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關
摘要:在日益強調素質教育和學生全面發展的今天,對于學校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初中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改革需要我們對教育體制進行相應的調整,中學體育學科作為中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體育;教學措施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教育部啟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初中學段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在初中階段如何科學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成為當前中學教學要直面的問題。
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新一輪課程改革全面推進,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全方面能力成為新課改的目標。具體來說,首先,那就是新時期的教育要在堅持知識育人的基礎上,堅持落實德育為先,要突出德育的時代特征。其次,要重視學生能力,突出能力為重。再次,要結合學生需求來適當控制課程的容量和難度,切實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減輕學生負擔。新課改的這些需求,也給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教學與發展的變化,那么應該怎樣結合新課改的要求來開展初中體育教學呢?
一、明確現實,有的放矢
現實是教師準備教學的出發點,體育學科教學也是如此。就目前來看,國家對于初中體育學科教學還是比較重視的,中考體育就是對于學生中學階段體育學習和鍛煉的一次重要考查。但是,從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它與新課改的要求還是不一致的,一些問題的存在在影響著初中體育教學的效果,具體來說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應試教育的思想依然存在。表現在:雖然當今教育強調素質教育,但是很多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依然是以中考考試內容為體育課教學核心,依然是以反復、重復的枯燥練習為主要形式,嚴重損害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其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真正體現,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較為普遍,這制約著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再次,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變化不大,在教學中“舊瓶裝新酒”的現象依然存在,部分教師缺乏改革的動力,甚至逃避課改的要求。最后,對于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不夠明確,依然是以體育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講解為核心,缺乏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這對于學生德育教育的引導和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效果很小。針對這些存在的主要問題,初中體育教學要想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必須要作出及時、適當、有效的調整,來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更新理念,主動適應
課程改革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學校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因此,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主動適應。這就意味著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來適應新時期學校教育的要求。對于中學體育學科來說也是如此,具體來說,體育教師要意識到自己教育崗位的重要性,要摒棄過去初中體育課不重要的認識,要站在學生全面成長和健康發展的角度來對待初中體育教學,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
具體來說,初中體育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來全面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要認真地學習和了解新課改的要求和教育教學理念;要本著學生發展和成長的需求來安排教學行為,要本著學生樹立科學的體育鍛煉理念為出發點,既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更要注重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鍛煉,同時盡可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未來的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堅韌的性格、團隊的精神以及敢于吃苦、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決心,從而成為個人成長的寶貴財富。
三、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才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苦學”變為“樂學”。但是在很多情況下,這一原則并沒有得到教師的堅持,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以教材或者是教師本人的教學設計為出發點,導致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相互脫節,這既不利于學生上課的參與,也大大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必須要樹立生本理念,要把學生的實際特別是學生的需求放到第一位,這樣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流程才能夠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最好設計一些能夠使學生參與和展示的環節,內容要豐富、形式要多樣,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注重激發學生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運動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不僅是實現課程目標的有效保證,而且其本身就是課程目標之一。所以,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也是教學設計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學生群體是由一個個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體育基礎等各不同的學生個體組成的。要面向全體學生,科學構建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課程目標的統治下,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體育需求來設計、組織體育教學,指導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學習目標,選擇練習內容和練習難度,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與學習評價標準。學生的運動興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運動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如何選擇體育教學內容應當考慮學生的興趣,但值得注意的是“激發”與“培養”學生的興趣,而不是片面地去“適應”與“迎合”學生的運動興趣。是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還是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是應該明確的原則問題。中小學生已有的運動興趣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太穩定,大多數尚未形成興趣中心。所以我們在落實這一課程理念時,不能過于強調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教學內容。解決這些矛盾的主要方法應當是改革教學方法,改進練習形式,加強對學生體育價值觀與責任感的教育,激發與培養學生的直接與間接的運動興趣。
總之,新課改下的初中體育教學,要本著學生發展這一基本原則,立足于學生成長需求,不斷地開拓創新,這樣才能夠把初中體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