬.幼兒園繪本教學案例分析與基本理念解讀——以“我是彩虹魚”繪本教學為例[J].文教資料,2015(29):171-172.
[3]張敏.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05):80-84.
[4]楊雪,吳吉惠.幼兒園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2016(23):121-122,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