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娟++羅梅
【摘 要】本文以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從課程改革、打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校企合作、政校合作等方面探索“互聯網+”背景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為高職院校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實戰型、應用型跨境電商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 市場需求 跨境電商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8C-0117-02
隨著手機和電腦的普及以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越來越大。其中,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也逐年上升。根據商務部的數據統計,2013年,我國進出口跨境電商的交易額為2.9萬億;2016年達到了6.3萬億;而據預測2018年的交易規模將達到8.8萬億。跨境電商在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中已占據重要地位,未來5年,跨境電商將成為我國主要的外貿模式之一。本文以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探索“互聯網+”背景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為高職院校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實戰型、應用型跨境電商人才提供參考。
一、市場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是龐大的。2015年6月2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聯合阿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指出,85.9%的企業認為跨境電商人才存在嚴重的缺口。而閆巖認為,未來3年整個電商行業的人才缺口將達到445.7萬。跨境電商人才供需失衡對學校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顯示,企業選擇跨境電商人才傾向的專業排在前三的分別是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及外語。此外,調查還顯示,相對于中、大型企業,小企業更傾向于招聘具有復合型的知識和技能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專科人才。而這樣的人才需求,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完全能滿足企業。那么,我們要采取什么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跨境電商人才呢?
二、“互聯網+”背景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
國內大多數跨境電商企業崗位招收人數最多、需求最大的是銷售與客服。因此,企業需要的是熟悉跨境電商平臺運用、有較好的語言基礎和交際能力的人才,即“外語+外貿+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為了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跨境電商人才,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結合政、校、企的資源及力量,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及人才培養模式做了改革和創新。
(一)課程改革。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把企業需求與人才培養相結合,聘請行業精英與政府工作人員作為學校的校外專家,參與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指出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以培養應用型、實踐型、就業型人才為主旨,秉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理念,以面向一線工作的實際崗位能力指標分析為靶向,我們大量刪減理論課程,保留、增加了以實操為主的課程,如外貿單證與跟單實務、國際貿易實務、商務ICT、 商務禮儀和創新創業等,主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滿足企業對實戰型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
除了培養學生對電商平臺的實操能力,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為此,我們增加了一門商務口語課程,并增加了英語國家文化、跨文化交際課程的課時。此外,中國文化課程將采用雙語進行教學。這些課程的改革都有助于學生了解各國的文化及風俗,培養及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打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基礎。只有在高素質教師的指導下,才能逐步提高跨境電商人才的質量。為此,在“互聯網+ ”時代背景下,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來打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1.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在“互聯網+”時代,網絡資源無比豐富。足不出戶,我們就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到跟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的知識。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領導還要求任課教師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如劍橋商務英語證書,全國翻譯資格證書。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及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也大力支持、鼓勵專職教師到其他高校進修相關課程。此外,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還積極聘請商務英語專業及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大力引進相關高級人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2.聘請行業專家授課。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加強了與政府及企業的合作,聘請專家給學生做講座、授課,介紹外貿市場的新局勢、新動態,以及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現狀及職業前景,為電子商務實戰中遇到的問題提供解決思路,對學生的創業進行實戰指導,等等。通過有效整合政、校、企資源,充分發揮各界的力量,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逐步打造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提供師資保障。
(三)校企合作。2015年6月2日,阿里巴巴在“2015跨境貿易生態大會”上宣布了“百城千校,百萬英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計劃,目的是聯合政府、高校、企業、培訓機構等各方力量,在三年內培育和輸送100萬跨境電商人才,解決外貿企業電子商務人才缺口的問題。
廣東新航線跨境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是“百萬英才”項目的首批授權機構之一。2016年6月,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廣東新航線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在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建立應用類專業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基地。2017年4月,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再次與新航線深化合作,建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合作基地。
開展合作以后,廣東新航線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將會派講師給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的學生上課。此外,阿里巴巴將為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提供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的教學賬號。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進行銷售及客服環節所有技能模塊的操作實踐,基本掌握跨境電商的知識。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實訓,學生都能夠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之后,廣東新航線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將會介紹學生到各企業去兼職,做一些如數據統計、客服等基礎性的工作。這樣,在學校學習的同時,學生可以實際接觸到跨境電子商務,了解這個行業的現狀與前景。在積累實戰經驗的同時,也能賺取一定的生活費。這增加了學生與社會的接觸,鍛煉他們的應用能力,增強了實踐經驗,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兩年半的學習結束后,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將迎來最后一個學期為期5個月的頂崗實習。有意從事跨境電商的學生報名以后,由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指派實習指導老師帶領他們前往新航線位于廣東的公司,推薦他們到各企業實習。2016年12月,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有兩名學生前往廣東實習,順利上崗,表現良好,企業很滿意。實習生一來就可以上崗,無須再培訓,企業節省了培訓成本;學生也無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工作。2017年2月,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11名學生在廣東新航線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的推薦下,分別在深圳及東莞順利上崗。實習結束后,如果學生和企業都滿意,學生就會留下來就業。校企合作為學校及學生提供實踐、實習、就業的一條龍服務。這也是校企合作的意義所在。
通過廣東新航線跨境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我們了解了企業的人才需求,避免了培養出來的人才與市場及社會脫節。在和廣東新航線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的合作中,我們共同培養、訓練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企業輸送符合需求的實戰型人才。
(四)政校合作。除了校企合作外,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還應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與政府合作,服務于地方經濟。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擬與政府部門合作,借助政府部門的支持,利用地方的資源,讓學生可以到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桂林電商谷”見習和實習。能在桂林市見習,學生就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跨境電子商務,進而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進行學習。此外,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的生源以廣西居多,大部分學生希望在家鄉實習和就業。這對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也有促進作用。有了政府部門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推進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進行。
綜上,在“互聯網+”的時代,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應結合職業與市場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培養出具有應用能力的實操型人才,滿足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需求。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應注重學以致用,強調應用與實踐。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的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突出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特征,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在這樣的培養模式下,學生能熟練地掌握跨境電商操作的各項技能,具有商務背景下的英語語言溝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且兼具豐富的跨境電商實戰經驗,為今后的就業與職業規劃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現職業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燕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索[J].管理創新,2017(3)
[2]孫從眾.“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三位一體”培養模式探索——以寧波地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情況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6)
[3]閆巖.跨境電商人才供需失衡[N].國際商報,2015-06-05
[4]培育百萬中國新外貿人 阿里啟動“百城千校”計劃[EB/OL].(2015-06-02)[2016-02-01].http://www.chinanews.com/cj/2015/06-02/7317631.shtml
[5]宋曉俊:2020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萬億美元[EB/OL].(2017-04-12)[2017-05-01].http://finance.sina.com.cn/meeting/2017-04-12/doc-ifyecezv3286290.shtml
[6]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EB/OL].(2015-06-02)[2016-02-01].http://www.100ec.cn/detail--6254680.html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互聯網+戰略背景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GXGZJG2016B112)
【作者簡介】張欽娟(1976— ),女,碩士,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講師;羅 梅(1977— ),女,碩士,廣西中醫藥大學外語系講師。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