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珊
摘要: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是指父母外出打工或者經商,留在農村由祖輩或者是親友照顧的3-6歲兒童的教育。由于,傳統觀念以及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滯后等問題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現狀均不樂觀,值得學前教育工作者給予思考與重視。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現狀;思考
引言: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村到城市的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1]。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因為家附近沒有幼兒園和照看的家人缺少對學前教育的關注,而不能去幼兒園接受正規的學前教育,這給兒童的身心發展均造成了影響。
一、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的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中存在著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首先,由于,城市發展腳步愈來愈快,對工作人員數量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員外出務工,這就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逐年遞增,因此,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大,是當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一大表現;其次,很多農村家庭照看留守兒童的多數是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老年人照看孩子的理念兩極分化較為嚴重,一方面是過于溺愛孩子,把孩子養成小少爺、小公主,還有一部分老人忙于操持家務,認為孩子吃飽、穿暖即可,對孩子的關愛不足。不管是哪兩種,都存在缺乏對兒童學前教育的重視度,很多老人即使意識到學前教育十分重要,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如何對兒童進行教育[2]。這就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缺失,使很多兒童存在著個性發展不均衡的心理問題,在加上兒童需要接受小學教育,幼小銜接不理想,也影響著農村留守兒童的更好學習。
二、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的思考
(一)加強幼兒園宣傳,提升教育意識
要積極的向留守兒童看護人員宣傳進行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讓其了解學前教育對幼兒發展的益處,可以讓家長帶幼兒到園內參觀,了解幼兒園內基礎設施和教學內容,提高家長的信賴度,提升幼兒對幼兒園的喜愛程度,讓家長可以積極主動的把幼兒送入園中進行學前教育[3]。并且,發動入園家長協助宣傳,將園內教育的真實情況和自家孩子到幼兒園后學習到的各種知識和能力,向周邊人員介紹,通過真實事例提升人們多幼兒園的認可度,并讓家長了解學前教育的重要作用,讓周圍人積極的將孩子送往幼兒園學習。
(二)增加幼兒園數量,改善幼師師資
現階段,農村幼兒園數量并不短缺,但是,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學前教育需求,增加幼兒園的數量是保證農村留守兒童入園率基本措施。因此,就應該鼓勵學校和個人創辦幼兒園或者是幼兒班,對現有的資源進行合理和充分的運用,讓更多的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同時,在創建幼兒園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幼兒教師的師資力量,聘請具有幼師資格證書的專業技術人才,并定期為幼兒教師進行培訓,保證幼師師資可以滿足兒童學前教育的需要[4]。
(三)、改善家庭氛圍,增強關愛程度
要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多給幼兒一些關愛。留守兒童本身就缺乏父母的愛護,與父母常伴左右的孩子相比,留守兒童極易產生消極的心理狀態,不利于幼兒的成長。因此,學前教育機構應該多與留守兒童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傳授家長與幼兒正確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方法,多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和對愛的渴望,要和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及時的給予孩子情感反饋。不僅如此,也要提高家長的知識水平,讓看護的家長做到老有所學,通過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同時,在家庭中要營造出學習的氛圍,學前教育機構可以到一些祖輩照看孩子的家庭當中開展家庭教育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減少孩子的孤獨感。
(四)加強對幼兒的關注,促進幼小銜接
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應該定期與孩子進行視頻溝通或者是電話交流,加強其對兒童的關心和關注,引導兒童的健康發展。同時,學前教育機構或者是當地政府的職能部門也應該為兒童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幫助。積極的創辦公立幼兒園,讓留守兒童接受正規的學前教育,并根據當地小學的實際情況對學前教育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解決幼小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來說一個良好的學前教育,對兒童的身心發展均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學前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的認識到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現象,并思考可以提高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質量的措施和方法,進而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紅梅,閻瑞華.農村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之路:從關注到行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15期:216-217
[2]王露璐,李明建.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年 06期:53-55
[3]張洪秀,張海波,陳紅梅.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問題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5年 09期:97
[4]陳紅梅,閻瑞華.論農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4年 12期:3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