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發 施海虹 王江慧
[摘要]在各大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擴招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該獲得良好的發展,然而德宏某專科學校這樣的邊境少數民族地方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專業發展卻面臨諸多困境,立足本校的實際,該校探索出“校·園合作模式”來促進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專業發展,并且在合作中受益良多。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專業發展;校·園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20-0005-02
由于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成效,政府已經把教育的重心逐步向學前教育轉移。國內,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幼兒教師的崗位越來越稀缺,各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已經變成了熱門專業,擴大了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然而,學前教育專業擴大招生的同時,各高等院校又面臨著如此困境: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缺乏,專業發展跟不上,特別是一些較為貧困的地方高校更是如此,本文介紹了云南一所邊境少數民族地方高校——德宏某專科學校(以下簡稱x學校)的一些經驗。
一、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X學校地處云南滇西,是云南僅存的兩所省屬地方高等師范專科學校之一,目前該校學前教育專業在校生500名左右,專業教師3名(其中1人副教授,2人講師;2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外聘教師5名(幼兒園教師,大學專科/本科學歷);藝術類教師若干(承擔鋼琴、舞蹈、美術、手工等技能類教學,為藝術專業教師)。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狀況,使得教師專業發展面臨如下困境:
(一)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嚴重不足。除了藝術類教師之外,X學校僅有3名專職專業教師,教師嚴重缺乏。由于近年學前教育專業比較熱門,學前教育專業研究生畢業就業情景樂觀,加之該校地處偏僻,福利待遇不好,很多畢業生不愿來此校工作。近四年來,該校都在招聘學前教育專業新教師,但是一直沒有招到。因此,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嚴重不足,教學任務太重,有的教師一個學期將近承擔六七門專業課的教學,甚至還出現難以分配教學任務的狀況。
(二)有的教師從事一線實際工作的能力缺乏。有剛剛走進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研究生畢業直接進入大學任教,已經忘了幼兒園的生活,并且隨著時代的變遷,幼兒園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剛入職的教師對一線的幼兒教育是一無所知的,那么他們的大學課堂教學就好比紙上談兵,教學變得很枯燥,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直接就會影響將來的一線幼教工作者的素養。
(三)有的教師學前專業理論層次有待提升。有的老教師,工作經驗非常豐富,但是因為工作時間太長,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基本已經用完,又缺乏繼續學習的機會。如此教師,其實已經不太勝任大學教育的工作,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學,除了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外,還需要與之相結合的理論知識,因此這部分教師急需提升專業理論;還有部分承擔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的藝術類教師,他們的專業技能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們的教學就很難符合學前教育的特性,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和藝術類的學生同樣教學。這類藝術類教師同樣需要提學前教育專業理論層次,能夠使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學前教育專業理論結合。
(四)有的教師科研能力欠缺。X學校近四年多沒有一個學前教育方面的課題,公開發表的論文也是屈指可數,可以說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科研氛圍不濃,大家不做課題,不寫論文。和其他高校不同(給教師下達科研任務,甚至重科研輕教學),X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科研工作基本為零,即便寫論文也只是為了評職稱胡亂拼湊。深其原因,并不是該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不想做科研,但實在是因為科研能力欠缺,心有余而力不足。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不會搞科研;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稍強,但是卻無點可搞。
(五)地處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缺乏外出機會。近四年來,X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基本沒有參加過像樣的外出培訓。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要使自己的專業得到很好的發展,就必須使自己走出去。但是x學校因為地處偏僻邊境,領導的觀念,加上資金缺乏,教學任務太重,根本就沒有走出去的機會。沒能走出去,就不能了解幼教領域的最新理論動態,不能去吸取新的理論知識,不能去和一些優秀的專家學者學習和交流,永遠處在一個故步自封的狀態,如此不僅對自己的專業成長不利,更不能培養出優秀的將來的一線優秀幼教工作者。
二、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途徑——校·園合作
(一)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校·園合作的必要性
從以上論述中可以看出,X學校由于地處偏遠少數民族地區,很難吸引優秀人才來校任教,使得該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嚴重缺乏;而現有的教師要么缺乏一線幼兒教育工作的經驗,要么專業理論知識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亟待加深理論學習,然而卻缺乏走出去學習的機會;此外該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基本難以開展科研工作。面對如此困境,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使該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尋找突破口,尋找出路。
基于X學校這樣一所邊境少數民族地方高校的實際:領導觀念落后(不支持教師參加培訓、交流、繼續教育)、缺乏資金(沒有更多的資金去參加學習培訓)、教師數量太少(每天必須在教學崗位,難以抽身),要使本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獲得更好的發展,最好的、最可行的途徑便是和幼兒園合作。
(二)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校·園合作的方式
目前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做法是:(1)通過派學前教育專業的在校生以見習生的形式走進幼兒園,既可以緩解部分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負擔,還可以使在校生提前了解幼兒園的實際狀況,使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以實習指導教師的身份進入幼兒園,參與到幼兒園的工作中來,既可以不用離開工作崗位,又能夠使自己獲得發展,了解一線幼兒教育的真實情況;(2)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參與幼兒園的教研活動,共同學習交流,共同進行教學研究,科學研究,使一線幼教工作者的工作經驗與高校教師的理論知識得到更好的結合;(3)高校學前專業教師到幼兒園頂崗學習,參與幼兒園的工作及管理中;(4)部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去幼兒園開展一些理論性講座,給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幼兒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5)聘請幼兒園優秀教師到高校擔任部分專業課程教學,緩解高校教師的師資不足。endprint
三、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校·園合作的益處
基于X學校的實際,為了促進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專業發展,只能立足現實,尋求一些可行的方式,X學校的做法就是開啟校·園合作模式,在四年多的校·園合作中,給X學校帶來了許多益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補充了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資。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近幾年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師資力量薄弱,招聘不到新教師。現在校·園合作模式開啟之后,最大的益處就是可以聘請幼兒園里面的一些優秀教師承擔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如《幼兒園環境創設》、《幼兒園玩教具制作》等課程,如此做法,不僅緩解了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不足的情況,大大減輕了專職教師工作負擔的同時,也使這些課程教學質量大大提升,因此這些課程就需要有著大量一線教育工作經驗的教師才能勝任。
(二)提升了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一線教學工作的能力。剛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研究生畢業直接進入高校,由于缺乏在幼兒園工作的經歷,教學很難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導致上課學生評價不高,覺得教師上課枯燥、難以理解。現在校·園合作模式開啟之后,這些青年教師有機會走進幼兒園,經常觀摩幼兒教師上課,經常和幼兒園的小朋交流,經常和幼兒園的教師交流請教,甚至到幼兒園帶班,親自給小朋友上課。如此一來,高校教師,提升了自己幼兒園一線教學工作的能力。再走進大學課堂時,教學質量也大大提高了,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所上的課學生喜歡上了,效果就出來了。
(三)提高了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科研能力。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幾年沒課題做,甚至有的教師幾年沒寫一篇學術論文,主要就是因為教師整天關在大學課堂上,空有理論,卻沒有找到可做的課題,因為太缺乏實戰經驗。現在校·園合作模式開啟之后,高校教師走出了大學課堂,走進了幼兒園。他們和幼兒園的教師一起組成了科研小組,使原本沒有課題做的高校教師有了課題做,使原本不會做課題的幼兒園教師也有了課題做。校·園合作使幼兒園和高校實現了雙贏,給幼兒園教師和高校教師的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提高了自己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對本身專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好處。
(四)彌補了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缺乏外出學習的欠缺。本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不管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應該是各幼兒教育機構的引領者,然而X學校學前專業教師沒有外出培訓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去吸取一些最新的理論知識和一些比較先進的經驗。現在校·園合作模式開啟之后,X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幼兒園了解一些新的理論和好的經驗。由于政府的重視,還有所合作的幼兒園管理者先進的管理理念,幼兒園教師有很多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很多幼兒園教師甚至出國去學習交流,他們帶來很多幼教領域最新的東西。校·園合作模式給高校帶來與幼兒園資源共享的機會,它彌補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缺乏外出學習的欠缺。
(責任編輯:封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