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玉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加強,英語成為了國際上第一大語言,在國際間的交流中變得日益重要。隨著不同國家之間的教育交流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然是必然趨勢。云南作為我國進入東盟的重要橋梁,與東盟的經濟、教育強國泰國進行一定的教育合作與交流是獲益良多的。在如此國際大背景下,以云南邊疆高校與泰國高等英語教育的合作與交流為基礎,研究和分析我國云南邊疆高校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的現狀,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提升對策是十分有意義的。
關鍵詞:云南;泰國;教育合作;英語學習;主動性
一、引言
本文以中泰教育交流合作為大背景,主要論述了我國云南邊疆高校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研究云南邊疆高校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的情況,并提出如何通過借鑒泰國獨具特色的英語教育模式來提高云南邊疆高校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當前,世界上不同國家之間的教育交流越來越密切,教育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化的課題,其背后的推動力是世界經濟的高速推進。在這種背景下,不同國家的教育都開始走向國際化,在高等教育領域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當然,我國在這種發展趨勢下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盡管云南地區的高等教育缺乏堅實的基石,但也開始轉變思想,將高等教育發展提到重要日程,同時開展相關的國際交流,例如同泰國之間的教育合作和交流也得到了延伸和發展。
二、我國云南邊疆高校英語教學現狀
1、云南邊疆少數民族高等學校英語教育面臨的問題。我國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發展并不理想,這是因為該地區比較偏遠,同時社會、文化乃至經濟的發展也同其他地區有著鮮明的差異。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來說,在英語的各個方面都難以達到出類拔萃。另一方面,這些學生往往也很難在英語學習方面擁有自信,這進一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此外,這一地區在教學設施和教職員水平上目前無法達到同其他地區相當的水平。這樣一來,同我國其他地區相比,尤其是地處中心的城市和地處東部那些發展好的地方相比,我國西部少數民族所能得到的英語教學條件是非常有限的。為了有效促進國際交流以及滿足我國對復合型精英人才的不斷需求,提升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等院校英語教學水平是當務之急。
2、云南邊疆高校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的情況。英語教學中,學生是否能把英語學好同其學習的主動性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獲得有關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的具體的詳細信息,筆者對云南邊疆幾所高校的學生進行了相關的調查了解,主要方式包括訪談和問卷等。本次共發放問卷11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調查中主要了解這些學生的英語學習目的、英語學習方法以及喜歡的教師授課方式等等。詳見表1、表2和表3:
從表1可以看出,50%的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拿證書以輔助順利畢業,而表示真正愛好學習英語的學生卻只有19%,而真正意識到英語學習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的學生只有31%,他們已經預見了英語對將來的工作將會有很大的幫助。這些數據表明,要想提高云南邊疆高校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是當務之急。
由表2可見,大部分學生(53%)學習英語的主要方法是通過教師的課堂教授。而在我國當前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38%的學生將做試題當作是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真正通過課外時間自主學習英語的學生寥寥無幾,只有9%的學生會在課外通過看英文電影或者是看英文原版書、報刊雜志來提升英文水平。
出現這種學習習慣的原因大致有兩點:第一,由于云南邊疆高校在教學設施語言環境以及師資力量上有所欠缺,無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語言環境,學生就更傾向于通過教師的課堂教授來學習英語,而真正的英語應用能力卻比較薄弱,對于課外自學就更加興趣黯然;第二,高校英語考試設置不合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高校中通常會設置常規的英語考試以及四六級考試來考核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導致學生都埋頭于題海戰術,將做試題當作是學習英語的有效途徑。通過這樣的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忽視了語言的應用,大部分都只會考試、做題,根本無法開口交流[1]。
由表3可見,大部分(69%)學生都喜歡師生互動的授課方式,但仍然有一部分(20%)學生傾向于教師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僅有11%的學生會愿意自學。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產生了較大的依賴性,也有一定的惰性,因此,一時間難以適應這種比較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第二,由于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上的欠缺,大部分學生都不習慣自學的方式。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導致英語學習效率不高,效果不太理想,學生就對課外自學失去了信心。
三、提高云南邊疆高校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的對策
通過上述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并不主動,尤其是在課外的學習更是鮮少。在筆者遠赴泰國交流與學習的一年半期間,在那里對當地的學生進行了解以后發現,同國內云南地區相比,在泰國的留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英語學習氣氛,同時他們學習也更加積極主動,所以云南邊疆高校不僅需要在英語教學方法上面加強提升,更需要轉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以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泰國的英語教育理念同西方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不乏自己獨特的方面,總體來說,他們更重視培養英語的實踐能力,也可以切實做到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就云南邊疆地區高校的英語老師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文給出了一些提升云南邊疆高校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的對策和建議,這對策和建議是基于云南邊疆地區高校實際教學情況的基礎上,對泰國豐富生動的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借鑒和參考。endprint
1、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國內高校的英語教學總體來說一直都是老師起主導作用,這樣學生就失去了主動性,很容易失去對于學習的熱情,與此同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很難得到足夠多的實踐訓練,所以學生的掌握效果自然就不好。由此可見,要讓高校的英語教學取得更滿意的效果,就要首先從思想觀念上進行改變,從而實現教學方法的變化,用讓學生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原則來替代舊的原則。這樣學生就不再僅僅是被動接受,而是同老師之間形成良性平等的互動,教學方法上可以以啟發和討論為主,這樣學生就會對英語學習產生更大的熱情。
2、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第一,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替代傳統教學模式。據了解,傳統環境下,學生都是在課堂上進行英語的學習,因此課堂教學的品質就很關鍵。近年來,人們更加接受交際法之類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雖好卻不能直接用于云南邊疆地區的高校英語教學中,可行的辦法是因地制宜來選擇方法。就該地區來看,應當首先為學生鞏固基本的語言能力,然后再進行強化,將傳統的方法同優越的現代方法整合到一起,從而逐漸過渡到現代教學方法。
第二,投入更多資金用于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引入,利用先進教學手段提升學習效果。通過專業研究可知,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得到的知識,其中有兩成是借由聽覺獲得,而八成都是借由視覺獲得,一些先進的英語教學手段,譬如網絡學習等,能夠讓學生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這樣課堂學習的效果更好,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更強。
第三,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要讓他們更有動力來學習英語。要想成為稱職的英語教師,也要首先重視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問題。落實到具體教學,就是要將各種先進的手段工具融合到英語教學中,在學習資料的選取上也要具有技巧性,讓學生得到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要在課堂之外為學生準備一些能夠提升英語學習興趣的活動,比如英語角、英語競賽等,或者讓學生從原版英文電影書籍等那里獲得熏陶,這樣他們就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環境。
第四,提高教師自我素質,為學生樹立起積極學習的榜樣。老師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如果老師沒有較高的素質,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老師的形象、氣質等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學生。我國的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各方面相對落后,教育也是一樣,所以這就更需要教師起到以身作則的效果。與此同時,他們還需要擁有過硬的教學能力,同時能夠不斷學習自我提升,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把更先進的教育送給學生。
第五,進行英語全程教學,三年不斷線。筆者曾經做過一些訪談,從中了解到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考試結束就意味著英語的學習也結束了,所以畢業時,他們根本不會繼續學習英語,曾經的英文水平也基本無法維持,等到接觸到實際工作中需要英語能力的時候,他們就非常茫然。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后期的繼續教學,在這部分注重實踐,以幫助學生建立起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可以把輔修和選修連同其它教學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持續教學。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云南邊疆高校在英語方面教育想要取得良好的發展和提升,就必須要抓住全球化的機遇,并積極與教育強國及周邊國家,如泰國,進行國際教育合作和交流,從而借鑒和引入泰國優秀的高等英語教學模式。但在借鑒的同時也要注意,切不可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的結合云南本地區高校教學設施以及師資力量的實際情況。相信在更多的國際合作交流基礎上,云南邊疆高校的整體英語教學水平會得到質的飛躍。
當然,要真正把云南邊疆高校的英語教育水平提升上來,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要讓云南地區的高等學校英語教育真正實現其教育意義,同時讓學生更加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這需要一個長期努力過程。面對困難,我們不應當害怕,要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它們成為幫助邊疆地區的英語教學獲得進步的工具。
參考文獻
[1] 張家良. 在校大學生公共英語網絡課程學習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云南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