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長征
摘 要:當今時代,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發展迅速,每天都有新的技術和理念產生。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教育部門頒發了新的教育方針,新課改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育者要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必學的基礎課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提高教學水平與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新課改;核心素養;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0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20
21世紀,我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共享使得中外文化融會貫通在了一起,學生作為新時代的主人,不僅要學習古往今來的文化知識,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精神,還要學習海外的各種文化,為將來打造地球村做貢獻。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敏捷,跳躍性強,由于孩子的天性,很難在學習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利于使其集中學習注意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 小學數學的教學特點
我國的教育歷史悠久,從先秦至今經歷了無數次的改革。小學教育是由國家用立法形式規定下來的強制執行的國民基礎教育,也稱義務教育。小學教育的對象一般是6-12歲的兒童。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學習,還是勞動生產都離不開數學。數學為其他學科提供了方法、語言、思想,是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基礎條件。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課,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育者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計算,培養學生觀察、推理、思考、驗證、交流的能力,使學生具有獨立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每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學習能力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具有差異性、階段性、不平衡性和互補性。數學教育者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愛上數學,并有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空間。
二、在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是通過數學學習建立一種認識、理解、處理問題的品質與思考能力。數學核心素養與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等教學內容有很大的關系,通過數學學習培養學生的數感,加強學生對數的理解。在學生的數學素養中,核心素養是關鍵內容。數學素養是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形成的一種思維模式和解題的思想,核心素養是在數學素養的基礎上加強對數學思想的運用,實現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與價值。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可以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數的敏感和適應,使學生能夠以數學的觀點研究和分析問題。
三、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措施
數學核心素養對學生學習數學有很大的幫助,數學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日常的教學任務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具備數學素養。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很關鍵。新課改中強調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在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知識需要學生去主動地探究和發現。小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的思維方法進行訓練可以有效提高數學探究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與數感
數學思維具有客觀性、深刻性、直觀性以及靈活性的特點。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有利于數學思維的發展,可以形成科學的直覺。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感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數學素養。在數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設備,利用有趣的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在教學中設置相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答案,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所以應將生活與數學緊密相連,讓學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要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應該在學習中感受生活,能夠在生活中提取素材。
(三)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點和概念的理解。估算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握,對事物數量的直覺判斷。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估算,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將數學方法靈活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各種解題思路,發展科學的數學視覺。
(四)開展有利于數學核心素養形成的教學活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開展教學活動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教育者應該轉變教學的方式,由以往的關注教學轉變為關注學生,由關注教學結果轉變為關注教學過程。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養成獨立思考、團隊合作、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數學教育者可以帶領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比如:戶外調查、野生動物搜索等。學生將來要步入社會,教育者應該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也是數學素養的組成部分。
四、結語
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今天,我國的教育經歷了無數次的改革與創新,時代在進步,教育也隨之發生轉變。“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者是人類靈魂的建筑師,教育者是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育者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方式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者應該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先進的教學設備,開展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保證學生可以健康快樂的生活,積極向上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王燕琴.淺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16(5):78.
[2] 于蕾.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6(12):504.
[3] 任海瑩.淺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價值[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7):53.
[ 責任編輯 林 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