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華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學習。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尊重;學生;提升;學習意識
《新課標》指出:數學應使學生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而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如果不隨時創新自己的課堂,采取多種策略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就不會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也得不到好的體現。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努力用多種策略,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一、創設情境,樂于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學習。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8和9的認識》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數學王國里的故事。今天,數字王國里非常熱鬧,數字娃娃們在做游戲呢?數字娃娃0覺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綿制作的數字0),他想減肥,于是在腰間系了一根腰帶(在0的中間系上一根繩子),結果,它變成了幾?(8)數字娃娃6看見了直笑(出海綿做的數字6),于是對它說:你怎么變成8了呀?要減肥得多做運動,我來做個倒立給你看(將數字6倒過來),數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變了!你也變了!小朋友,你們看看6變成了幾?(9),那我們今天就來和8、9交朋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邊講邊做動作,并演示課件,學生頓時被吸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象,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換位體驗,展現自我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啟發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比缭谄綍r的教學中,我經常讓孩子當小老師走上講臺,講解發現,并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提問,讓學生之間通過質疑交流碰撞火花。對于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適時的給予指導,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也讓他們在體驗中獲取了知識。因此,課堂教學中適時的把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學習,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學習。
三、訓練表達,夯實基礎
有些人認為語文課堂是訓練學生說話的地方,數學課堂,只要學生會計算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學生學會知識并不代表理解知識,怎樣讓學生扎實地掌握知識,我認為訓練學生的說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這個單元,很多學生在幼兒園時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但對于算理卻模糊不清。我沒有急于讓學生計算,而是訓練他們來說,你是怎么算的?開始孩子們很不習慣,只能很快的說出得數,經過不斷的練習,孩子基本上都能說清楚每道口算題的算理,并能產生不同的思路,同時在他們說的過程中,孩子也體驗到了說帶來的樂趣和自豪感。所以孩子非常喜歡上算術課,因為在他們快樂地“說”的過程中,同時獲得了知識,數學課也變得不再乏味。
四、適時評價,提高興趣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評價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環節。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評價學生的語言,關系到孩子對你的態度,對教學的態度。對于課堂教學評價我努力創新求變,力求做到發揮評價的啟發性和利用評價語的針對性。如學生回答內容正確,但是重復且缺乏邏輯性,可以評價說:“回答基本正確,如果注意認真組織語言,用簡單明了的話作答就更好了?!比绻霈F不敢舉手發言的學生,教師應當從側面鼓勵:“你看,很多同學把心里那個膽小鬼打倒,舉起手來了!” 有的學生表達時,由于緊張一時語塞或者說錯了,則可以這樣緩解鼓氣:“別急,再想想,你一定會說好!”、“開動你的小腦筋去想一想,說錯了沒關系,老師喜歡肯動腦筋的同學!”用委婉的語言指出了學生問答中的不足,學生不僅樂于接受,而且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更加注意,其他學生也能從中受益。
一名高素質的數學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知道自己的回答對還是不對,好,好在哪里?以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不斷發揮自己的優點和特色。不好,不好在哪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不斷地改進。
五、尊重學生,助推成功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引導他們參與適當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了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數學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數學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數學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上的這部分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學習的積極性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基本題和簡單的練習作業,如果做對了或者答對了或者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
總之,課堂不是一成不變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創新自己的課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愛上課堂,從而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1] 吳小麗. 多措并舉 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J]. 中學生物教學, 2016,(1X):26-27.
[2] 吳小麗. 多措并舉 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J]. 中學生物教學, 2016,(1X):26-27.
[3] 鄢瑜. 多措并舉有利于學生成才[J]. 成才之路, 2013,(23):5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