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呂穎 謝濮聲
【摘要】隨著社會對水環境問題關注度日益升溫,河道水環境管理面臨新的挑戰。本文對北運河(北京段)水環境管理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北運河;水環境管理現狀;發展方向
一、北運河基本情況
北運河是我國著名大運河的起始端,是海河流域的一條重要水系,也是唯一一條發源于我市境內常年有水的河道。北運河位于北京市東近郊,是北京市重要排水河道,自北向南流經北京市昌平、海淀、順義、朝陽、通州等區,經河北香河縣、天津市武清,于天津市入海河。北京市境內主河道長89.4Km,流域面積4293Km?。北運河自北向南從城市副中心中部穿過,緊臨行政辦公區,承擔著城區90%的排水任務,是重要的防洪、排水兼景觀河道。
隨著近年來北京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活、工業污水排入河道總量逐年增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加重,再加上多年干旱,缺少生態補水,造成水體污染嚴重,水環境受到破壞。根據2014年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每月河流水質狀況,北運河水質為劣V類水體。
二、北運河水環境管理現狀
通過多年來水環境管理取得的經驗,結合北運河歷史發展、自然條件等實際情況,經過不斷探索,初步形成了適合北運河水環境管理的優化模式。
(一)完善水環境治理機制
為加快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加強管理,明確職責。同時制定了《北運河河道水環境管理標準》,為水環境治理工作提供工作方向和理論依據。并積極開展河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春季行動,組織召開了水環境治理工作部署會,制定水環境治理工作方案,與各相關責任單位簽訂《水環境治理工作目標責任書》,逐步形成了水環境治理工作長效機制。
(二)嚴格落實分段管理
北運河水環境維護根據各區屬地分段管理,根據其管理范圍及工程量實施“分河包段”的管理方式,分片、分段,責任到人,落實日常巡視檢查制度,不斷推進網格化管理,確保河道水環境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置。在法定節日、重要會議等特殊時段,制定預警機制,遇有突發事件時要立即上報情況,防患于未然,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三)明確治理任務
根據實際情況,摸清入河排污口和水面、岸坡臟亂差多發地段基本情況,將閘上下游、人流密集區、重要交通要道與河流交匯處可視范圍內、管理范圍交界處以及社會關注度高的其他河段設為重點保護區域,明確重點,建立了工作臺賬,制定整改措施,保證整體水環境的治理效果。
(四)多種手段提升治理成效
通過多種手段同步開展,不斷提升水環境治理成效。采取各種工程措施保障水環境工作正常開展,修建了停船清卸垃圾的清污平臺,配備了打撈船只、保潔車,在各區交界處設置攔污鎖等。
(五)完善水環境監督體系
為做好各區河道監督工作,成立督查組每周對各單位管理范圍內的垃圾渣土、水面漂浮物、違章建筑等影響河湖生態環境的因素進行巡視、現場檢查、拍照,采取日常巡查、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等多種形式,實時通知各管理所、段需要整改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督促落實,對整治效果進行督查。
(六)拓寬宣傳模式
在宣傳工作中,將保護水環境作為宣傳重點,努力營造社會輿論氛圍,取得社會共識,吸引市民廣泛關注。以水日水周宣傳為契機,聯合北京生態修復協會開展北運河考察實踐活動。同時在經常發現問題和人員聚集區域設置警示牌,懸掛宣傳標語,提高廣大市民保護水環境意識。
(七)統籌協調,齊抓共管
河湖管理涉及多家單位,主動與通州區環境辦等部門溝通,進一步強化聯合執法,查處非法建設、盜采砂石、違法排污、傾倒垃圾渣土等危害河湖生態環境的行為,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八)認真完成水務熱線反饋
隨著水環境問題被社會關注不斷提升,水務熱線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為做好水務熱線反饋工作,針對熱線反映問題,做到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安排專人現場調查,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及時回復投訴問題,并追蹤工作落實完成情況。
三、北運河水環境管理發展方向
(一)完善水環境監管能力建設
由于北運河河道岸線長、跨區范圍廣等原因,傳統的監管手段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水環境問題,水環境監管能力有待提高。未來將全面推進水環境問題監測科技化建設,聯合智能化勘察設計研究院,制定水環境監管實施方案,通過最新的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或航拍技術,采集實時數據,開展排污口污染指標動態監測,建立水環境保潔考核分級標準,水環境保潔考核機制,建立整體覆蓋、科學布局的水環境監管網絡,提高監管能力。
(二)全面開展河長制工作
2016年12月,中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其中,市管河湖設區、鄉鎮(街道)兩級“河長”。區級“河長”由河湖屬地區領導擔任,鄉鎮(街道)“河長”由河湖屬地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擔任。同時,設立“河長助理”,由市管河湖管理機構主要領導擔任,負責協助區級“河長”做好河湖生態環境管理相關工作。北運河是跨區界的河,又包括從河道中心劃界的河段,水里的問題反映到岸上,會出現不是一個行政區能夠完全解決的情況。全面開展河長制工作,由河長統籌上下游、左右岸的關系共同推進水環境管理工作。同時北運河下游是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水環境治理與上游各區的環境綜合治理息息相關,包括農業、園林、工業、農村等,與全市的整體規劃及建設時序有關,河長制的推行可使上游各區加強各行業的統籌,提高水環境治理效率。
參考文獻:
[1]孫迪.北運河流域管理體制機制的發展方向[J].中國水利2011(20),15-16
[2]北京市環境保護局.2014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Z]. 2015-4
[3]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北京市實施河湖生態環境管理“河長制”工作方案[Z]. 20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