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要關注學生當前發展,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可持續發展。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不能只靠訓練,而要靠思維過程,要靠個性化的思維,更要靠學生的自主探索和總結加工。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就是學生獲得充分發展,其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統一發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課堂;課堂設計
在基礎教育改革春風的影響下,初中物理課程結構進行了調整。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要求學生有飽滿的熱情,積極發言,但是,課堂教學改革卻流于形式,我們的課改要求教師提高物理教學的實效性,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學習規律。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要起到引導作用,要有實效性。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中,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了解并研究學生的學情,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學生個體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生老師有不同的對待方式,也就是在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對于平時學習方法、習慣、成績都好的學生,一般只在具體問題上給與指導,并適當增大訓練難度,提出新問題以保持他們學習物理的持久熱情,如單獨給這批學生布置作業外的“每日一題”,要求盡量用多種方法解題,鼓勵他們創新方法。對于學習態度端正、勤奮,但成績一般的學生,一般側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定期檢查他們的學習筆記,按章進行“好題妙解”例題講解,增強對概念的領悟,以此幫助他們拓寬解題思路。對于智力較好,但隨意性強,學習不努力的學生,著重在學習品質上對他們進行教育、調整,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去負責完成某項任務,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培養其認真學習、認真做事的態度,如吸收他們參加課外的科技勞動,在實驗課上進行物理實驗的表演等。對于少數學習和表現方面都存在嚴重問題的學生,一般采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以維護課堂的良好紀律。
二、多樣教學,精置活力課堂
教師積極優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如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教學方式、設計便捷直觀的多媒體手段、巧用物理實驗資源等,都將為學生營造一個富有活力的、鮮活的物理課堂。
1.善用多樣教學方式。教師積極優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如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教學方式、設計便捷直觀的多媒體手段、巧用物理實驗資源等,都將為學生營造一個富有活力的、鮮活的物理課堂。如,在“滑動摩擦力”這節課中,教師利用了問題教學方式來導入新課,引導學生閱讀“滑動摩擦”概念,鼓勵他們勇于猜想“滑動摩擦力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并組織他們通過物理演示實驗來驗證他們的猜想,從而得出了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具體因素。此外,教師除了利用問題教學、演示實驗的教學方式,還可以通過引導自主學習、開展學習匯報、游戲活動教學等多樣化方式,來指引他們參與物理探究學習,激發愛物理、學物理、用物理的優秀品質。
2.活用媒體教學手段。教師靈活應用現代媒體教學手段,更有利于構建活力課堂,更有效地指引學生化解學習疑難、獲取真實的學習效果。如,在“測量小燈泡電功率”實驗教學中,教師積極嘗試把微課應用于實驗課堂教學,先讓學生明確了實驗原理之后,向學生展播了一個課前設計的微課視頻,要求他們認真觀看,并注意觀察其中的實驗儀器、連接方法和演示實驗的分步操作過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隨時提問質疑,便積極圍繞演示實驗提出了問題和想法,開展了互動交流、討論總結,獲取了良好的學習效果。有時候,教師也會鼓勵學生自主自創物理實驗微視頻,讓他們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手機把實驗演示過程錄制下來,作為物理課堂上交流共享的好素材。
三、學以致用,活設開放課堂
學以致用是初中物理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體現了物理開放課堂的新理念。構建有效物理課堂,教師還應利用各種有利途徑、開放課堂形式,指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應用所學去探尋、發現生活中的物理奧秘,正確處理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嘗試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應有的學科素養和公民素質。教師創設開放課堂,可結合初中物理綜合實踐活動這一開放性有益形式,來提出探究問題、選擇活動內容、制定活動目標、設計實踐方案,做好優化設計。例如,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基礎和生活經歷,指導他們應用所學的聲、熱、力、光、電等物理知識去探究現實生活中的噪聲、水體、大氣、光等嚴峻的污染問題;激發學生的聰明才智,鼓勵他們進行自主創新活動,積極開展“家庭小實驗”,學會精心設計、自制自創“水果電池”“孔明燈”“報警電路”“簡易組合機械”等小發明小制作;結合研究性學習,精選“××城市噪聲污染的現狀調查”、“初中生視力與照度的關系探究”等探究活動主題。這些多樣化實踐活動為開放的生活物理課堂增添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形式,有利于指引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意義,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表現個性、勇于創新、收獲成功的好機會,鍛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促進他們在體驗探究過程中學以致用、有效提高物理學科素養,培養起應有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總之,探索有效課堂模式,追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始終是初中物理不變的教學主題。教師優化創設富有活力的、有趣的、和諧的、靈動的、開放的物理課堂,更好地讓物理走向生活,將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促進他們學習能動性的激發,使他們更愿學物理、善用物理、熱愛物理。
總之,物理教學的有效不僅源于教師準備的有效,更取決于學生活動的有效。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該多給學生一點興趣,多給學生一點情境,多給學生一點思考,多給學生一些活動,多給學生一些體驗,讓物理能真正的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所以要讓物理課教學有效,就必須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真正的動起來。依靠他們的感官活動,他們的觀察、思維才能調動起來。才能談及教學效果的有效,從而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為以后的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道榮. 例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 湖北中小學實驗室,2000(5).
[2]高傳富. 淺談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學[J]. 考試周刊,2007(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