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博
【關鍵詞】 物理教學;實驗;教學方法;創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3—0066—01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通過實驗的形式將物理現象和形態變化呈現出來,能夠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轉變成形象具體的現象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發現式教育。通過全面了解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物理水平,便可以看出初中物理知識對中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從實踐中探究真知,深入理解物理知識,充分激發初中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大幅度提升初中學生的物理素養。然而實際教學中,因為教師拘泥于課本,為實驗而實驗,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創新實驗教學方法至關重要。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探索式實驗的教學方法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和束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占據主體地位,學生則只是被動地接收知識。長此以往,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無法靈活利用大腦思考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筆者認為,教師要合理地將教學內容以實驗課的方式進行教學,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為學生最大限度發揮主體作用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例如,教學“阿基米德原理”,為了更好地完成浮力大小與相關聯因素的研究教學目標,便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足夠的獨立思考和分組討論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思考浮力的大小是否與深度、密度和形狀等因素之間存在關聯。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考利用實驗進行驗證。這樣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 盡量多做教材當中沒有的實驗
物理知識并不僅僅存在于物理課本上,有些物理實驗甚至都沒有在物理教材中涉及到。因此,教師可在教堂上增加一些教材中沒有涉及到的物理實驗。在實際教學中,即使是教材中沒有的實驗,教師也要盡量去做。做的實驗要做到舉一反三。需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與此同時,也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實驗過程中需要的器材要盡可能地配置齊全,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配備自制的器材。學生對于物理學習悟性大多是源于自身的感性認識。如果學生對于物理學習具有困難,根本原因不是因為自身的智力,而是因為他們沒有用心觀察生活。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展示有趣又豐富的物理現象和物理情境。
三、提高實驗教學的自主性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想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得到提高,教師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對物理現象進行觀察和思考。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獨立性以及主觀能動性需要得到調動,教師需要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建議。當然,在此過程中,學生一定要有自主性。比如,學生可以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自己去選擇需要的實驗器材,自己選擇適合同學合作完成實驗,還是獨立完成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等。
四、對實驗過程中的方法進行創新
教師可以轉變自己的思想習慣,打破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對實驗中的方法進行創新,敢于對實驗設計進行創新實驗,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例如,在進行“氣體壓強的實驗”中,用酒精燈加熱易拉罐中的水,等到罐口出現白霧,再用面團堵住罐口,讓易拉罐冷卻,會發現易拉罐會出現變形的現象。這是理想中的實驗,但是在實際上在進行氣體壓強實驗時常常會發生易拉罐漏氣等問題。針對這一實驗,筆者換一種角度來進行這個實驗,并不一定非要在這一種方法上反復實驗。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善于創新、敢于嘗試,在不斷創新和嘗試中完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
編輯:謝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