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紅
摘要:黨是我國的立足之本,黨內監督是我國民眾的訴求,也是確保黨不被敵對分子和小人腐蝕的重要手段,是從嚴治黨的直接表現。本文就對黨內監督的必要性與難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黨內監督;必要性;難點
黨內監督是在黨的內部,每層組織根據黨的各項規定,對黨內監督的對象進行監督工作,防止其濫用職權。黨內監督主要有紀檢組織監督、領導干部監督、上下級互相監督等等。我黨開展黨內監督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共產黨建立之初民主革命時期,我黨就已經認識到了黨內監督的重要性,并設立了黨內監督部門。在建國之后,我黨更加重視黨內監督的重要性,積極的開展了黨內監督工作,并對黨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我黨自我監督的傳統就被破壞了,黨內濫用職權的現象非常嚴重,直接影響了人民對黨的看法,降低了黨的執政效率。在改革開放之后,黨又重新把黨內監督擺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來收效顯著。
一、黨內監督的必要性
為了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剔除黨內的腐敗分子,開展黨內監督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人們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種大變革的時代,黨員的思想純潔尤其的重要,如果放松了黨內監督,那么一不小心,黨就會變成滋生腐敗分子的溫床。
(一)黨內監督是黨民主治國的根本所在
我們的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想要黨繼續帶領中國走下去,就要贏得人民的認同。如何贏得民心,是黨在執政中所要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國內外政黨的事例告訴我們,黨內民主是實現黨內監督的基礎,黨內監督則是黨內民主的必然結果,這兩者相互制衡,缺一不可。黨內民主可以讓每一個黨員都可以知曉黨的決定,并且可以自由的發表意見,實現對其他黨員的監督,只有確保黨內民主,我們的黨才不會一言堂,才可以集思廣益,為國家社會的發展提供支持。黨內監督則是對權利的監督,是黨內民主的保證,如果不能對權利進行監管,那么黨內民主也就無從談起。如果一個黨缺乏足夠的監管,那么它就絕對不會是一個開明的政黨,民主也就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二)黨內監督是正確使用權利的保證
黨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應該只受到上層的監管,還應該受到下層的監管,受到人民的監管。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擁有巨大的權利,那么如何正確的使用好人民賦予黨的權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黨員行使權利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保證每一個黨員都能正確的行使權利,而且有的黨員在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滿足一己私欲,以權謀私。這更能證明,如果權利缺乏有效的監督,那么就很容易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濫用,損害國家利益,破壞黨的執政形象。
(三)黨內監督是從嚴治黨的直接表現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從嚴治黨的戰略思想,從嚴治黨是我黨化解執政危機的重要舉措。我黨兼具執政黨和領導黨的雙重身份,這就導致,如果想要解決黨的問題,必須依靠黨自身的力量來解決。所以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自我監督體系,這樣才能夠及時的發現解決黨內的問題。要讓那些別有用心的腐敗分子產生畏懼心理,不敢以權謀私。從嚴治黨的根本就在于從嚴監督,要對黨內的掌權人員進行嚴格的監督。不能讓從嚴治黨變成一句空談。
二、黨內監督的難點
我黨開展黨內監督有許多的難點需要克服:
(一)監督意識淡薄
我黨黨內監督的成效較差的主要原因就是黨內監督意識淡薄。雖然我黨自建黨以來,對黨內監督的重視程度很高,但是黨內仍然有一小部分人,對黨內監督的認識理解不夠。認為上級對他的監督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同級的監督是一種不懂事的行為,下級的監督是找事,對監督產生抵抗情緒。另外還有一些人認為,黨內監督會暴露黨的漏洞和缺陷,會影響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他們沒有意識到,黨內監督是黨自我凈化自我提升的手段,反而用各種手段去粉飾太平,去掩飾黨內存在各種問題,這樣會讓人民對黨產生懷疑和失望。還有一些黨內人員,信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行為準則,對黨內的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生怕得罪了某些大領導丟掉了自己的飯碗,這也會嚴重影響黨內監督的落實。
(二)黨內監督制度落后
黨內監督的落實,除了要培養黨內監督的意識之外,還要有嚴格的黨內監督制度作為保證。在二十一世紀初,我黨頒布了黨內監督的條例,但是近年來,舊的黨內監督條例已經不能滿足新的要求。除此之外,舊的黨內監督條例在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的時候非常的困難,很容易產生責任判斷不清的問題。而且,監管的方法也不明確,黨內監督缺乏有效的手段,這些都是影響黨內監督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對黨內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不夠
監督是一種權利所有者對權利使用者的制約。在黨內,權利所有者是所有的黨員,權利的使用者是各級的領導干部。所以,黨內的事物,要由所有黨員共同決定,而不是由領導拍板決定。當前我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黨內缺乏科學合理的選舉制度,這就導致基層黨員與高層領導之間脫節,黨員對權利授予過程的監督基本完全喪失。另外,黨內行使權利的過程不透明也直接影響到了黨內監督的行使。領導人員在行使權利的時候,對行使過程的公開程度不夠,基層黨員無法準確了解權利行使的過程,對權利的監督也就無法開展。而且,黨內的權利目前過于集中,決策權、監督權往往集中在一個或者少數領導手中,這就導致領導間很容易形成小團體,給黨內監督的開展蒙上了一層黑布。對黨內領導人物的監督變得相當的困難。
參考文獻:
[1]李景治.黨內監督要進一步與黨外監督有機結合[J].學習論壇,2015,31(7):15-20.
[2]孫瑾微.新時期黨內監督科學化的研究成果綜述[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5,17(1):32-35.
(作者單位: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