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軍
摘要: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應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習時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學生就能體會到自己在課堂中的價值,從而主動的研究數學知識,并在此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質量
伴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素質教育的提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精神,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結合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充分的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教學方法創新,進而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影響因素分析
隨著時代發展,科技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而,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模式,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教師的教學方法
根據對培養學生興趣的現狀分析,教學方法就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由于教師缺乏新穎的教學理念,導致教師只能采用陳舊的教學方法教學,這樣教師就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得課堂教學質量下降。
(二)課堂教學氛圍
良好的學習環境能激發學生的思想情感,讓學生主動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卻忽略了這一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導致課堂氛圍沉悶,缺乏生機與活力。
(三)課堂上的師生關系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與學生之間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從而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特征因材施教,但教師卻只將全部精力放置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面,進而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了解,這樣教師就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意義
改善課堂教學質量。站在教師的角度分析,教師在培養學生興趣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的研究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并合理的將其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因此,教師在研究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會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能提升教學效率,科學的改善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呈現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數學課堂模式。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數學是一門理論性、抽象性較強的課程,如果教師一味對學生灌輸這些知識,學生難免會感覺數學知識枯燥乏味。但如果教師采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被其教學內容吸引,進而積極主動的研究數學教學內容,并在研究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小學數學課堂開展興趣教學的方法探究
(一)創新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抓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游戲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參加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激發對數學知識學習興趣。這種寓教于樂的方法十分適合正處于成長時期的學生。例如: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學習“物體和圖形”時,教師可以將一些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物質放入一個口袋中,讓學生伸手摸口袋的物體,并說出摸到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答對的學生可以選擇另一個同學摸口袋的物體,打錯的學生要利用摸到為物體為大家做一個小表演,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活躍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教師也可以采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對學生提出相關的教學問題,引發學生對問題的質疑,進而使學生分組研究教師提出的問題,當學生在與同學交流互動時,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并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團隊能力。
(二)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將理論性數學知識灌輸到學生的思想中,也要讓學生靈活運用數學公式和概念,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可以適當的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充分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的主題,讓學生圍繞教活動的主體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時,教師應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物體,說一說其形狀和特征,或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物體,然后在班級中用簡單的語言介紹物體的形狀、功能等,讓同學們猜一猜這個物體是什么,這樣,就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使學生動腦思考,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三)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小學數學教師應合理的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和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由發揮時間,讓學生自主研究和分析多媒體的內容,這時學生就可以增強自身的理解能力。
(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教師有效的因材施教,當教師與學生形成良好的關系是,學生就能將教師當成自己的朋友,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能向教師傾訴或者提問,這樣,教師就能在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的基礎上,解決學生的提出的問題,這既有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教師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改善。
教師不應該強制要求學生學習,而應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由的學習,這樣才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其次,教師也應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教師合理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教師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興趣。此外,教師對于學生興趣培養,十分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學生會在此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創造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學生就能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守彪.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中華少年,2016(06)
[2]孔春民.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極光,2016(02)
[3]潘道建.激發小學生數學課堂練習興趣策略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