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典
【摘要】課程改革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有課程資源的支持,如果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那么課程改革將是空談,改革也不可能達到實際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師應當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來因地制宜,開發課程資源,將其合理化的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全面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基于此,文章就高中政治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借鑒。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096-02
一、課程資源的特點
1.德育為主
思想政治課帶有較強的德育性質,在高中階段的德育教學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雖然其他學科也具備了一定的德育責任,但由于其主要的教學任務仍然以科學文化知識為主,因此,相對于思想政治課程來說,在開發該課程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應當著重考慮其德育性,以此來促進德育目標的順利實現。
2.國家意志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所傳遞的是國家統治階級的意志,因此具有著較強的國家意志性,也就意味著課程資源也同樣需要表現出明顯的國家意志。
3.復雜多變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實踐教學活動較多,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著很多的變數。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資源也要緊跟住時代的發展腳步,充分展示出應有的靈活性與多元性特點。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措施
1.從學生實際出發展開教科書等文本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首先,根據教學內容的邏輯性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來調整教科書的結構、順序,從而使其更合情合理。教科書是學術專家精心編排的,其內容雖然有科學邏輯性,但不排除有些地方編者也沒有考慮周全,不一定符合當地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而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需根據知識的邏輯性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這兩個方面,對教材內容進行再加工分析和優化重組,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適當調整編排順序,使其更具科學性和邏輯性。
其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展現教材內容,以拓展學生思維。新課程改革要求“以人為本”,教育家葉瀾也指出:“要從生命的高度看待課堂教學,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往往只知道記下老師自己對課本的理解知識,卻沒有得到自己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當前的知識結構,還要調查各個學生的興趣;不僅要掌握編者的意圖,同時也還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2.從信息和實踐的角度加強課課資源的開發利用
首先,利用當下鮮活的新聞事例,整合篩選時政信息資源。社會在不斷發展,科技也日新月異,這就容易導致課本的知識滯后于現實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時效性就要求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及時介紹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上報道的國內外時政信息,有選擇地納入課堂講授,以進一步優化教材內容,充實課堂教學。
其次,豐富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整合篩選社會鄉土資源。鄉土資源是指學校和師生所在地區內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資源,具體包括當地的自然風貌、文物古跡、民風習俗、名人軼事等,它是地方自然、文化、社會的集中體現。而鄉土資源作為教學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具有很強的生活性和特色性,涉及的內容大都是學生所在地區常見常聞的,因此把鄉土資源與思想政治教育課進行結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3.積極做好隱性課程資源中網絡資源的開發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教學資源也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具有積極作用。通過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交互學習環境,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多類型資源的展現,實現教學的圖文并茂和音視頻融合,讓情境教學和角色模擬更能激發學生思想政治課程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共產黨執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一課的講解中,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建國大業》等電影片段或展示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讓學生在音視頻資源的欣賞學習中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教學主基調,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在講解公民的政治參與時,可以充分挖掘當地可用的素材(如聽證會、民主選舉等),以學生熟悉的問題為核心,通過角色模擬,讓學生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真正讓學生樹立起主人翁意識,感受到生活與政治是息息相關的。
網絡隱性課程的資源開發要求在課程教學中必須樹立革新理念,做好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學生學習實際的契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規律,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總而言之,一個善于學習的政治課教師,一定是善于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教師;一節好的思想政治課,更應該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課程資源的一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課程資源的開發不能僅限于教材,要多渠道地開發利用,只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一切有利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的資源都可為其所用。
參考文獻
[1]張志學.初中政治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赤子(上中旬),2016,23:225.
[2]王曦偉,孟玲.思想政治課課程資源的開發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9:107-108.
[3]蔣靜芳.政治課堂課程資源整合實例[J].亞太教育,2016,29: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