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華強
一、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班級和諧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積極期待轉化為學生學習行為表現的催化劑,既有利于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溝通,又有利于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更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人格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對他們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應給予及時的表場和肯定,教師不能把考試成績當作用來衡量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不追求統一,使弱勢群體感到受尊重的溫暖,得到充分的、特別的呵護。同時提倡“身教”,所謂身教重于言教,發揮教師以身作則的模范作用,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用實際行動打動學生的內心,引導學生向良性方面發展。在課堂上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在生活中,我們教師不妨主動向學生打招呼,適當降低教師的地位來樹立更高的威信,贏取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二)寬容的愛能使班級和諧
當你的腳踩到花瓣時,它卻把芳香留在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他人,才擁有了幸福!適度的寬容,可以改善人際關系,防止矛盾加劇。在學校教育中,寬容的愛更多體現在師生關系上。只有寬容的愛才能相互尊重、相互對待、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才能相互認同和達成共識,從而實現可能的創造。人們常以“嚴父慈母”來形容教師,這表明教師在教育上處于高勢,有著一顆博大的愛心,可以容納下每個學生形形式式的思維和性格。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純真的少年兒童。寬容他們,加以及時的指導,你收獲的不僅僅是感激的眼光,更是一顆顆淳樸的童心。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之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我們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愛,更要讓學生享受到愛,而且還要讓學生學會愛,學生自然“親其師,信其道” 了。 正是這寬容的愛,才使師生關系變得平靜、美好、和諧,才能牢牢地把師生關系拉緊、拉近。
(三)加強了解、多與學生溝通能使班級和諧
要想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那么我必須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我們只有了解學生,才能走進學生心靈世界,與他們對話、溝通和交流,分享他們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與他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使相互關系達到和諧的境界。當然,學生有時會逆教師的意圖而行,一方面是學生本有的叛逆心理作怪;另一方面是師生缺乏溝通,學生體會不到來自教師的關懷,自然使師生關系陷于僵局。因此,還須強調師生之間的溝通,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非正式交往,才能使師生之間體驗到真實的交流。教師在專心傳授學業的同時,要適時和學生進行較為輕松的交談,了解學生內心變化,以便因材施教,緩和學生內部、師生間的矛盾。同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向學生表明自己的內心情感,讓學生明白教師的苦衷和用意,借以縮短文化和經驗上的差距,營造出和諧統一的教學氛圍。
二、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
(一)建立班級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制訂得好壞,是否科學、合理,是班級文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反映了一個班主任文化水平的高低,更反映了其班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制訂班級規章制度時,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班主任一錘定音,這樣做有兩個弊端:一是班主任太累,二是無視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參與能力,班主任容易出錯。因此,制定班規應該是班主任與全班同學共同制定。可以先討論制定的原則,然后每位同學都起萆一份,最后進行評選和修改。
制定班規要把握好三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廣泛性,應該包羅班上的方方面面;笫二個原則是可行性,不能只是道德提倡,而且還應有行為約朿;第三個原則是互相制約性,包括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相制約。
(二)抓好制度的實施
班級規章制度一旦制定就要推行,讓學生形成共識。違反班級制度要應該承擔責任,并接受一定的處罰。在制度實施過程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對學生加強宣傳,使學生正確理解各項規章制度的內容,明確遵守規章制度的作用,以使制度得到學生的認可,從而將帶有強制性的要求變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二是要積極創設條件,使規章制度能夠更快更好地實施。
(三)制定科學合理班規的好處
制定科學合理的班規,第一,解放了班主任。課堂紀律、清潔衛生等具體事務,有相應班規規定由誰負責,不需要老師一一操心。為班主任贏得了時間,用于找學生談心、聊天、溝通。第二,將學生推向了前臺。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實現真正的民主管理,而且讓學生在民主生活實踐中學會民主。
三、培養和諧的班級氛圍
(一)召開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我經常借助于主題班會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內容如開學動員教育、紀律教育、誠信教育、公德教育、禮儀教育、親情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在召開的形式上也力求多樣化,如心理專家專題講座、記錄片介紹、學生跟家長共同參與班會等。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既有審美體驗,又有情感教育,這些主題班會的召開升華了學生的內心,更加覺得這個班集體的溫暖友愛。
(二)開展精神品格教育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僅在寫作上如此,精神上也是一樣的需要源頭活水,這些精神一直是支撐著學生情感的大廈,鼓勵他們跨過人生的坎坷。我們班上經常開展的一些有益文體活動就像清風一直蕩滌著學生的心田,致使有些同學在日志中寫著: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唯有奮斗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霍金、張海迪、貝多芬等人物逐漸走進了我們學生的精神世界,給我們學生的心靈注入了一腔活水,使學生感悟到生命的不易,知道了既要珍惜自己,也要惜他人。
(三)開展合作活動
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做某件事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在教學活動中,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彌補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我們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