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娜爾古麗·依瑪汗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滲透,就是指教師以教材為根基,將課文中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并且促使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積極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以《唯一的聽眾》這一課堂教學為例,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滲透教學做出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滲透;《唯一的聽眾》;教學例談
引言:
新課程標準給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的培養,還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培養。而情感價值觀就是滲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情感主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和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使學生豐富自身的情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筆者就拿小學語文課文《唯一的聽眾》為例,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滲透進行了一些探討。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的無私奉獻的鼓勵和幫助下,從沒有信心將小提琴拉好到能夠在各種各樣的文藝晚會中大膽演出的故事。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細膩的敘事手法,將這位老教授鼓勵“我”的過程,“我”自身信心變化的過程表現出來,讓學生體會其中“我”對老教授的感激和敬佩的情緒。
一、創設教學情境,引入課堂教學
在學生品味課文的時候,適當的闖社會教學情境,更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筆者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借助多媒體,將課文中所提到的《月光》鳴奏曲為學生播放,作為情景創設的背景音樂,然后伴隨著音樂,筆者讓一些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分自然段、分角色的進行朗讀,這樣,所有的學生都逐漸的進入到了筆者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筆者還會讓學生帶著問題:“是什么給了我動力,讓我從練琴的不自信變得充滿自信?”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逐漸的品味課文。
在課文中有一句話,筆者專門拿出來讓學生感受“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比缓蠊P者向學生提出問題,作者用“悠悠”來形容小令,這表現出林子里的?然后筆者會讓學生積極討論,有的學生說表現出了林子里的靜謐,一種讓人舒服的感覺;還有的學生說這種情景配上音樂可以讓人陶醉其中。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句子的品讀,讓學生進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中去。
二、細讀精講課文,體悟文章情感
在本文中,“我”得心理變化是和“我”練琴的行為變化一一對照的,從中感悟老人的愛護和鼓勵。第一次變化:在“我”內心沮喪,受到家人的嘲笑和打擊的時候,“我”偷偷的跑去小樹林練琴,在品讀這的時候,筆者向學生提出問題:“在作者失落、沮喪的時候,老教授怎樣安慰、鼓勵他的?”第二次變化:“我”被老人的話打動,心理存在羞愧、興奮等復雜情緒,這個時候“我”每天都跑去小樹林練琴,這個時候,筆者又向學生提出問題:“當作者缺失信心時,老教授又是怎樣幫助他的?”第三次變化:變得快樂有信心,“我”開始在家里練琴,在得知老人身份之后,從震驚變得感激,進而完全成熟,充滿自信。這個時候,筆者向學生提出問題:“平靜的眼神,深深的潭水。你能讀懂老人的心嗎?”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對文章主人公的心理情緒變化對照其行動變化,將老人每天在樹林中等待“我”去練琴,老人說:“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笔俏恼碌霓D折點,不僅僅鼓勵“我”每天來練琴,也給了“我”每天拉琴的動力和勇氣。在筆者帶領學生細細品讀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對文章中的老人了解更加深入,老人對“我”鼓勵是無聲的支持,讓“我”練琴的時候充滿自信和勇氣。
二、拓展鑒賞滲透情感,課后反思加強培養
課文中表現老人對“我”的愛護不僅僅表現在老人的語言中,還滲透在文章對老人神態描寫上,文中三次描寫了老人“平靜地望著我”,筆者在教學將這三次神態描寫在課文中重點圈出來,讓學生體悟第一次平靜的望著我,老人在想什么?第二次平靜的望著我,老人好像在說什么?第三次平靜的望著我,老人表達了什么情感?通過文章中作者對老人神態的描寫讓學生體悟出老人對“我”的鼓勵就像平靜的眼神一樣,潤物細無聲的同時發自內心的鼓勵和愛護。
最后,筆者在對本文的拓展總結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有沒有這種不被家人或者朋友所看好的興趣愛好,然后通過自身努力讓別人刮目相看,這樣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例和文章中的作者情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并且在講述的過程中,自身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
結語:
筆者認為,正因為語文課堂能將情感滲透其中,才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種創設情境,精讀課文,拓展獎賞的教學形式,更能讓語文課堂富有魅力,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課文中的思想情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核心,為學生構建和課文之間的情感溝通的橋梁,促使學生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充分的激發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魅力。
參考文獻:
[1].蔣輝.關于情感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教育參考.2016.
[2].王鋒.強化語文情感教學的策略.[J].小學語文教育,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