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國
摘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最佳的交流與溝通渠道就是互動,這種新課改的產物不但能夠起到培養學生興趣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為學生的能力提升提供環境土壤。在互動模式的帶動下,教學任務、學習任務同時變成師生的雙邊活動,如果能夠恰當應用,完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探討了初中數學互動教學的意義及具體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是非常不利的,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都在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不斷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其中互動教學法成為一顆閃亮的新星。互動教學法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初中數學課堂逐步發展為“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新型課堂。那么,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實施互動教學法呢?
一、初中數學互動教學的意義
1.樹立學習的信心
由于成長環境等眾多因素的差異化,一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言,沒有自信,怯于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這種現象存在于國內很多學校的教學之中,一直無法避免。然而互動教學可以幫助膽怯的學生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長處和不足,有側重點地進行提問,使膽怯的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還有被人重視的感覺,一步一步樹立起自信心。
2.培養學習興趣
除此之外,互動教學模式還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學生之所以積極參與新知識的學習中,是因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學習興趣的驅使。學習興趣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期間做到不懂就問,從解決問題中嘗到成功的滋味,進而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再由興趣產生求知的欲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增強合作精神
所謂互助就是互相幫助,也就是多人之間的一種活動。因此,互動教學模式也是在小組中間展開,它需要小組之間、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形成互動,進而鍛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和自我反思。在課堂上,不能單純地只是提供問題的答案,更應該引領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并提供相應的材料。進行問題討論的時候,每個學生在陳述自己想法的同時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和看法,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學習別人的長處,并對問題共同探討。
二、初中數學互動教學的方法和措施
1.改變傳統觀念
互動教學法是新課程背景下所實施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實施互動教學法時,初中數學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教學。把課堂交給學生,并不是意味著教師什么都不管了。教師此時充當的角色是一種“主持人”的角色,主持相關話題的討論活動。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平行四邊形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的相關圖片;然后要求學生根據其他圖形的性質判斷來探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討論的過程中當學生難以繼續進行下去的時候,我都會適時地從旁引導,在我的引導之下,互動討論繼續進行;最終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完整總結出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總而言之,互動教學法的實施必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讓教師的“一言堂”轉變為全體學生的“群言堂”。
2.情境互動教學
情境式互動教學是指以具體、生動的情境為背景,進而開展師生間合作、交流、探究等教學活動的過程。情境式互動教學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真實、形象的互動環境,其將抽象的文字敘述、數字符號轉化為具象化的感官直覺,從而為互動的開展提供了條件。因此,教師要善于在具體的情境中尋找互動的可能性,使學生不僅感受到感官的真實,還覺察到言語的真實。
例如,在“二次函數”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創設“小球斜面滾落”的實驗情境,并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以觀察小球滾落的速度。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在這一情境中探討、推測小球滾落的過程中,距離s(cm)與時刻t(s)之間可能存在著的函數關系,在學生如火朝天的討論中,拉開“二次函數”學習的序幕。
3.問題式互動教學
問題式互動教學是指以問題為契機而進行師生合作、交流、探究等教學活動的過程。問題是數學課堂的靈魂,問題巧妙地連接了師生間的情感,解決問題的同一目標則為互動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條件。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問題的導向作用,通過巧妙設置問題和科學組織問題解決來引發學生思考,促進師生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
例如,在“三角形相關性質”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拋出問題:現有四根木條,它們的長度分別為12cm,15cm,25cm,從中取三根搭三角形,可以搭出幾種不同的三角形?不難發現,該問題的設置不僅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還需要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來尋求問題解決,具有探索性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性的探究,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效率,而且還能夠優勢互補,促進思維發展。
4.合作式互動教學
初中數學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現狀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小組分配,并讓他們推選出小組長,引導學生能夠進行自由討論和發揮。首先,數學教師可以讓所有組長帶領成員對上一節課學習的解題技巧和數學知識進行回憶;其次,安排小組長帶領其他同學對新的數學知識進行預習,并使用特殊符號標記出不懂的知識點,將其匯總之后上報給教師,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對其進行重點分析;最后,要能夠讓所有學生對數學知識點加以討論,并羅列出所有的知識難點,當學生無法解答時,再向老師請教。這種小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還能夠節約更多的課堂時間和空間,讓教師在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提升教學效率。
總之,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建立了其自信心,提高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還培養了學習興趣,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同時對教師的數學教學也是一種動力。數學教育者只有把互動教學模式真正運用到教學中去,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程輝.淺析初中數學師生互動教學模式[J].新課程學習,2013(10)
[2]王穎.“你來我往”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文理導航,2015(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