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要:微課程是以短時視頻對教學內容進行記錄的一種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此種模式可以有效的利用碎片化時間,在課前進行預習,解決因課時短,學生理解不透徹的課堂遺留問題,在民間美術的教學過程中,很難通過既定的少量課時全面的對其種類特征進行分析說明,可采用微視頻提前預習了解,在課堂上分析解說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與接受。
關鍵詞:微課程;民間美術;課程設計;教學模型
一、微視頻課程的來源
近年來,網絡和信息越來越發達,微信、微博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網絡傳播平臺,數字化的閱讀越來越傾向于短小精悍,便于傳播的呈現方式,其優勢是傳播的速度更快,傳播面更廣。
微視頻課程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闡述某一個知識點,將其攝錄成十分鐘之內的短視頻,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學習閱讀,課堂的45分鐘不足以將課程的所有精華全部傳授給學生,微視頻可讓學生提前學習,課堂上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分析,概述,提高學習的效率,有利于師生個性化的教學和個性化的學習。
二、微視頻課程的概念與特征
1、微視頻課程的概念
微視頻課程是在微型學習理論指導下,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核心知識點講授、實驗操作、疑難問題解答等環節展開的教與學的過程和相關資源的有機結合體。其核心要素是承載教學內容的微視頻,此外還包括與教學活動相關的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微反饋以及微反思等其他輔助性教學材料,它們以一定的結構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環境”對學習者來說,這些微小的片斷優化了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的聯系,從而產生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
2、微視頻課程的特征
時間短,時間一般控制在十分鐘之內,對比課堂的45分鐘,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不會造成厭煩心理。內容精,微視頻錄制的課程內容是將精選后的課程主體合理的分割,對其知識點進行重點難點的分析說明,更容易讓學生抓住重點。靈活用,微課程主要由微視頻組成,體積較小,非常適合在移動終端設備上觀看使用,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此外,以單一知識點為單位的視頻切片可以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定制的需求,并且能為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支持服務。資源化,微視頻課程不僅僅是視頻,還包含了與課程相關的素材,習題,反饋等,便于學生全面的掌握知識。
三、民間美術的課程內容
1、民間剪紙
剪紙有著別的藝術風格所沒有的特點,是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在民間美術中,它是最為“流行”的,另外,這種藝術還帶有明顯的民族特點和地域特點。
剪紙作品大多是中國農村婦女一剪刀一剪刀創造出來的,它是對普通老百姓生活,思想,愿望的直接表現。這種藝術是和老百姓生活緊緊關聯的,多使用最為簡單的線條來對主題進行表現。剪制過程中,作品的每個線條通過連接和條約構成了內容豐富的二維空間。
從內容上看,剪紙的題材大多與花鳥魚蟲、牛羊豬雞,五谷豐登等農業生產有關,這既表現出了普通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愿望與熱愛,也頌揚了勞動生產。當然,剪紙圖案中也包括古代英雄故事以及美好傳說等,這類題材是民間藝術家對歷史人物的在創作,它是人們對自己理想與愿望的體現。由于生活進步,藝術表現水平和藝術審美水平的改進,一些新剪紙作品放棄了一些傳統制作方法,提煉并升華剪紙內容。對于線條的處理,現代剪紙開始模仿普通線描繪畫面的形式,將剪紙手法進行更新,使內容風格不斷進步。
2、民間繡花
中華民族千年文明,為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審美情趣奠定了基礎。而刺繡作為中國民間工藝品種中的一大瑰寶,有著廣泛的分布與多樣的種類派別,其中南方大多為自然花卉,北方則大多是對民俗生活進行表現。刺繡作品中歷史最豐富、最具盛名的就是蘇繡,湘繡,廣繡,蜀繡這四大家了。這些繡品的特點鮮明且各成一家,其取材內容不拘于特定的動物,植物,人物,風景以及書法作品等等,而具有較大的創作空間,信手取材下更具靈性。
當然,不管用什么形式表現,這種藝術都是中國婦女的智慧結晶。她們用獨特方式,利用針線來含蓄的表現著自己熱情的生活,她們將縫補在被面,枕套,戲服,裙子,鞋子,鞋墊以及披巾上、用于裝飾美化的圖案帶入民間藝術中,將吉祥如意、花好月圓、五子登科等吉祥寓意帶給普通市民,并逐漸形成土生土長的特殊圖樣。比如包括著四合云,七巧云,魚形云等形態的云紋圖樣;常見的圖樣“鳳穿牡丹”寓意吉祥,“五福捧壽”則是5只蝙蝠圍著“壽”字圖案,帶有長壽安康的意味;五倫圖則是利用五種鳥來體現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比如鳳凰用來象征君臣,仙鶴象征著兄弟,黃鶯則象征朋友,鴛鴦代表夫妻;而桃子,佛手,石榴等圖則常常帶有多子多福多壽的意思。
3、民間木板年畫
作為帶有濃郁鄉土氣息以及地方特點的民間藝術品,木板年畫大多取材廣泛,其形式比較豐富,造型生動,色彩鮮明。它是農村幾百年來辭舊迎新的必須裝飾品,不僅可以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還能使節日氣氛更加濃郁。
木板年畫寓意豐富,但基本都是在彰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愿望。年畫有著三個主要產地,它們是山東的濰坊楊家埠年畫,天津的楊柳青年畫,蘇州的桃花塢年畫。這些年畫大多取材廣泛,用色鮮艷,代表著中國年畫所特有的特點與風格。北方年畫中的圖案大多采用諧音法,來對畫面事物進行構思,比如常見的五福臨門,五子登科,七子八婿,八仙過海,十全十美等等全部是在表現人們對吉祥安泰,平安喜樂的追求。
從表現內容上看。年畫的圖案十分廣泛,基于現實生活進行反應。它們當中有的是歌頌勞動,渴望發家致富,也有的是表現風俗,歷史,小說等,其表現方法簡練,顏色絢爛。顏色上,年畫大多選擇大紅色,橙色,紫色,綠色,黑色等基本色。最典型的南方年畫為桃花塢年畫,其大多以人物和建筑為主要表現對象,商行錢莊都是畫面中常常出現的內容,反應的是南方商業活動的興盛。木板年畫中的圖形,其對人物和動物的表現常常是根據性格進行描繪,再經過作者的思想情感處理,構造出獨特的造型,其表情比較豐富,利用不同的動態來表現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生動表現出故事情節。endprint
4、民間印花織物
對織物上印染花色進行裝飾在我國有著漫長的歷史。染纈,絞纈,夾纈,蠟纈等環節從唐代開始就有了比較細致的分工,而在明清以及民國,印染織物開始在大江南北廣泛流行起來,這時它被統稱為民間印花布。民間印花布主要包括兩種:藍印花布,彩印花布。其中藍印花布又叫做藥斑布,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這種花布的花樣設計以及紙板雕刻大多是來自于民間藝人之手,帶有濃郁的民間風格以及生活味道。這種花紋大多取材與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東西,比如飛鳥走獸,花鳥魚蟲,水下動物,瓜果李桃等等,當然常常出現的自然現象比如云水星辰,吉祥文字,幾何花紋等。這些花紋大多帶有象征意味,表現出了勞動者對勞動生活發自內心的熱愛以及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如四季平安,六合問春,歲寒三友等等。彩印花布則在取材方面和藍衣畫布相似,以喜慶內容為主,其圖案也到多以四方連續與適合紋樣居多,色彩則大多采取大紅大綠,藍紫鵝黃等為主。這種民間味十足的色彩和平相處,在碰撞中蘊含著特殊的和諧。
民間美術圖案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四大形式,陶器,漆器,青銅器等器皿也都在應用這樣的東西。它基本涵蓋了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以人們日常生活需求為出發點,將美學的價值隱藏在使用價值中。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美學價值和實用價值結合的非常完美,這也是中國民間美術創作的一種特色。
由此可見,單從課堂上的45分鐘要對民間美術課程進行學習掌握是完全不夠的,需要進行知識的積累,網絡上的內容比較繁雜,學生無法進行系統整體的學習,微視頻課程的攝制可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更具專業性。
四、微課程的設計
一個系統的吸引學生學習的微視頻課程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教學設計,要與課前備課相同,制定學習目標,分析學習者,媒體的選擇等方面進行設計。
1、內容知識點的微型化處理
要制作視頻教學頻資源必然需要對知識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對于微課程而言,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合理切割知識點,即知識點的微型化處理。
2、教學內容的微型化處理
內容分割上,盡量將課程分割成微小的知識點,或者提供給學習者一個單一而且有實際意義的主題,突出主題,以便學習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學習。
3、可用性設計,加強藝術表現力和情境感染力 可用性設計是從優化學習者學習體驗的角度提出的
現如今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并不匱乏,反而很繁多,缺乏的是優秀的學習資源,吸引受眾的學習資源,所以在微視頻課程的設計制作發布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受眾的體驗,及時反饋,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元清.現代設計中的吉祥圖案[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4):36
[2]李超德,祝蔚紅.從中西服飾文化的差別看服飾民族化與國際化[J].寧波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76
[3]李小剛,王運武.微型學習視野下的微課程設計及教學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10):31
該論文為安徽財經大學校級教研項目“碎片化學習模式下藝術專業微視頻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課題號ACJYYB2016008的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