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波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面對著諸多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勢下創新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本文結合實際,就如何加強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提出了具體的對策。
關鍵詞 加強 企業文化 創新 對策
企業文化創新,顧名思義,指的是企業要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四方面突破陳舊腐朽的文化形式與內容,更新文化的表現形式,創造新型的文化內涵,為國有企業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提升國有企業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發揮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
一、我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新時期,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發展及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改革開放進一步拓寬加深,人們的個性化、自主化特征日趨明顯,思想日益多樣化、復雜化,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使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不斷涌現,給國有企業文化工作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使國有企業文化工作受到了新的挑戰,國有企業適應時代發展的浪潮,開始普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并取得顯著成效。然而,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誤區與問題,影響了國有企業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的步伐,亟待解決。
(一)只重視企業精神,忽視企業管理實踐
企業文化內涵豐富,包括物質與精神文化,制度與行為文化四個大方面,它們相生相伴,密切相關。然而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不少企業家將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混為一談,只重視企業精神的重建,而忽視企業的管理實踐。這種片面的思維觀念制約了企業文化的建設與創新。
(二)只重視企業文化的形式創新,忽視企業文化內涵的創新
國有企業文化創新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從根本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國有企業文化內涵豐富,既包括企業形象與企業精神,又包括企業價值觀與經營理念。國有企業文化創新要通過形式傳遞企業深厚的文化內涵,然而目前我國企業文化的創新只停留在形式創新,其內涵的挖掘舉步維艱。
二、國有企業文化創新的內容
(一)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創新
國有企業的精神風貌與價值取向直接體現在其核心價值觀中,在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中居于核心地位。為此,國有企業要大力加強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創新工作。
1.企業要加強社會責任觀念的樹立。企業生存的本質在于獲得利潤,但是,追求利潤與為社會服務并行不悖,對于國家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國有企業要樹立社會責任觀念,強化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良好意識,積極參與慈善活動,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2.重視知識。21世紀,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快速傳播與知識飛速更新的時代,終身學習成為時代潮流。作為國家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更應重視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促進企業員工在學習中獲取新知識,提升學習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3.樹立企業價值增值和創造的理念。國有企業應當革除陳舊的資本價值認識,將目標定為價值的增值與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不應充斥著簡單的命令——服從式的工作氛圍,而是企業關注員工、尊重員工、信任員工,給員工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從而提升整個企業的工作效率。
(二)管理模式的創新
在新時代,陳舊落后的管理模式阻礙企業的長足發展,因此企業必須立足當下,建設與創新新型管理模式。為此,企業應該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國有企業要積極吸收國外與國內管理模式的先進經驗,采用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視野,推進企業經營方式與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其次企業要做到人性化管理,保證企業管理深入人心。企業管理要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員工的個性,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三)經營理念的創新
經營理念既要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又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建設新型經營理念,首先要做到誠信經營。隨著市場經濟時代的到來,出于利益的需要和金錢的誘惑,一些企業的誠信意識淡薄,做出種種欺騙消費者的不誠信行為,與國于民都有害。誠信經營成為時代強烈的呼聲。為此,國有企業要樹立誠信理念,遵守商業道德,誠信經營。另外,國有企業要自覺遵守法律。遵法守法是企業立身的基礎,拒絕法律的約束最終只能造成企業的毀滅。因此,國有企業要抵制不良誘惑,遵守法律法規,接受人民監督,這是企業良性發展的前提。
(四)企業文化個性的創新
企業文化的個性是一個企業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的重要途徑,因此國有企業要重視文化個性創新。首先,企業應該激勵員工塑造個性。員工是企業的主力軍,一個充滿個性的企業離不開員工的個人形象和個性發展。其次,企業還需綜合考慮政府和人民大眾的態度,在張揚個性的同時也重視社會功能。這樣,企業的文化個性既得到充分發揮,又得到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認可,企業的文化個性將成為國有企業的重要標志。
所以,從國有企業的角度來看,必須要結合實際努力創造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并把它深植在全體職工心中,體現在職工的語言、態度和行為之中,進而增強國有企業的軟實力,推進國有企業實現持續穩健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