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省常德市陽光孤兒院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是一所坐落在清澈的沅水之濱、被民政部官員稱為“神州第一院”的全國示范性孤兒院。院長楊紹軍說,孤兒院之所以取名為“陽光”,寓意著這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將在黨的陽光的溫暖下,幸福的生活,茁壯的成長。
關鍵詞:湖南省;陽光孤兒院;教育教學
楊紹軍院長說,我辦孤兒院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把這些孩子養大,而是把他們培養成才。孤兒院制定了“養大為本,教學為綱,成才為的”的辦院方針,對孩子們開展品德教育、心理疏導、學習輔導、行為倡導、生理指導、特長引導,教孩子們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求知、學會奉獻,力爭把陽光孤兒院辦成孩子們“溫馨的家庭、開心的樂園、求知的學校、成才的搖籃。”
為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踐服務中實現自我成長、關愛孤獨兒童、傳遞社會和諧之美,校團委于2015年6月在全校學生中招募了18名志愿者,組建了第七屆常德陽光孤兒院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以下簡稱“團隊”),并由校團委龔舒書記擔任指導老師,在常德孤兒院開展了為期30天的實踐服務活動。
一、以“梯度”教學為模式,教育教學融入學生
團隊始終堅持“知識+愛心”的教學服務理念,在出發前已制定了緊密地教學方案,并在孤兒院領導老師的幫助下,從實踐地與學生的實際出發,不斷更正改進。教育教學共開設23門課程,覆蓋全院學生共計105名人,總課時達549個,其中素質拓展學科課程達93課時。
團隊根據教學實際,加大了初、高中生的文化課課程比重,加大了小學生、職高生的興趣類課程比重,采取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梯度”式教學模式,力求在“德、智、美”三個方面覆蓋學生,使藝術與文化教育并進,并且實施兼具師大共青團特色的“素養提升課程”教學計劃。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班級心理輔導、形體舞蹈、播音主持等一系列學生喜歡、成效明顯的素質拓展課程。通過一個月的教學融入,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了鞏固的同時,素質拓展學科綜合提升,促進了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二、以“價值觀”培育為重點,校園文化感染學生
團隊全方位、多角度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各個方面。通過講座、宣講會、趣味活動、合唱等形式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共計組織開展活動13大項,讓孩子們有所學、有所樂。
團隊開展了以“安全警鐘·一一長鳴”為主題的安全教育知識講座、以“相約校園·成長對話”為主題感恩教育知識講座、以“核心價值觀進校園”為主題的班級宣講會、以“尋寶之旅·陽光同行”為主題的校園定向尋寶趣味活動、以“陽光體育·快樂成長”為主題的趣味運動會,同時通過話劇小品、詩歌朗誦、歌曲合唱、網絡新媒體等多樣化的方式做到全面覆蓋。其中為豐富孤兒院學生的暑期校園文化生活,展現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團隊成員發揮專業優勢和特色,開展的“書寫青春·墨香校園”主題校園書法展和“放飛快樂童年·描繪夢想世界”主題校園繪畫展活動,共收到全院學生美術作品、書法作品共計100余件,通過評審在校園中展出美術作品60余幅、書法作品20余幅,為陽光孤兒院的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外,團隊針對孤兒院附近臨街、臨河的實際安全問題,正面、及時應對,對學生下水游泳進行了專題教育,并成立了暑期安全巡邏隊,分時段對校園周邊進行安全檢查。
三、以“全媒體”思維為載體,宣傳教育覆蓋學生
團隊組建了宣傳團隊,綜合運用多種媒體平臺,做好實踐服務宣傳、記錄校園精神生活,不斷擴大活動影響力,傳播師大青年“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團隊在做好新聞報道的同時,創建了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等新媒體傳播平臺。中國大學生在線、湖南教育網、紅網、長沙市政府網等校外媒體團隊對我們的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其中中國大學生在線1篇、湖南教育網1篇、紅網6篇、長沙市政府網27篇;今日頭條、網易新聞、新浪新聞、新民網等大型新聞網站對團隊新聞進行了轉載多達40余次,有效擴大了社會影響力。校內新聞網、翔網、星網對團隊實踐服務新聞進行了支持和宣傳。截止目前,新聞網發布團隊新聞2 篇、翔網18篇、星網26篇。微信公眾平臺發表推送文章共計61篇,新浪微博更新實時動態共計100余條。
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承載的是我們整個團隊成員,團隊成員一同深入社會、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既提升了個人的素質經驗,又和這里的孩子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同時我們也呼吁更多的大學生和社會愛心人士參與到當中來,盡管我們能做的不多,但我相信用我們點滴的努力一定會為“陽光”筑就一個美麗的夢想!
作者簡介:周樂,男,籍貫:湖南岳陽,所在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6級音樂專業舞蹈編導方向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