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金融業是資本、資金密集型行業,流動性風險、資本不足風險和道德風險是需要予以重點關注的三大風險。金融控股集團要實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必須將財務控制的著力點放在加強資金規劃和調控、保證子公司資本充足率、強化財務監管、加強財務制度建設等方面。
【關鍵詞】金融控股集團 財務風險 財務控制
金融控股集團盡管有著較好的財務優勢,但企業面臨著與優勢成正比的風險。因此,金融控股集團為了能夠較好地發揮其財務優勢就需要加強對集團的財務控制。
一、金融控股集團產生背景與定義
自上世紀70年代以后,金融行業的創新進程不斷的加快,隨之各種形態的金融體系不斷的出現,很多國家對金融的管制開始淡化,這催生了金融體系的自由化進程發展,使得現代金融系統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加入WTO后,對于我國的金融行業來說,經濟發展使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客戶綜合化、一體化的金融需求導致了金融行業多元化、綜合化發展,金融控股集團大量出現,不僅是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傳統金融企業,許多投資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也都開始向著金融控股集團進行建設。金融行業的整體架構發生了變化,金融行業的產品界限開始出現模糊化,而金融企業的功能則開始趨向于融合,金融混業經營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根據巴塞爾協議關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定義,金融控股集團指的是以控股公司為主要形式,以金融業務為主要業務,受到兩個及兩個以上的金融行業來提供服務的集團企業。
二、金融控股集團財務風險控制重點
在金融控股集團中子公司都處在不同的金融業務之中,因為業務不同因素公司所面臨的風險也不同,往往會包括商業銀行風險、證券市場風險、保險市場業務風險等等。對于金融控股集團而言,其內部結構會比較復雜,因此其管理的層次會相對較多,金融業務在交叉進行的時候會引起控股結構風險變動。因此,對于金融控股集團來說,要關注財務風險控制的重點和方法。
一是控制金融控股集團的流動性風險。通常,金融控股集團將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從而實現對流動性風險控制,在保護債務、利潤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將兩者進行結合,從而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而且通過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來對沖流動性風險,實現良好的風控。許多公司則采用集團內部控制關聯交易,從而降低集團風險導致集團風險的流動性風險。
二是通過保證子公司資本充足率降低監管風險。對于集團公司的監控目標而言,不僅是控股公司本身,控股子公司,股份公司,也是整個金融控股集團。對于資本充足率,可以指監管的單一機構資本充足率,對于金融控股集團的資本充足率,是資本充足率第三層的重要核心。對于監管機構的金融控股集團,應以綜合報表為依據,采用適當方法對資本水平的全部計算和債務投資部分進行分析,以確保準確計算出的數據,為集團的實際資本和外債,以滿足不同類型金融集團的資本充足率要求。此外,金融集團還可以采取預先承諾的方式和其他制度安排,強化監控對象的激勵措施,確保監管對象能夠積極開展資本充足率改革管理。對于我國的資本充足率,它只涵蓋信用風險,尚未完全覆蓋市場風險,因此需要根據交易進行合理的權益風險,通過內部評級體系來評估持續釋放的風險。
三是以適當的審慎監管為基礎,結合監控-審慎監控的組合形式,保證最低信用風險。而且還能使公司更好的把握好子公司的一些重大業務變化。
三、加強集團財務監管
首先,我們要先對金融監管機構對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監管體系建設進行分析。資本是保護債權人免受金融機構經營風險和增強償債能力的重要緩沖,也是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表現。許多國家將資本充足率作為金融監管的核心指標,也是金融監管是重要的財務指標。早在2001年,巴塞爾銀行業監控委員會制定了“新資本充足框架”的范圍,該框架廣泛適用,并納入銀行集團和其他金融服務通常范圍的框架內,這需要多數股權和銀行實體,證券實體和其他金融實體的具體持股情況應列入表格范圍。
為了實現更好的企業財務監控,集團加強識別財務杠桿的能力。對于母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包括三種形式:一是母公司通過債務進行融資,以實現子公司的控制;其次是母公司以其資產向銀行注入資本,以實現子公司的控制;第三是母公司通過為子公司擔保取得銀行資金,實現子公司的控制。
對集團公司的財務監控也要注重關聯交易的風險識別。對于金融控股集團,隱藏的地位越大,金融服務風險引發的關聯交易越大,金融機構陷入危機的可能性越大。對于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控股公司的內部財務控制通常需要確保有意識地集中在集團內部交易。其次,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及時披露公司的組織結構和重要的內部交易,特別是對本集團內部交易的部分內部財務影響進行更好,及時披露,嚴格檢查內部審計和交易的大小。集團公司可以從整合財務報告和合并稅入手,來提高內部交易的透明度,促進企業發展。
四、建立良好的財務制度
就目前金融控股集團的監管機構建設而言,雖然所有集團公司都被要求嚴格的監管指標來進行子母公司管理,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建立起有效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來實現對表外業務和表內業務的融合監管。因此對于集團監管機構而言,需要將金融控股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作為重要的監管內容。對于金融控股集團而言,其發展的過程與企業現代化制度建設相同步,也就是產權分明、權責分明、科學管理。在目前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的情況下,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子公司會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會損害金融控股集團的利益,轉而增加自己的效益,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控股公司能夠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權利并保護好自身的權利和利益,保障其最大限度的發揮資本價值,能夠使得母公司更好地對子公司的利潤真實性進行確定,而子公司的股權資本的保留程度還會以總體價值相關聯。盡管子公司會以效益最大化作為目標,但是其更加注重公司的內部分配以及公司的直接利益獲取。對于解決金融控股集團公司內部的經濟利益問題而言,關鍵就在于建立起良好的財務管理制度。
在金融控股公司不斷發展的今天,金融控股公司的規模雖然在不斷的擴大,但是資源卻還是有限的,因此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科學合理的進行財務控制,才能夠確保集團的目標實現。對于財務控制而言,一定要從制度上進行入手,來解決金融控股公司管理中的財務主體激勵和不對稱性問題,通過協調各部門、子公司的財務活動,來實現控股公司總體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薛靜,鄒華.淺議中國金融控股集團綜合金融與財務風險控制[J].金融會計,2012,(04):49-53.
[2]岳凌云.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銀行的發展與績效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2.
[3]趙長財.國有控股施工企業集團財務集中控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4]胡小龍.湖南組建金融控股集團的可行性研究與設計[D].湖南大學,2008.
[5]熊輝.論金融控股公司監管法律制度[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
[6]鄧琪.建立金融控股集團財務監控制度體系問題初探[J].經濟評論,2003,(03):95-97+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