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
摘要:隨著社會的歷史變革和經濟發展,優秀的技術工人越來越成為稀缺人才,我國很多大型企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作為重要技術工人輸出的職業教育學校也越來越受到眾人的青睞。班主任是學校活動的基本單元,班主任的工作在職業教育學校中對學生的作用舉足輕重。
關鍵詞:職業教育;班主任;角色定位;指導思想;工作建議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教師擔當著十分重要的引導者角色。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所承擔的責任意義也更大。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極大的課業壓力,傳統的班主任管理工作過于注重課業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這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在新形勢下,高中班主任需要不斷改進教育管理思想,創新管理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服務。
一、新時期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創新特點
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屬于班級發展的核心組織者,具有引導性的職能。班主任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班級活動組織、班級事務管理、班級氛圍疏導等方面。在新時期背景下,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也在不斷發生改變,傳統教育存在的弊端逐步得到了改善。新時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為現代社會的發展培養相具有綜合素質的新型人才,進而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在新時期,班主任因其重要的角色特性,將承擔更為重要的教育責任。傳統班主任工作較為注重應試教育的效果,且工作管理理念比較落后,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價值觀教育等方面重視程度不足。新時期下,班主任要學會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做好常規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協調好任教老師的工作,打開職業教育工作的創新思路。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教師擔當著十分重要的引導者角色。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所承擔的責任意義也更大。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極大的課業壓力,傳統的班主任管理工作過于注重課業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這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在新形勢下,高中班主任需要不斷改進教育管理思想,創新管理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服務。
二、班主任職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和學生交流不足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通常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對成績優良的學生予以關心和照顧,對成績中等和較差的學生則缺乏關心和鼓勵。在這樣的管理方式下,成績較中等和較差的學生得不到班主任的關注,在心理上會產生一定的不良情緒。班主任如果忽略了與成績較差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就難以真正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狀況,從而無法幫助學生提高自我。
(二)管理方式創新不足
班主任的水平能夠決定一個班級素質的高低。然而目前有的班主任依舊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缺乏創新的教育方式。比如用說教式或檢討式的手段進行管理教育,學生容易產生排斥心理。另外,班主任與學生的地位長期處在不對等狀態下,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這樣一來,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管理效率提高。
(三)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夠重視
班主任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有時會忽視學生品德、人格的塑造,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班主任在創新教育方式上應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改進教育方法,改變管理理念,以德育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而目前,大多數班主任都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求,教學環境過于壓抑。這就導致了教育效率不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提升,因而難以實現全面發展。
三、新時期班主任職業教育工作的創新方法
(一)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的成績優劣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但這種單純追求成績的評估方法會抑制學生的個性發展,并使得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個人能力得不到較好的提升。從而出現了一些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因此,考試分數不應該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或是主要標準。有一部分成績不甚理想的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感,并由此忽視了自己的長處。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信息,甚至自暴自棄。如今,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教育界的主流思想,班主任也應當以多樣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勢,看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并挖掘自己的興趣愛好,積極提升并完善自我。此外,班主任還要協助學生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讓學生把學習時間高效利用起來,并對學生施以德育教育,讓學生能以良好的心態踏入將來的職業崗位。
(二)做好常規教育工作,積極組織創新活動
在學校中,常規教育工作也是班主任的核心任務之一。班主任在進行日常工作時,必須要注重對學生的常規教育,組織多種創新活動。例如,班主任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文明班級評選規則的學習,了解相關管理條例,以及學生守則、獎懲規則等,并給學生展示學校頒發的各類文件,讓學生進一步把握現狀。此外,還可以將多種活動結合起來,比如開展墻報宣傳,或是以教師講解的形式給學生普及相關知識。以辯論賽或者聯歡會的形式增添常規教育的趣味色彩。通過知識競賽、分組比賽等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還可以在班級內掛上光榮榜,專門表揚學習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可培養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讓學生自由發展,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協調好任教老師的工作
班主任在職業教育工作中,必須要全面獲知學生的信息情況及動態,最好在每個周結束后都與科任老師交流,給科任老師傳達學生的學習狀態、成績等信息。此外,班主任也要向科任老師詢問學生的學習近況,了解學生是否適應科任老師的講課模式。如果發展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在學生方面,班主任也要多和學生溝通,給學生介紹科任老師的講課習慣及特點,讓學生在上課期間做到尊重教師,認真聽講。而對于一些上課聽不進去,或是不守紀律的學生,班主任也不應盲目批評。要先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比如性格、學習態度、思想動態、家庭背景等,根據學生的心理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積極配合科任老師進行學習。
結束語 :
要做好新時期的職業教育工作,班主任就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及行為特點,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好常規教育工作,積極組織創新活動,并協調好任教老師的工作,探索出能夠適應新時期變化的職業教育策略。
參考文獻:
[1] 趙榮興. 新時期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的創新思路[J]. 現代職業教育, 2015,08:88-89
[2] 王雅玫. 新時期高中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創新思路研究[J]. 中華少年, 2016,07: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