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蔡佳琴++陳昱穎++李育美++劉曉敏
摘 要:文章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從2014年到2017年四年來在湖北省十堰市及其周邊地區基層工作者對留守兒童的基本生活狀況的了解程度以及在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工作的經驗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等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研。具體分析了基層工作者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并初步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解決辦法。
關鍵詞:留守兒童;基層工作者;關愛
中圖分類號:D432.7 文獻標識碼:A
1.留守兒童的現狀分析以及產生原因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條件下,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大批的農民工進城打工,也導致了大批留守兒童的出現。很多留守兒童自幼便缺少父母的監管和呵護,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性格缺陷、安全防衛意識缺乏等。這些問題極大地危害了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對社會的穩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國家領導對此非常重視,近些年來,基層工作者一直做著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工作。本文旨在探尋基層工作者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經驗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2.問卷數據統計
留守兒童已經是一大社會問題,針對此問題,我們對十堰市周邊各個鄉鎮的基層工作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歷時4年,收集了共348份問卷,由不同崗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基層工作者填寫,以下是從個別問題中匯總得到的結論。
(1)對留守兒童關注很少或是漠不關心。根據調查數據,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員并沒有關注到一個地區的留守兒童現狀,也沒有思考如何改變這一現狀。
(2)對留守兒童問題認識不夠深入。數據顯示,工作人員們對留守兒童的問題的研究還不是這么深入,換言之,沒有花多少精力也沒有認識到“留守兒童”這一現狀將帶來的危害。
(3)開展關于留守兒童的教育或活動卻碰到諸多問題。83.91%的工作人員表示在開展有關留守兒童的工作時碰到經費不足的問題。而認為工作任務重、缺乏人手的人員比例達到了89.66%。同時,認為工作缺乏成就感、無法取得滿意效果的工作人員占總人數的57.47%。由此,不難發現,基層工作人員確實有幫助留守兒童的意向,但是并不被社會和政府所認可,從而遇到重重困難,工作比較難開展(見下圖)。
3.針對“留守兒童”現狀給基層的一些建議
(1)經費支持。現如今已經能夠在央視以及各大衛視看到有關留守兒童的公益廣告,說明中央和政府已經開始重視“留守兒童”這一現象,同時,政府和各級機關單位也可以聯系社會上的正規的志愿者組織,進行眾籌活動獲得活動經費。
(2)“留守兒童”零歧視宣傳。在學校里,留守兒童或自閉,或不愛交朋友,或自卑從而受到同學的歧視,讓他們的心理走向崎嶇的道路,所以應當號召各廣播臺、各大媒體多宣傳零歧視留守兒童的相關宣傳資料,少一點利益,多一分關愛。
(3)聯合一切能聯合的資源,為孩子們送去關心。在此次社會實踐中,我們也爭取了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有政府、婦聯、團委為我們的活動保駕護護航,真正讓我們感受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實踐道理。其實社會上存在很多志愿者團隊,他們希望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但是苦于找不到志愿服務地點,所以其實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參考文獻:
[1]李永鑫,駱鵬程,譚亞梅.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8(1):13-18.
[2]段成榮,楊 舸,王 瑩.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研究[J].學海,2005(6):25-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