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斌
摘 要:數學是初中教學中的基本學科,學生要學好數學,除了掌握數學基礎知識以外,還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思維能力不僅包含分析綜合能力,還包括比較能力、猜想能力、提問能力等,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數學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要結合數學學習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教學中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指學生在對數學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數學內容而且能對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推論與判斷,從而獲得對數學知識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能力。那么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鞏固數學基礎知識,提升學生思維速度
基礎知識的鞏固對于提高初中數學的解題速度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首先要用部分課堂時間來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得學生能夠強化數學思維的基礎,提高解題速度。對于學生來說,其把握基礎知識的本質越深入,對知識的理解越深刻,運用起來才越發得心應手。
教師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運算解題速度。其實運算速度反映的就是學生的運算習慣和思維對知識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可以通過概括總結習題解題規律的方式進行。具體說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習題分類,并對不同類題的解題方法加以詳細介紹。教師可以安排各類解題方法(如,類比法、化歸法、數形結合法、代入法和特定系數法等)的習題幫助學生強化解題思路,鍛煉學生快速運算的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能夠向學生傳授總結的速算要領,使學生對部分經常使用的公式和數據等熟練掌握,從而使學生加快解題速度。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技巧的歸納總結,以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為教學目的的實現留下足夠的時間。
二、巧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對教材有深入的探究,并能夠發現學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借助一些需要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如銀行的活期、定期的利率不同,存款所得的利息計算等。在這一點上,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弄清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并有針對性地挖掘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的數學現象進行探究,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應該在難度上有所區分,并堅持由易到難的學習進度,對教材的重難點進行二次加工,便于學生的不同程度地接收。在問題的設計中要盡量設計一些具有新穎性、思維性、擴散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并樂于分享自己思考的結果,讓學生在分享之后進行再次討論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個探究學習的過程較以往教師灌輸式的模式要更有效率,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鼓勵,并營造了思考的氛圍,學生長此以往就會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從而調動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科學利用問題教學,鼓勵學生主動思維
事物之間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對于教師來說,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要引導學生以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分析問題,學會由表及里,從而提高對數學知識本質的深刻認識。如,自變量x的函數y=x2-2ax+2a+3和x軸有交點,并且有且只有一個交點在x軸的正半軸上,那么a需要滿足何種條件?在解答該題時,一些水平不高的學生只能看出判別式大于或等于0,之后就無法深入解題了。教師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往往只是簡單地將解題步驟和結論告之學生,認為這樣對于學生學習知識更加快捷,但這樣做并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與想法,并發現和總結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一做法對教師的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實踐水平,這樣做符合新課標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思維創造力
在數學課堂上,要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內驅力,將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驅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誘發質疑猜想,激發好奇心和發現欲,使學生置身于渴望得到問題解決的情境中。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以數學問題為中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究、創新的環境和機會。問題解決的活動過程往往呈現螺旋發展的態勢,原有問題的解決會產生新的問題情境,為進一步的學習又提供了契機。所謂“螺旋遞進式”的問題模式,也就是根據問題解決活動的發展態勢,由問題引入知識,再由知識產生問題,通過進一步解決問題再產生新的發現,或者引起對前面問題的質疑,倒回來重新思考,因此把它看成是一個螺旋式的逐漸遞進的過程??梢姡@種問題模式重視以問題驅動教學,不僅要在新課導入部分創設問題情境,而且把數學問題貫穿于課堂始終,通過不斷引發新的數學問題,使解決問題與提出問題攜手并進,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層層深入的探索精神。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實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去重新體驗發現知識的過程,并提出一些問題去自主探究解決,重視數學活動的過程,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不斷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啟發、誘導、教育學生樂于探索,勇于探索,善于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