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自勝
摘要:新課程改革高度重視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提倡初中數學教學應當基于學生認知能力、生活經歷著手,使得學生能夠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持續深入,生活化已經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發展的主要趨勢,如何構建初中數學生活化課堂就成為廣大教師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鑒于此,筆者基于自身多年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將生活化理念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的措施與建議,旨在為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構建;措施
數學源自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能夠看見數學的影子。新課程改革理念提出,數學課堂應當基于學生生活經驗與認知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1]。將生活化理念融入初中數學教學就成為必然的趨勢,這就需要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從學生生活實際著手,深入挖掘數學教材中關于生活中的內容及生活中有關數學的素材,通過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兩者進行深入的整合,真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正如上文所述,數學源自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生活中隨處能夠看到數學的影子。從上述層面來看,通過構建初中數學生活化課堂,能夠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去進行思考,并且這個思考的角度也是多維度的,對學生思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生活化理念的引入,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中能夠全面滲透學生熟知的生活內容,利用這些生活化內容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學生又能夠在生活中檢驗數學知識,使得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濃厚的興趣。
(三)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通過從學生所喜歡的生活元素著手,深入挖掘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使得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主動嘗試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又能夠進一步鞏固自身對知識的印象,可謂一舉兩得[2]。
二、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與建議
(一)問題情境設計,教學模式生活化
通過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進行問題情境的設計,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讓學生發現當中蘊藏的各種生活痕跡,使得教學模式實現生活化的轉變,能夠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進一步保障教學效果。具體來說,教師在進行問題情境設計的時候應當盡可能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化問題作為引導,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傳授,真正達成生活化教學的目標。比如,在進行“軸對稱圖形”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選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情境著手,設計學生熟悉的生活化問題情境,這里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來進行蝴蝶視頻演示,通過花叢中飛舞的若干蝴蝶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動態視頻展示完成以后,再向學生展示一張蝴蝶的清晰照片,讓學生細心觀察,并提出學生能夠從蝴蝶的形狀中發現什么規律。縱觀上述進程,上述整個引導過程生動、趣味,當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生活知識,通過學生所熟知的蝴蝶與動態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基于蝴蝶日納入軸對稱圖形的相關概念,為接下來的教學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深入挖掘素材,教學內容生活化
初中數學教學要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真正的聯系,就需要全面關注學生實際生活中方方面面,然后進行深入的挖掘,挖掘出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使得教學內容能夠實現生活化的目標。例如方程類或者不等式,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諸多的相等或者不等關系,投資決策、人口控制、資源保護、交通運輸以及水土流失等諸多學生熟知的內容;又比如統計、概率類,現實生活中的降水概率、股票投資、分期付款等諸多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所熟知的這些生活知識,然后將其與數學知識進行充分的結合,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加工,使得生活化素材能夠與數學教學進行充分的結合,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效率。除此之外,當學生在掌握課堂所學知識內容以后,教師再主動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使得學生在進一步鞏固知識的同時,能夠針對知識進行有效的延伸,效果自然更為理想。
(三)生活實踐應用,課外拓展生活化
科學合理的教學并不是簡單的進行知識理解、吸收,而是需要將知識內化于實踐應用當中。生活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并非只是局限于課堂內,而是應當通過實踐應用,使得數學知識真正回歸現實生活,幫助學生將知識真正轉變為能力[3]。具體來說,在某個部分教學完成以后,教師可以主動將設計好的有關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問題布置下去,讓學生基于作業的形式來進行生活化的探究,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的方法。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會涉及追擊相遇的現象,教師倘若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往往一知半解。該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分別選擇班級中一個跑步成績較好的學生與一個跑步成績一般的學生進行對比,帶領學生到操場中進行跑步比賽,其余學生則作為觀眾,分別記錄兩個跑步學生不同的時間相遇與追擊情況,然后拋出問題,讓學生列出他們跑步的方程。上述教學過程,通過學生熟悉的跑步替代的枯燥的一元二次方程講解,而學生在解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深刻體味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真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去思考、解決實際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總的來說,生活化理念的應用已經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廣大教師應當基于新課程理念、數學教學大綱、初中生認知能力來進行教學設計,使得生活化理念能夠全面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各個環節,真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尤慶林.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在數學中“享受”數學[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5):288-289.
[2]王歡.“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08):57.
[3]黃敏.對于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思考——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啟示[J].新課程(中學),2016,(06):203+2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