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紫春
摘 要:初中物理對于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的學生來說,理論性太強不容易掌握,導致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不高。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種情況,它將生活元素融入初中物理課堂中,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物理知識,加強了學生將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05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29
初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都比較強的學科,將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可以縮短學生和物理知識之間的距離,調動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效率。將物理知識和生活實踐有機結合,這樣既能保證學生掌握物理知識,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好地用實踐來拓寬對物理知識的認識。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含義和價值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相連,一方面可以強調物理知識的重要性,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還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鍛煉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在探討“慣性”這一現象時,教師在解釋慣性的定義之后可以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列舉出一些生活中由于慣性而發生的現象。
教師在物理課堂上向學生介紹生活中經常發生的現象,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還能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物理的魅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還能幫助他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
二、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理論依據
“生活即為教育。”教師要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中聯想生活中的現象,并學會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教師還要主張將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相結合,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要堅決反對學生“死讀書、讀死書”,要重視學生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另外,初中物理教學要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作為教學的目標,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中學會自主學習,并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深化物理知識的理解,真正意義上做到學以致用。
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立足學生的認知水平,更新教學設計的整體思維
初中學生的物理認知水平還不高,對于物理知識和實驗存在好奇心。因此,教師在設計生活化教學時,不能讓學生才開始接觸物理就感覺到困難,打擊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功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家里燈泡的瓦數、電壓等并記錄下來,然后讓他們思考造成燈泡功率不同的原因,并通過物理實驗總結出規律。這種教學方式是利用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還能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完善他們的邏輯能力。
(二)將生活實例導入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導入新課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可以選擇“走近科學”等科普類節目或者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作為課堂的引子,吸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關注知識的講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通過這些手段和方法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讓他們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加深他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做到高效學習。
(三)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生活化物理實驗教學
生活中存在很多物理現象,但是大多數學生都沒有主動去探究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使物理課堂貼近學生的生活,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還能提高他們的觀察和思考能力。例如,學生在學習“內能的兩種改變方式”時,教師可以列舉出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情況——從保溫瓶中倒出熱水后,再蓋瓶塞有時候瓶塞會跳起,然后讓學生討論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辦法。將這些生活中的實例融入到物理課堂上,在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的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對物理的真實感知。
(四)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拓寬實驗探究的生活廣度
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枯燥,還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拓寬實驗探究的生活化廣度時還能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比如,教師在講授“光速”的時候,可以利用PPT課件展示一些雷雨天的圖片,然后解釋我們是在看到閃電之后才聽見雷聲的,說明光速比聲速快,而且利用PPT還可以拉近知識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十分危險的實驗,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還能避免危險發生。
(五)開展貼近生活的物理活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適時開展一些貼近實際生活的物理活動,能提高物理教學的實用性,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組織物理探究活動,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大氣壓”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將杯子裝滿水,然后用硬紙片蓋住并倒過來,接著觀察實驗現象并思考產生的原因。假如水沒有流出來,紙片也沒有掉落,說明有大氣壓存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還能使知識變得立體化。
(六)物理作業生活化,將所學物理知識實踐于生活
在物理教學中,布置物理作業,是對物理知識的一個鞏固和拓展,是對獲取知識的一個延伸。因此學生作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作業不僅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還要具體化、生活化,同時也要注意安全。比如,布置學生作業的時候,可以考慮生活常見的,讓學生用電池、電線、小燈泡等工具親手制作一個電路,再觀察串聯和并聯的區別;讓學生用紙折疊成幾個形狀,看看每種形狀能承受多大的力,再觀察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是利用這個原理的。通過簡單的制作和學習,讓學生從物理知識上看生活,從生活中找物理知識,將所學物理知識實踐于生活。
四、結語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有助于學生全面、有效地學習。教師要幫助學生準確掌握物理知識,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鍛煉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正確的引導有利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并在物理課堂上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 馬萬錄.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11):165.
[2] 管志華.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才智,2014(21):
30-31.
[3] 歐陽小梅.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91-93.
[4] 安曉瓊.生活化教學讓初中物理課堂春光燦爛[J].生物技術世界,2014 (6):114.
[ 責任編輯 林 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