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芙萍
【關鍵詞】 幼兒;一日生活;科學化;精細化;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6—0116—01
由于我國在幼兒園教育中素質理念推行得較晚,師資隊伍建設不夠完善,因此在推行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尤其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管理的科學性問題,是現代幼兒教育領域應重點研究的課題。
一、幼兒園一日生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 幼兒園時間安排還不夠靈活。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在活動安排上較為死板,主要體現在課程活動的安排、組織形式、時間設置等方面。首先,幼兒園一日生活受到師生比例的限制,很多幼兒園的師資力量不足,出現了幼兒教師一人多用的現象;活動之間銜接性差,每個活動安排都是緊密聯接,組織形式單一,一般以集體活動為主,并按照時間表指定活動內容,缺乏靈活性。比如:在幼兒午休起床后發現天空飄起了雪花,幼兒們都很激動,想去堆雪人、在雪地上畫畫等,然而按照幼兒園的活動安排,這個時間應該是進行字母的引導學習,但是幼兒的心思都在窗外,因此在進行字母認識的教學中,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致,這對幼兒的學習生活管理造成不良的影響。
2. 幼教教學中重教育,忽視生活活動。在我國幼兒教學隊伍中,教學理念不夠開放,受到我國長期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幼兒生活管理中仍然片面地重視知識的教育,對生活活動內容不夠重視。這主要是當前幼兒教育結構的不完善,在開展管理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出無序性。例如:對當前某地區市級幼兒園活動規劃表中,幼兒園日常活動安排中只有教學活動的安排,缺少對生活活動的安排,同樣在幼兒園教學指導中缺乏幼兒生活活動規劃管理的指導。
3. 缺乏差異性管理理念和方法。幼兒教育方式一般是集體教育,通過幼兒園一日生活作息時間的調查可以看出,活動時間中既有集體活動時間,也有獨立活動時間,但是無論是獨立活動時間還是集體活動時間,在管理中都缺乏對個體差異性的要求。例如:在吃飯時間段內,幼兒吃飯的速度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教師總是要求達到統一的標準,對于吃飯慢的幼兒進行督促。
二、對策
1. 創建多樣的文娛活動空間。關鍵是要抓住幼兒對新鮮事物的好奇點,如創建手工區、創意區、娛樂角等等。促進幼兒在幼兒園教育生活中主動探索的精神,這順應了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要求中加強幼兒學習的自主性、綜合性、實用性,符合當前幼兒園教育指導方針。例如:幼兒園在對幼兒不同的活動領域可采用不同的空間裝飾風格,可根據幼兒一日生活中飲食、學習、休息等不同的局域進行劃分,著重加強幼兒不同層次的管理,從不同層面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以及感知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同時還應強化生化環節的基礎性作用,在這個環節中幼兒的吃、穿、拉、撒、睡都包含在其中。
2. 強化幼兒生活環節的管理。強化幼兒生活環節管理就是加強幼兒的生活活動,這不僅能促進幼兒對事物接受能力的提升,而且還能培養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例如:可以采用虛實結合的情景創設,大膽夸張地進行情景設立,把小動物活動的狀態和外貌特征進行放大,采用模型或者動畫的形式對其行為進行渲染,創建有利于引起幼兒興趣的環境氛圍,引導幼兒獨立思考力,像“插隊是不對的”、“吃飯不洗手是不衛生的”等等觀點,在教學中可以運用道具還原教學內容的實際狀態,加強幼兒學習的感受,有利于提高幼兒自主獲取技能的能力。
3. 科學規劃一日生活的內容。首先,在幼兒園一日活動時間安排上要具有穩定性,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明白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其次,活動安排要具有靈活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活動時間和內容的安排。例如:在文中提到下雪的例子,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園的教學安排和實際生活環境進行調節,如告訴小朋友們我們完成字母識別的任務就帶他們去堆雪人、打雪仗等等,通過對幼兒園一日生活內容的調整,適當轉變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總之,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們只有在實踐中加強學習反思,不斷探索管理策略,才能創造出管理者、教師和幼兒共同發展的和諧氛圍,實現幼兒教師的素質提升和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
編輯: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