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謙
摘要:在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與國家相關政策的調整下,傳統學生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高職院校的發展需求了。本文詳細分析了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并針對具體的創新措施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措施
隨著高職院校數量的不斷增長和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院校呈現跨越式發展的良好趨勢。然而,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高職院校的學生素質變得參差不齊。高職院校新的發展形勢使得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日趨復雜和繁重,高職院校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無法適應當前的新形勢,需要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創新。
一、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
1、管理難度偏高。高職院校的學生隊伍的復雜性增加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
首先,高職院校的在校生構成復雜,學生素質普遍較低。無論是來自普通高中的學生還是來自中專、職高的學生,都存在著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基礎差等問題,而要想實現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成為尤為重要的問題,也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一大難點。
其次,高職生在性格、生活習慣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他們或者對一切不在乎,或者沒有自信,很多學生在和同學、教師的溝通方面,存在心理上的障礙。
面對學習習慣不佳或者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往往困惑不已,而其他專業任何老師沒有過多的精力去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就很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和創新進取意識,因而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管理工作對教學的輔助作用。
2、管理模式單一。高職院校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單一,流于表面化,無法適應當前的學生管理形勢。傳統的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模式比較單一,缺乏靈活性,總是強調說教,用強硬的規章制度進行束縛與管教,而不是采用疏導的方式或是適度的放手。當前高職院校學生自我意識都很強,強硬的說教和管束已經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有時還可能會適得其反。而有的院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并不重視,流于形式,或者工作被動,僅僅用學分或者考勤等制度來限制評價學生,無法體現服務學生的職能,也難以起到學生管理工作應該具有的輔助和保障功能。
二、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措施
1、改變傳統教育觀念。要創新高職學校管理工作,需要改變教育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加強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視。要想做好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引起重視,更新教育理念,滲透“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和教育觀念,把學生管理工作從以“管”為主轉變為以“為學生服務”為主。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平等權力,重視學生的需求,強化民主化管理措施,輔以規章制度,讓學生們愿意親近老師,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師生溝通渠道,并能夠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能在問題發生的時候主動向老師求助,讓問題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2、融入自主管理模式。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要重視學生的自主管理,創建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不是為了束縛他們,而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并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會讓他們愿意去自主學習、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才有意愿去提升自己。因此要創新學生管理的工作模式不是要更進一步地去控制和約束學生的行為,而是要利用他們的自主管理意識和進取心去引導學生,讓他們參與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和各項活動的舉辦中,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生管理工作的不易,鍛煉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為他們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3、打造優秀工作團隊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主要依靠教師隊伍,為此,必須要提高輔導員的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打造優秀工作團隊。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繁雜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多個部門的分工與協作。高素質的輔導員可以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佳績。因此必須要提高各部門輔導員的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打造一支具有先進的、科學的教育理念、能力出眾的優秀工作團隊,這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水平、創新工作模式的最佳途徑。此外,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當中,輔導員與學生的接觸最為廣泛,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輔導員擔當不起管理學生的重任,那么學校將不能達到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目的,為此,學校還需要加強輔導員的培訓與教育,提升他們的綜合水平與責任意識,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4、構建良好的管理環境。在高職校園中,要幫助學生豐富現有的文化生活,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定期來組織體育、文娛活動等,避免單調乏味的校園生活影響學生的發展。同時,發揮出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加強與文化部門之間的銜接,通過烈士陵園、紀念館、博物館、展覽館等組織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學院周邊環境上,可以多開展公益活動,優化校園周邊的環境,將其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事業的建設連接起來,注重綜合治理,取締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的娛樂活動場所,打擊周邊刑事犯罪活動,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管理環境。
5、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在高職院校中,團支部、班委會與學生會都是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徑,其中,學生骨干是管理工作的依靠力量,他們了解學生關心什么、需要什么,清楚學生的呼聲,因此實現學生自我管理不僅減輕了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而且有助于他們從學生干部之處了解到管理中的不足,及時針對不足修改、制定政策,以完善學校管理中的不足。
三、結語
總之,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和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是相互作用、互相補充的關系,對提高高職院辦學質量、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起著重要的輔助和保障作用。在高職院校學情復雜的新形勢下,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樹立服務意識,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式,這樣才能讓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學校培養高素質科技人才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黃偲妍.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輔助專業教學工作的探索[J]. 經貿實踐,2016,(18):255.
[2] 劉苗苗. 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體系的構建[J]. 科技與創新,2017,(06):92.
[3] 楊俊杰. 當前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研究[J].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5,(05):70-73.
[4] 吳春紅. 職業學校職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研究與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