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堯
摘要:本文通過對黨群溝通機制在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后,研究了在新形勢下想要健全和完善黨群溝通機制存在的問題就要做到調動黨和群眾工作的積極性、將黨和群眾溝通的渠道拓寬、改進黨和群眾溝通的方式以及方法等措施。
關鍵詞:新形勢;健全完善;黨群溝通機制
在我們國家目前的發展局勢下,黨群關系建設最為基礎性,也是最為關鍵性的問題就是,更好的把握社會發展的趨勢,切實的以國家黨政現實要求為基礎,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當前工作管理體系。同時,還要針對當前形勢下對黨群溝通機制的現實問題,進行深度的探索與研究。從而制定出更為完善的執政方法,建立健全的黨群溝通機制。
一、目前黨和群眾在溝通機制上所面臨的問題
目前的黨群溝通模式還是停留在傳統階段,它就是一個信息的控制、灌輸的過程,在傳遞時一般都是單向的。在這樣的傳統體制之下我們的政治生活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就導致了在黨群溝通機制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也影響著黨群關系以及黨的執政方式。
(一)黨群溝通的主體缺乏一定的動力
自從改革開放之后,在黨的組織結構和干部黨員的隊伍結構上都呈現著相應的變化,致使黨群在溝通的主體上問題層出不窮。其一,是不夠平等的溝通主體情況日益嚴重。處于領導地位的黨組織在權利,以及信息資源上都有一定的優勢性功能。但是多數的群眾隊伍并沒有相應的資源儲備,導致人民群眾在黨群溝通中處于劣勢的地位。在此同時,在群眾的內部也有不平等的現象存在。其二,是在溝通主體上主動性與積極性較低。在黨員干部中間,權利觀較為嚴重,且屬于普遍性的問題。同時,還存在著一定的形式與官僚主義,在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趨于形式化,缺乏真實的效果。此外,廣大的人民群眾缺乏主動溝通的意識,不喜歡參與政治,只有在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時,才能夠把真實的意愿與想法表述出來。但通常情況下,他們都不會與政府進行溝通交流,轉而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渠道去解決問題。
(二)黨群溝通的信息不夠真實
信息不真實是因為在傳遞的過程中產生損耗或扭曲使接受者得到的信息與發送者發出的信息并不一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就是溝通渠道不夠寬闊、順暢,使很多信息沒辦法順利的通過溝通渠道傳達下去。第二就是部門利益與地方保護現象較為嚴重,政府部門的相關黨員過于強調個人利益。同時,一些基層黨組織干部,還會有意的篩選群眾所遞交上來的信息。導致一些重要的群眾信息被無情的掩埋。除此之外,如果溝通信息透明度不夠,群眾們的知情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就會使一些非正式渠道流傳的信息肆意蔓延,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真實。
(三)缺乏多元化的方式進行黨群溝通交流
縱觀當前黨群溝通的全局,在溝通交流方式上缺乏多元化,且靈活度不高。相關的黨組織在與群眾進行溝通時,一般習慣用強大的組織系統對政策進行輸出,其它的溝通方式得不到利用。而群眾們也不會運用靈活的方式將自己的意愿反映出來,一般都會在侵害自身利益的時候把個人意愿通過上仿或者寫信的形式表達出來,不會主動的與黨組織進行溝通交流。此外,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互動性較為欠缺。基于部分黨員民主意識較低,在做決策時并不會與群眾進行溝通,只是強制的執行,溝通的互動性比較缺乏。
二、健全完善黨群溝通機制問題的措施
(一)切實的將黨群溝通主體積極性調動起來
黨群溝通交流的主體,主要包括著參與者以及相關的執行者。若主體缺乏積極性,相關的溝通交流機制就不能夠正常的運行。因而,要進一步完善黨群溝通交流機制,首要任務就是切實的將黨群溝通主體積極性調動起來。其一,要通過黨性教育培訓活動為途徑,提高黨組織干部的民主意識。可以正確的認識到黨群溝通的思想基礎就是黨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其二,對于廣大的人民群眾,應當進行定期的文化教育培訓,將權利觀念與民主意識灌輸于廣大人民群眾的頭腦中。讓人民群眾這一溝通主體的積極性,可以充分的被調動起來。從而實現黨群溝通交流主體的活力不斷提升。
(二)拓寬黨群溝通的渠道
廣大的人民群眾想要表達自身的利益以及參與政治就需要暢通的溝通渠道搭建起一個有效的平臺,這還可以讓執政黨深入的了解到社情和民意,是進一步完善黨群溝通交流機制的基本保障。第一,要進一步促進溝通渠道的優化與拓展,徹底的發揮溝通的效應。第二,創新改革社會組織管理體系,提高社會組織與黨政的職能作用,讓社會相關組織溝通交流渠道的功能作用能夠得到發揮。從而實現溝通以及協商治理的途徑。第三,利用計算機網絡與相關的信息化渠道的功能優勢,構建起創新的黨群溝通交流機制,將領導使用新媒體的能力提高。
(三)對黨群溝通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進
想要使黨群溝通機制得到完善就必須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去對新方式進行探索,增加多樣性以及具有實效性的黨群溝通方法。一是在溝通的方式上要靈活,促進形成多元化的溝通方式。在溝通的方式和方法上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比如,可以召開聽證會、座談會或者在現場辦公,也可以走進基層進行調查和研究,不管是運用哪種形式或者手段,都要切實的將黨和群眾連接在一起。二是,深度落實作風改革。在進行黨群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應當避開一切形式與個人主義。一定不能講官話、空話、假話,擺架子等。而是要突出感情化的溝通交流,在互動中拉近感情。三是一定要掌握好溝通的藝術,把溝通的技巧和能力進行提高。要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動人。
參考文獻:
[1]金芯茹.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表達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
[2]雷虎強.新時期密切黨群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3]周清.中國共產黨—社會溝通機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
(作者單位:赤大白鐵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