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嬌
摘要:在幼兒園教學的時候我們老師要把游戲貫穿教學之中,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其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關鍵詞:高效;游戲;愛國
一、多做民間傳統游戲
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由此可見游戲活動對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近幾年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們幼兒園的教學設備也得到了飛速的更新與換代。現在的孩子雖然很喜歡電視、電腦、手機等高科技產品,但是孩子們更鐘情于這些新奇的高科技電子玩具,比如“機器人”、“變形金剛”、“對對碰游戲”等。其實我們老師也感覺這些游戲先進,孩子們玩起來非常有趣,在我們提倡的同時不得不把傳統的民間游戲也要貫穿與教學之中,不能丟失傳統文化。據調查得出結論,游戲教學能增強幼兒的教育參與性,幼兒具有游戲的天性,對有游戲的課堂教學有著濃厚的參與興趣。像民間游戲《張打鐵,李打鐵》,我們師生在拍手的同時,邊念著四川方言的兒歌“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鐵;毛鐵不賺錢??”通過游戲讓孩子樂于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潛移默化地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獨具魅力的民俗文化的熏陶,從而增強孩子的民族自豪感。這種民間游戲所表現的內容就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且游戲中所配有的兒歌一般都是我們廣漢當地方言,這使得民間游戲具有相當明顯的民族性和地方性。還有隨意性很大的游戲,我們老師小時候都經常做,像《丟手絹》游戲,我們老師可以組織班上二十個學生圍成一個圈,一個同學拿著一根手絹在一個圈的同學背后慢慢走,甚至可以小跑,邊走邊唱,趁某一位同學不注意的時候把手絹丟在他身后,班上剩余的同學站在旁邊觀看游戲規則并不能“通風報信”,像這樣只要一根小手帕就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象,隨意開展游戲。還可以做民間傳統游戲《我問你答》,就是在幼兒一問一答的形式中,使幼兒有說的內容,有想說的愿望,變“要我說”為“我要說”,大大提高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從中還了解了一些社會知識,激發幼兒認識大自然情感。大家都知道,其實民間體育游戲很多,比如跳繩、踢毽子、跳皮筋等。我們老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和班級實際教學情況按教學目標選用適當的民間游戲進行教學。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太小就應選擇比較簡單容易操作如“吹泡泡”游戲。在中、大班的幼兒就應選擇活動量稍微較大、內容較有競爭性的游戲如:“老鷹捉小雞”游戲。在這些傳統民間游戲中我們除了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幼兒交往、謙讓、合作的精神。
二、培養愛國主義教育
當前很多幼兒教師和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對愛國主義的教育無法理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時尚早,甚至認為,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純屬多余。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其實 幼兒園的孩子正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行成的黃金時期,我們老師要趁著幼兒在園里這寶貴的時間,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民族精神,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例如,在對大班幼兒進行熱愛祖國教育的活動中,我們老師首先要組織幼兒學會欣賞國歌并學會唱國歌。現在都是在用多媒體教學,我們可以選擇國歌的影視資料,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窮苦的老百姓飽受著帝國主義的欺壓、蹂躪;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英勇的戰士一次又一次地沖向高地,無數的英雄在敵人的槍口下倒下;在和平幸福的新中國,一群群白鴿飛向藍天,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共和國的每一塊土地上??該片的音樂為《義勇軍進行曲》。當沒有這些影視資料的時候,很多幼兒根本就體會不到國歌的深刻含義,我們在組織學生聽、唱這首歌曲的時候,我觀察了一下,很多孩子非常感動、激動,萌發出了一種長大后要發憤圖強,把國家建設成一個美麗富饒的強大的中國。在欣賞完國歌之后我們又播放一些在我國改革開放后所取得的巨大成績。比如在學校搞的親子節目中,歌唱祖國真大,感受民族氣概的時候,我們老師、家長和學生一起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這樣師生、家長代表排著整齊的民族方陣,穿戴節日的民族盛裝,拉開了“愛我中華”民族親子大聯歡的帷幕。“我們的祖國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開鮮花??”孩子們燦爛的笑容、爽朗的歌聲、稚氣的詩歌朗誦,洋溢著對祖國之大、民族之多的驕傲與自豪。又比如大家都喜歡的各類運動會上取得成績的時候升五星紅旗,奏《義勇軍進行曲》國歌。當孩子看到這時的國旗升起的時候又不禁感動的流出了幸福的淚水。最后我們可以問孩子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們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還見到過國旗?此問一出,眾多小朋友都舉起了手,有的說在每周一學校升國旗的時候,有的說在電視里看見升國旗,有的說在園長的辦公室,也有的說在爸爸的辦公室里面。通過這一問,很多學生都對國旗有了詳細的了解,我們孩子也要知道我們要尊敬國旗,要熱愛我們的祖國,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先輩們用獻血換來的,我們好好好珍惜,絕不浪費光陰,為明天建設美好祖國而好好學習。我們老師培養幼兒的愛國教育是要深刻認識幼兒階段的愛國主義教育目的不是培養孩子產生具體可行的愛國行為,而是通過各種感官,培養幼兒對社會、家鄉及祖國的意識,激發幼兒對社會、家鄉及祖國的情緒情感,增強其內心體驗。這種體驗及情緒情感正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愛國行為產生的基礎和源泉。
參考文獻
[1] 王梅英.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幼兒園的教學管理[J]. 新課程:小學版, 20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