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美+馮云
摘要:現代學徒制基于傳統學徒制,將校企合作、工學交替有效結合,旨在培養高職業素養和高職業技能型專業人才。本文就高職會計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實施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涵與特點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涵
學徒制起源于20世紀90年的英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目前比較成熟的模式有德國的“雙元”制模式、英國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亞新學徒制、瑞士的“三元制”模式和美國的“合作教育”模式。現代學徒制在我國起步比較晚,2014年8月才開始推行現代學徒制的試點,目前比較成功的有廣東模式。作為現代學徒制的先行者,廣東目前共有26所高職院校69個專業開展試點,是全國試點單位數量最多的省份。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以人為本,通過“招生即招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校企雙師聯合培養”的一種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它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學生兼徒弟為核心,以崗位技能與基礎理論課程為紐帶,依托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雙師共同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專業人才的一種校企聯合育人模式。它是職業教育與傳統學徒制的有效結合,旨在實現人和社會的的全面與可持續發展,彰顯高職教育的內在價值。
(二)現代學徒制的特點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全面培養學生兼學徒的校企聯合育人模式,其具學習情境真實、責任主體明確、培養主體復雜、知識技能全面、評價體系客觀等特點。
第一,學習情境真實。現代學徒制下學生不再如以往一樣只學習課堂理論學習和仿真實訓,而是直接以學徒的身份參與實際工作處理。
第二,責任主體明確。現代學徒制下企業是責任主體,其不僅負責向學校提供根據各職能崗位的相關需求,且協助學校共同完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
第三,培養主體復雜。傳統學徒制下,學徒就是學徒,沒有其他身份。而在現代學徒制下培養主體具有雙重身份——學生兼學徒。
第四,知識技能全面。現代學徒制下既要完成學校基本素質課程、專業課程等理論性知識學習,又要在企業學習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性知識與技能學習。
第五,評價體系客觀。現代學徒制下的評價主體既不是單純的依靠學校或企業,而是進行行業評價。這種評價體系依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企業用人標準來制定各項評價指標。
二、高職會計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國企業中,中小企業所占比重高達90%以上,大部分企業都需設置專門會計核算機構,即使沒有設置專門會計核算機構的小企業也需要派專人進行財務核算。因此各行各業大量需要高素質高技能的會計專業人才。但目前作為會計專業人才輸出最多的高職院校所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往往理論知識強于實際業務處理能力。這樣將導致企業難找到崗位所需人才,學校畢業生難就業的兩難局面。現代學徒制的出現正好協調這個兩難問題,通過校企聯合育人,按照企業用人標準來培養所需人才,實則為企業和學校解決了各自難題。
(一)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教育旨在培養高素質與高技能型人才,雖然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加入了仿真實訓和畢業前的頂崗實習,由于會計涉密性強,往往最終難以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高素質與高技能型會計專業人才。現代學徒制下將企業變成責任主體,由其向學校提供企業崗位職能需求,并參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學生既能在學校跟著校內老師學到企業所需要的業務理論知識,又能在企業隨著企業師傅參與到實際崗位學習相關技能,最終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培養出高職業素養和高職業技能型會計專業人才。
(二)高職會計專業授課形式
目前高職院主要采取一名教師教授幾個平行班級的某一門專業課程這樣一種授課模式。此種授課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進行批量生產,畢業生都基于同樣的理論學習和實訓學習,因此可以在數量上滿足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但是這種批量培養方式所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知識結構差不多,大都業務操作不熟練,專業技能差,質量普遍偏低。現代學徒制下學生亦是企業準員工,既有校內雙師型教師指導,又有企業崗位經驗豐富的師傅帶著做,盡可能實現學習情境真實性,旨在培養具有較強理論基礎知識和業務操作能力的會計專業人才。
三、高職會計專業現代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與現代學徒制相關的政策法規欠缺
現代學徒制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用工難和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可以促進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目前由于我國缺乏與之相關的法律制度保障,導致現代學徒制在試行過程中遇到了障礙。如就業準入機制(沒就業資格的所有員工必須通過職業院校學習培訓考核通過后方能上崗)、政府財政撥款等有關政策尚未落實。相比之下國外現代學徒制由于得到了政府在法律和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而迅速推廣。被稱為“現代學徒制”典范的德國早在1969年就頒布了《職業教育法》,后又有丹麥和希臘在1989年、美國和加拿大在1990年、西班牙和英國在1993年至1994年、澳大利亞在1996年都相繼通過立法的手段推行新學徒制。
(二)與現代學徒制相關的主體不明確
基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應該由以前的學校主體逐漸轉變為企業主體,即實現企業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一方面既要積極參與校企合作育人,向學校提供與崗位職能相關的人才培養需求。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研討,共同制定現代學徒制下校企聯合育人的人才培養方案。但是由于我國在法律制度層面上的滯后性,導致企業主體不明確,企業從學徒制獲得的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時間過長,從而降低了企業承擔責任的積極主動性,導致了“校熱企冷”的局面。
(三)與現代學徒制相關的專業限制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專業分門別類比較繁多,主要可以歸類為文、理、工三大類,但并非所有的專業均適合實行學徒制。比如會計專業,因為其涉密性非常高,考慮到市場競爭,考慮到安全性,一般企業不愿意將其財務信息提供給外人使用。從而導致企業不熱心參與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endprint
四、高職會計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分析
(一)制定與現代學徒制相關的政策法規
首先政府應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與現代學徒制相關制度中要明確規定學校和企業各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明確校企合作辦學資金的來源,還應建立相應的監管機構,消除校企合作中的各種疑慮。同時還應成立現代學徒制專項基金,對優秀企業予以補償,充分調動企業參與合作辦學培養人才的積極性,有利于形成一種政府主導、行業指導的辦學機制。
其次學校和企業之間應制定明確且有利于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法律條例和規范。以企業和學校實現合作雙贏為基本出發點,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本著平等互惠、共同協商的原則,在保障學校利益的同時,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二)明確現代學徒制的企業主體責任
實施現代學徒制,必須一改傳統校企合作“學校主體”觀念,明確“企業主體”。現代學徒制是企業為主體,學校參與的一種校企合作雙贏模式。企業在這種模式下應發揮其主體作用,為學校提供經驗豐富和資歷且高的師傅和真實情境的工作場地,并主動提供人才培養方案所需崗位職能資料,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學校作為輔助者,應該為企業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幫助,幫助企業完善企業會計制度,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提供指導建議。學校還可以為企業在職員工提供務和技能培訓,以此提高企業的積極性。
(三)探索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新模式
并非所有高職院校的各個專業都可以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應根據各高職院校各專業是否適合展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討論和研究分析,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可以部分高職院校和相關專業采用現代學徒制,而對于那些不合適采用學徒制的高職院校和專業應選擇一種合適的教育模式。
如高職會計專業,由于會計職業保密性強,況且一個企業所需要的會計人員有限,一般企業不愿參與合作辦學,導致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尋找合作企業具有一定難度,故而并不適合嚴格意義上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那么為了更好的解決現行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可以嘗試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理論和基礎,探求一種新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如依托代理記賬公司實施現代學徒制,或者學校承辦代理記賬公司實施現代學徒制。通過這樣的方式,突破專業限制,使校企合作縱向深入,進一步推廣現代學徒制。
參考文獻:
[1]劉穎,徐潔.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需求的調研分析[J],教育財會研究.2011(5)
[2]嚴世成.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實施的必要性與實施方案研究[J],技術與教育.2015(2)
[3]孟迪云,趙芳.我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5(2)
[4]鄭丹.淺析高職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困境與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2)
[5]姚忠,張小春.高職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淺析[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
[6]程亞蘭,孔祥銀.高職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以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20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