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戈瑤
摘 要: 在慕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本文以此為出發(fā)點,對慕課在高職院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的相關策略,希望為廣大高職院校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 慕課 高職院校 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成為主角,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也加速了社會的發(fā)展進程并衍生了各種新生事物,慕課就是代表之一。由此可見,在慕課教學模式的推動下,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一、慕課在高職教學模式改革中的作用
1.全面推動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高職院校的學生與其他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只是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稍差一些,在未來發(fā)展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具有同等的思維能力與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在現代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高職院校學生具有同樣的信息分享者身份。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在高品質高水平的課程學習方面,慕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高職院校在推行慕課模式時要對學生進行跟蹤監(jiān)督,避免其在接觸網絡時注意力被其他方面吸引。因此,高職院校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引導和監(jiān)督工作,讓學生在慕課教學下有效提高學習成績。
2.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高職院校學生大多經歷了高考失利,這與其在考高前的基礎知識學習效果差具有一定的關系。某些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厭倦課堂教學、缺乏自信、課堂學習較被動的問題,而在課堂教學中導入慕課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的發(fā)生。人機對話的模式可有效避免學生的交流困頓現象,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慕課模式設有某些游戲通關的環(huán)節(jié),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手機和電腦的普及讓學生將碎片時間有機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另外,在慕課的視頻教學模式中高等知識的設定,讓高職院校的學生享有和其他重點大學相同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地實現高職教學的宗旨。
3.有效擴大了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范圍。高職院校由于師資力量和教學內容與其他高等學校有一定的差距,導致其難以為學生提供更理想的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慕課模式的導入,讓高職學生有效擴大了學習范圍,并且由于其沒有考試、學費等門檻的限制,更符合廣大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條件,為學生提供更靈活深入的知識傳授方式。
二、慕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策略
慕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改革主要從對學生的目標培養(yǎng)、教學計劃及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改革,這是真正有效推行慕課下改革的進程,也是迎合當前時代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1.樹立正確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發(fā)展。目前某些高等職業(yè)教育院校在教學理念上存在錯誤認識,其將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定位與其他高等院校等同,在一定程度上與高職院校的建校宗旨相悖。高職院校應具有明確的自我評價意識,對學生的定向培養(yǎng)目標有準確的定位,并根據此定位確定高職院校的相關課程內容與難度設定程度。這要求高職院校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主,制定出與其專業(yè)相匹配的知識教育,提高課程的實用性。在此之后,高職院校要將適合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和編輯,讓學生在學習后確實掌握必要的知識,并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另外,高職院校要對學生因材施教,對于基礎好學習較優(yōu)秀的學生,另設一些課程以擴大其學習范圍,有效提高其個人素質。
2.積極導入慕課教學模式,教學大綱緊扣高職院校特點。高職教育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教學內容更加職業(yè)化、實用化。其在課程的設置上與工作緊緊相關,并且研發(fā)出更具水平與特色的高等精品課程,成為高職教育的亮點。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較貼近學生的專業(yè)學習,但是在真正的實施上還需要一定的研究努力,以實現新課程與高職教育的有效整合。在教學中可以積極導入慕課教學模式,讓其與教學大綱相融合,形成科學合理的完整教學體系,讓學生適應慕課的教學模式,有效增強教學效果。
3.創(chuàng)新有效教學方式方法,授課形式多樣化個性化。高職院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增強教學效果。教師要在慕課形式出現后對自己的身份具有一定的認識,意識到自己的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現在的高職院校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掌握方面虛心。教師通過慕課形式在網絡大環(huán)境中導入有用的知識進行傳授,此時教師的身份應為“知識的傳遞者”;在慕課進行中,教師要組織相關討論活動,此時便是“組織者”的身份。慕課背景下,教師的身份有了更多的轉化,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思考,努力構建個性化、多元化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4.有效導入信息化教學法,融合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高職院校教師可以在教學手段上進行創(chuàng)新,將信息技術融入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使教學環(huán)境更靈活、氛圍更輕松有趣。在此教學方式下,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降低學習的厭倦性,讓教學課堂更具現代化氣息。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微課形式的創(chuàng)新,將平時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制作成視頻形式,在合理的時間段里播放,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反饋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為學生布置課后的學習任務,并通過QQ、微信等方式為學生答疑解惑,實施實時跟蹤教學。
5.借助慕課模式實現分層教學,促進增強學習效果。高職院校學生的水平等級不同,分層教學法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手段。其解決了傳統分層教學中的資本投入過大的問題,以最低的成本便可以實現。通過“走班制”實現高職院校內部的知識分層教學,讓學生在此制度下打破學期限制,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并提前晉級;讓學習較差的學困生夯實自己的知識基礎,真正增強學習效果。
6.視角推向社會大眾群體,借助慕課教學模式增強效果。高職院校的知識內容不僅適用于在校學生學習,對社會群體來說也有一定的學習價值。高職院校應重視教學改革,將知識傳播至校園外。如高職院校可以借助慕課教學模式向社會大眾推廣高端優(yōu)質的課程內容,讓知識打破院墻,提升社會公民的整體素質。
7.正確認識慕課模式,教學方式方法切忌過于創(chuàng)新。慕課教學模式雖然在高職院校教學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教學時不能過于依賴慕課模式而完全放棄傳統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點:首先,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體驗較明顯,可以直接通過教師評價或其他學生的反應得到一定的自信,確立自己在學生中的學習等級;其次,學生在傳統教學中可以引導其他同學,通過自己的學習經驗幫助其他同學一起進步;在慕課教學中學生只能通過人機互動,缺少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壓抑的感覺,久而久之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是必要的,但是不可過于創(chuàng)新而丟掉傳統的教學方法,要給學生更全面的教學環(huán)境。
三、結語
高職院校為我國經濟建設培養(yǎng)了大批的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個人素質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有一定的影響。新時代的發(fā)展催生出慕課教學模式,其有效推動了我國高職院校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加快了教育改革的進程。因此,新時代下的高職院校教師要在思想上跟著形勢發(fā)展而進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融入慕課教學模式,在日常改革中加強對學生的個人素質教育,有效推動高職教育改革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繼軍,顏維琦.“慕課”來了中國大學怎么辦[N].光明日報,2013-07-16(6).
[2]約翰·丹尼爾,著.丁興福,譯.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的發(fā)展前景——對由相關神話悖論和可能性所引發(fā)困惑的深層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13(3):42-55.
[3]王文禮.MOOC的發(fā)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教學研究,2013(3):56-57.
[4]鄭立,周詠梅,舒婭,等.慕課發(fā)展的歷程及未來展望[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