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華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對于幼兒的教育愈加重視,而音樂的教學可以熏陶幼兒的藝術感染力,對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幼兒的教師和幼兒本身有著自身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考慮這些特點,從不同的方面對幼兒進行不同能力的培養,本文針對幼師生能力的培養展開初步性的探究,進而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 師生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7-0213-02
我國的幼師生大多數是從農村發展到城市的,一般的幼兒教師根本就沒有經過正規化的培訓,尤其是音樂方面,其專業水平過低。針對幼師生展開教育是迫不及待的,在展開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進行因材施教,將鋼琴教學和聲樂教學等內容相互的融合起來,全面的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
一、音樂知識的培養
幼師生的培訓課程當中比較主要的一門課就是鋼琴,而鋼琴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時間,學生也要進行日積月累的培養,因此,大多數的學生十分的不愛上鋼琴課,在鋼琴的學習當中,涉及到五線譜的學習,還有相關指法的訓練,內容過多使得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學生們比較熟悉的樂曲展開教學,將所有的知識進行融合,進而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有能力學好這篇樂曲。例如著名的鋼琴曲《瑤族長鼓舞》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先感受一下這一鋼琴曲的來源曲,這篇曲子改編自《瑤族舞曲》,學生們可以通過這首曲子感受到載歌載舞的場面,在具體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這首曲子介紹管弦樂器的相關知識,例如管弦樂器的具體分類,還可以介紹一些民族樂器的相關知識,例如拉弦樂器中的二胡、板胡等,還有彈撥樂器中的古箏和琵琶等。
學生們還可以通過這首曲子進行《瑤山夜歌》的演唱,通過一首曲子就能夠教授更多的音樂知識,學生同樣可以通過這一首曲子進行相關的舞蹈訓練,這首曲子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一舉兩得,而是一舉多得,多方面知識的融合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知識量累積程度也會明顯的加深,學生的綜合能力自然會達到提高[1]。
二、演唱方面的培養
演唱能力自然是幼師生必須學習到的本領之一,演唱的訓練方法會根據不同的作品進行調整,聲音的狀態是演唱的核心,而咬字和吐字是學習的基本功,表情達意就是演唱中的情感表達,情感的表達可以凸顯歌曲的含義,同樣是至關重要的。培訓當中的聲樂課就是教授發聲技巧和演唱方法的,加強聲樂作品的訓練,并且增加兒童歌曲的演唱可以使學生的視野不斷的擴大,學生的唱歌習慣也能夠得到規整,由于幼師生未來是面對幼兒展開教學的,因此在培訓的過程中應該教授保護兒童嗓音的有效方法。
其中有一個要點需要嚴加注意,兒童演唱不能夠只關注聲音的響亮程度,一味要求只會致使幼兒大聲的喊叫,這樣做就會失去幼兒歌唱的特點,國外的知名音樂教育家曾經指出,在兒童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之前,不能夠讓兒童大聲的唱歌,避免大聲可以很好的保護兒童的嗓子。因此,幼師生必須牢記這一點。一般情況下,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合唱狀態良好,但是在單獨演唱的時候就會出現千奇百態的毛病,幼師生的心理素質需要加大力度培養,音樂的教學主要內容就是歌唱,如果幼師不能夠很好的歌唱就會導致幼兒不能夠得到很好的學習。對幼師進行培訓,應該多多的制造機會讓學生進行單獨演唱,這樣能夠顯著的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進行美聲唱法的訓練時,應該首先了解美聲唱法的基本特點,這種唱法是以真假聲混合進行的,單單的進行嗓音的訓練會抑制學生其他方面的提高,在演唱歌曲之前,教師應該先帶領大家了解要演唱的歌曲,例如《故鄉的親人》這一曲目,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之下了解曲子的作者是誰,繼而了解其演唱的風格,最后感知曲目當中傳達出的思想感情,在《故鄉的親人》教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這首曲子的作者是美國的福斯特,這首曲子比較優美,而且自然又淳樸,這首曲子的創作背景是黑人被殖民販賣時期,這首曲子表達的是對故鄉的思念,通過具體的實踐教學可以顯著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2]。
三、演奏能力的培訓
演奏能力的培訓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彈奏能力,例如鋼琴的彈奏、風琴的彈奏和其他樂器的演奏。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鋼琴的彈奏,在幼師音樂能力的培養當中,這只是基本功。在培訓的過程中應該加大彈奏樂曲的練習量,對于簡譜能夠達到看到即會的程度,在彈奏的時候能夠游刃有余,對于不同的曲目,應該進行的分步練習。
例如,在《采蘑菇的小姑娘》一曲中,應該了解這首曲子表現的是歡快的場面,在練習的時候可以先慢后快,然后將練習的重點提煉出來單獨的練習,以演奏為主,在熟練之后加入歌唱部分的練習,通過反復的練習就可以很好的演唱這首歌曲。
幼師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教師的助力,需要學生的刻苦學習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新樂.幼師生音樂綜合能力培養方法的研究[J].戲劇之家,2015,13:192.
[2]王利.培養音樂鑒賞能力實現師生教學雙贏[J].職業技術,2013,0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