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貴+王剛
摘要:小學是人們身心發展的起步階段,小學教育具有重要的啟蒙意義,特別是小學班主任更是學生學習和成長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應該充分發揮好積極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師要注重尊重學生,小學班主任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多關愛和尊重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最終營造的良好的班風。本文主要探究了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班主任管理;現狀;應用
引言
在當今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教育教學方式要積極地進行深入的變革,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班級是學校中的最基本構成單元,每個班級都是一個大家庭,學生幾乎每天都要在班級中學習生活,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顯得更加重要,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得到情感和思維上的發展,只有構建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才能保障小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
一、小學班主任管理的現狀
目前,在很多的學習班級中,很多教師依然堅持著應試教育的思想,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安排座位等,甚至一些教師一味采用以前的方式管理班級,只注重班級的利益和名譽,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班級管理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共同活動,但是,很多教師一味強調自身的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了學生管理班級的權利和機會,導致學生的班級管理參與程度不高。另外,教師僅僅是依靠考試成績評價學生,不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沒有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舞臺,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對班級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以人為本理論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1.重視師生溝通,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重要時期,但是由于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差異,部分小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學習生活。班主任與小學生之間應該構建平等的關系,營造出一個和諧快樂的班級大家庭,幫助小學生適應小學生活,班主任應該認真、親切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主動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同時,班主任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耐心地進行輔導和幫助,促使學生能夠信任老師、尊敬老師,進而積極配合教師的管理工作[1];另外,班主任可以適當組織一些班級活動,比如主題班會、體育比賽、才藝表演等,減少學生之間的陌生感,讓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己、大膽表現自己,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維護班級的形象和利益。
2.合理制定班級制度,有效指導學生行為
班規班紀對學生的日常行為有著規范、引導的作用,如果缺乏班級班紀的約束,班級將會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小學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科學制定班規班紀,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維護班級的秩序和穩定,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班級形象。班主任可以通過學生選舉與自主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選拔班干部,讓學生選出自己信服的同學,以便于班級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班主任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座談會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班級中存在的問題,集思廣益,共同制定班級的規章制度,充分體現學生的班級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安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另外,班主任應該適當放權給班干部,讓班干部共同組織班級活動,充分發揮班干部的積極作用,促使學生能認真、積極地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以提高班級的整體形象[2]。例如,在開學之前,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布置教室的環境、擺放一些綠色植物、設計黑板報、裝飾班級的墻面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班級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以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
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班級的向心力
班級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場所,良好的班級的環境對學生思想觀念、行為舉止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該認識到班級的重要性,認真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積極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潛移默化的熏陶、影響學生,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觀念,以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班主任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班規班紀的制定、班級活動的組織等工作中來,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團結意識、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班級、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3]。例如,在班級衛生方面,班主任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分別負責班級的墻面、地面、黑板的衛生,要求小學生能夠及時完成自己的任務,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和集體意識。
4.增強自身素質,強化管理效果
在整個小學班主任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提高小學班主任自身素質,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整個小學班主任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多學習、多借鑒、多交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的過程中,真正實現人性化管理,逐步提高整個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的效果,提升自身素質以及專業化能力;另一方面,小學學校在整個小學班主任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提高整個小學班主任的自身水平,充分認識到整個小學班主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組織班主任教師進行培訓學習,除了專業教學能力以外,還要接受更系統的管理學知識,這樣才能夠提高班級管理質量[4]。
結語
總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管理工作包括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兩個方面,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在小學班主任實際管理工作中,應該深入分析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多與他們溝通交流,通過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組織豐富課余活動、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等形式,不斷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
參考文獻:
[1]江建榮.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04):44-45.
[2]萬會芝.以人為本理論在班主任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5):50-51.
[3]李明宇.以人為本理論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22-23.
[4]張麗娟.分析以人為本理論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具體運用[J].電子測試,2015(10):26-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