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黃帝內經》在我國在醫學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元醫學價值以及文學價值,是我國醫學史上的瑰寶,因此《黃帝內經》也就成為了中醫英譯的重點和熱點研究對象。而文本以《黃帝內經》的兩個英譯本比較為論述依托,其目的就在于改變現有的《黃帝內經》英譯研究基本都是思辯性總結,利用語料庫的方法作一些實證性研究,以彌補目前我國在《黃帝內經》》中醫哲學術語英譯研究領域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黃帝內經 中醫 英譯
引言
《黃帝內經》所講授的內容也與西方醫學有很大的區別,中醫是一門基于整體觀念并強調與自然相結合的學科,因此其在學術用語上與現代語言就有很大的區別,其中關于一些特殊性的術語往往在我國博大精深的漢子文化中同一個詞所變現出來的意義都會不一樣。
《黃帝內經》各種各樣的完整的譯本逐漸在世界各個國家的醫學領域中流傳,但是由于文化差異的因素,在關鍵性的具有哲學性的術語方面,往往展現出來的意思與實際意思有很大的差別,而這就極大的阻礙了《黃帝內經》的傳播發展,同時這也是對世界醫學領域的一種誤導。因此,本文研究《黃帝內經》中醫哲學術語英譯具有重要意義。
一、《黃帝內經》英譯價值及現狀
中醫的發展和研究對人類醫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當下的人類醫學發展上,占主流地位的西醫對于中醫的醫學理念具有很大的誤解,而中醫也在不少的地方是被認為是偽科學。而在這種背景下,中醫典籍的英譯則是作為中西醫學交流的橋梁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黃帝內經》是中國古典醫學中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中國有記錄以來關于治病救人最早的文獻資料,是中醫理論的開山之作,被中國人民視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瑰寶。但是由于中醫和西醫具有文化上的差異,各自的人文環境以及歷史環境的不同,都導致了在醫學理念、原則上有著根本的區別,而這也就導致了在治療方法、藥物使用以及對疾病認識方面存在不同的認知。而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西醫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占據著現代醫學界的制高點,在醫學界中具有重要的話語權,而西醫一直對中醫存在較大的誤解,而這就導致了中醫在世界舞臺中一直被處于弱勢群體,而導致這一情況的發生也與中醫典藉不能有效的翻譯出其真正的思想,而導致了被西醫所誤解,不被西醫所認可。
《黃帝內經》中醫學術語都與人體以及人對世界的身心體驗有關,這與認知語言學所提倡的人與世界的“互動體驗”有緊密的聯系。這些醫學術語經過不同譯者的翻譯體現出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這說明,盡管不同譯者對世界的基本體驗相同,但是在翻譯語言的認知加工過程中存在差異。形成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識解方式的不同。在進行譯文文本分析之前,筆者將對識解的理論范疇及其構成因素加以分析和描述。
眾多版本的《黃帝內經》英譯本中中醫基本術語的翻譯各有不同,而認知識學理論可以詮釋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
二、《黃帝內經》語言特點及內容
做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比較完整的醫學理論著作,《黃帝內經》中不僅涉及到了醫學,而且包括了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等各個學科中比較專業性的術語,因此,在關于翻譯《黃帝內經》的時候就必須對這些具有哲學性的術語具有一定的了解,能夠真正的了解這個詞在整個文章中國所表達的意思,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翻譯出來。而翻譯者的專業知識就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醫學方面,必須具有較深的造詣,同時也必須兼具中西兩方面的功底。而由于《黃帝內經》其在語言上絕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古文,因此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國內的專業翻譯人員即使是對醫學方面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但是在古文的詞義表達上仍然很難駕馭,在遇見關鍵性的術語的時候,很難正確的表達出其真正的意思。因此,在我國中醫學術界上就中國古典醫學典籍的翻譯,根據中國文字的特性,采用字與字的翻譯過程,結合中國在文字上的哲學性質,進行進一步的翻譯。
三、結語
句法實際上是所有語言的深層結構,它是所有語言的共同特征,也是人類大腦中的特有的內在機制。句法使人類對翻譯過來的語言有著很強的領悟力。中醫不同于西醫,兩者之間雖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治病救人,但是其在手法以及理念上都具有很大的差異,再加上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就導致了中醫在醫學術語上與西醫有很大的差別。而對《黃帝內經》中的哲學術語的翻譯的研究也講對中西醫學的鏈接具有重要的意義,將中國文化推向全世界。
參考文獻:
[1]陳寧,吳青,張曉枚,李曉莉.痹證重點術語英譯的讀者反應研究[J].現代婦女(下旬),2014,12:252-253.
[2]陳寧,張曉枚,陳鋒,沈藝.中醫“痹”字相關術語英譯的實證分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06:1938-1941.
作者簡介:王琳琳(1984.11.30-),女,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生,河南中醫藥大學講師,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及翻譯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