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一個人增長見識、拓展眼界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個人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的過程。本文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創新教育;教學改革
引言
初中語文作為主要的三大科目之一,其有著特殊的作用和使命。然而,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很多初中學校并未真正認識到語文教學創新改革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依舊按照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語文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載體,閱讀教育又是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語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必須要加強都對學生的實踐教育力度,要用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培養初中生的人文水平。針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應該要積極加強對教育教學模式和手段的改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初中生個性活潑好動,通過科學合理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從閱讀過程中不斷提高文學修養。在初中語文閱讀課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學方法比較陳舊、教學素材比較單一,使得語文閱讀課程變得枯燥乏味,這對于初中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會產生嚴重影響。
(一)閱讀素材較少
語文閱讀學習中會涉及很多素材,很多初中生雖然喜歡語文閱讀,但是由于教學方法比較陳舊,會使得學生感覺到語文閱讀課程的枯燥乏味。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缺乏素材是影響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以及閱讀水平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師只是根據大綱教材進行閱讀教學,在拓展教學的時候,給學生提供的素材也比較少,學生涉獵的閱讀素材不夠豐富,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得不到拓展,從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嚴重影響。
(二)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注重教學進度,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尤其是忽視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認知能力以及知識經驗基礎,沒有注重對學生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從而使得很多學生都成為考試型人才,沒有真正掌握閱讀的樂趣,對閱讀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學修養的培養有一定影響。
(三)教學方法老舊
初中生的思維是發散的,他們往往具有十分豐富的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應用這種想象力,而不能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扼殺。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進行講解,進行黑板教育,給學生實踐練習的機會很少,因此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只會為了完成閱讀任務而學習,扼殺了學生的天性。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創新策略
在初中教育過程中,為了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教育過程中要重視語文閱讀延伸教育,重視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不斷提升。
(一)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初中生是塑造性很強的一個群體,他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正在逐漸打開,而且他們的接受能力很強,加強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習慣。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并且可以對多種素材進行閱讀,提高閱讀水平。比如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學會批注,將自己的想法批注出來,批注的內容只是針對某一段話或者某一部分內容,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能面面俱到,一方面要兼顧閱讀的內容,另一方面又要寫下自己的感悟,所以學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學生的批注重點也是不相同的,在進行批注的時候必須要針對閱讀的素材進行批注,而不能太天馬行空隨意書寫。另外,為了培養學生形成閱讀習慣,還可以規定學生必須要在一學期讀完多少本書,并且逐漸將閱讀納入考核過程中,占期末成績的一部分,讓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加強對閱讀的重視,提高閱讀水平。
(二)優化課堂教學手段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的對象主要是各種文章、文學作品等,尤其是文學作品,是具有藝術美感的文字。在初中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水平,讓學生能夠對閱讀課程更感興趣,而且能夠讓閱讀課程變得更加簡單。比如在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加強對文學名著的應用,教師要對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創作背景、時代特征等加以全面的闡述,讓學生對文學名著有一個全面的把握,便于更好的了解作品,體會作者的人生,體會作品形成背后的艱辛。最終,有助于學生在思想意識方面有所觸動,更好的投入審美教育活動中。在閱讀課堂上,可以采用移情作用的創境法,首先在課堂上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跟著教師的講解步伐進入情境中,對作者相關表達的情感進行提現,進入作者營造的氛圍中,產生移情作用,最后形成情感上的共鳴。
(三)豐富素材
對教材進行創新和拓展是豐富學生的知識量的過程,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教材的豐富,在大綱教材的基礎上,還應該要借助一些其他的教材內容,比如一些文學作品、電子課件等,都可以作為語文閱讀教育的素材。尤其是文學閱讀,是初中生必須要重視的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書單,讓學生在課后進行閱讀。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要求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越來越重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新,提高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并且能夠在課后不斷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閱讀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慶武.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博覽,2010(33)
[2]董麗娟.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
[3]梁英.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與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4)
作者簡介:張旭(1984.07.13)民族:漢族,性別:女,籍貫:吉林省通化縣,工作單位:吉林省通化縣快大茂鎮東寶中學,學歷:本科,職稱:中教二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