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在當今環境下,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水資源的污染作為環境保護中的重點關注問題自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科學研究者根據現存水資源污染等問題,更新了原有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就是海綿城市。海綿城市就是低變化狀態下開發雨水系統,在下雨時集水、滲水、凈化水等,接著進行再利用。本文根據海綿城市理論的基本概念,再結合風景園林規劃的實際情況分析該理論在規劃中的應用,旨在對相關應用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論;風景園林規劃;有效應用
想要實現經濟、生態等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所以環境保護的問題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在社會的經濟飛速增長中,由于對資源的大量使用,導致了對環境尤其是水資源、空氣等的污染和浪費。污染不僅對人們的身體造成了影響,也影響了城市的建設。而風景園林的有效應用,為環境帶來一絲保衛。那么海綿城市這一新技術應用到風景園林規劃中,又將碰撞出什么樣絢麗的火花呢?
一、海綿城市相關概念及重要意義
(一)海綿城市的定義
海綿城市本身是一個新的雨洪規劃體系,它所服務的對象是城市建設。從名稱可以看出它的目的是將水進行收集、鎖定,以此來解決城市的“逢雨必澇”的場面,不僅如此,還能有效凈水蓄水以備不時之需。海綿城市中的“土地”不僅僅是有綠植的地和可滲透馬路等城市的基礎設施,還包括了小河、湖泊等水系[1]。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效率,降低城市內澇的風險。
在城市中建設海綿城市是將人造物與自然完美結合,相互扶持發展,促進生態和社會的雙建設。
(二)海綿城市的重要意義及注意事項
在過去的城市排水系統中,路面都是難以排水的硬化路面,雨水較多的時候,都是依靠坡度來引導雨水進入地面的管道入口。但是這種方式排水的量都是一定的,一旦降水量超過設定量,就會造成內澇,行人和車輛都難以在路上行走。而海綿城市是有效使用植草溝、滲水地面、雨水花園等科學高效措施來引導排水,以“疏散來源”和“緩排慢放”為主要籌劃觀點,既避免了內澇又收集了雨水,一舉兩得[2]。
海綿城市的主旨是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所以在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原有的綠色環保之地,例如湖泊、濕地、山體之類的保護,防止發生“因噎廢食”的現象產生。
二、海綿城市理論在景觀設計規劃中的有效應用
海綿城市理論在景觀園林規劃中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園林綠化的整體環境保護水平。如果可以較好地落實海綿城市的功能,可以切實降低干旱對城市生活用水的干擾。如果風景園林的綠化程度達到一定的值,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應急水源以備突發狀況出現斷水。因此,海綿城市概念在景觀規劃中的應用可以體現在雨水收集,儲蓄和凈化等幾個方面。
(一)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網羅雨水
在風景園林中的集水系統中,需要根據已有的生態措施來進行更新和加設來達到對雨水的有效集中。首先是對已有的截洪溝進行更新換代,需要從當前的地理位置和對風景園林的設計要求出發,來對其進行改造升級,使之成為綠色環保的生態水渠。達到對雨水的有效收集的目的[3]。接著就是對不同的地面實行可滲透式改造,例如在對于人流量較大的區域來說,如果沒有合理有效的過濾設計,收集到的雨水很有可能是被污染的雨水,基本上難以再利用。所以在類似這樣的場地就應該加入一些過濾設計,從而保證收集到的是無污染的雨水。像是一些有坡度的地方,需要積極結合坡面的坡度作用,再進行可滲透地面設計。最后是進行透水景觀鋪裝,需要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來達到雨水滲透的目的,旨在將水滯留一小段時間,避免水的回灌。
(二)在風景園林規劃中設計有效的雨水儲蓄系統
從海綿城市理論出發,雨水儲蓄系統應該設置在降水量較大的地段,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雨水的儲存量和雨水的循環系統正常運行。將這一理論結合風景園林規劃中,可以利用兩項措施來達到這一目的。一是進行人工湖的設置,二是合理設計地下儲水系統。對于在風景園林中設置人工湖應當注意該湖的溢流口通常應高于常水位,以達到保證雨水儲蓄能力和不降低游客的方便性的目的。另外,在人工湖的設計中不應缺少綠植的設置,綠植不僅可以美化景區,還可以沉淀雨水中的泥沙,是一大法寶。在進行地下儲水系統的規劃時,要注意結合周圍的雨水收集系統的相關設計,以滿足快捷性的要求。如果有條件,建議將雨水儲蓄系統設置到海拔較高的地方,這樣的做法可以減少資源的使用,從根本上來說也是保護環境的一種方式。
(三)建立有效的雨水凈化系統
依據海綿城市概論來構建雨水凈化系統,有效重復再利用地下水。科學的設計雨水凈化系統,對雨水達到既定純凈度有一定的幫助。在風景園林規劃中實施雨水凈化的途徑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土壤滲透來凈化雨水,二是通過人工濕地凈化雨水,三是通過生物處理達到凈化雨水的目的。
第一是通過土壤進行凈化雨水。首先在雨水首次降下的時候使雨水進入土壤過濾再收集,雨水被土壤過濾收集后再進入管道被送進次級凈化池,而未經土壤收集的雨水則是先通過綠化植物進行簡單過濾再送入初級計劃池。
而通過人工濕地來凈化雨水則是與土壤方式不同。人工濕地凈化總共有一級和次級凈化池,兩次對雨水執行凈化,一級凈化池主要應對于沒有經過其它凈化過的雨水,而次級主要針對已經凈化過一次的雨水。
最后就是通過生物處理來進行凈化雨水。這種生物凈化主要是與人工湖之間的結合凈化,在生物新陳代謝時凈化雨水中的污染,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利用生物滯留池來進行對雨水的有效凈化[4]。
這些方式都是將雨水進行合理的凈化,分散出不同的水質,將這些不同的水作用于不同的地方,有助于高效性的人工濕地凈化。
三、結束語
本文基于海綿城市理論,對于該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主要是將海綿城市中對于雨水的集中、儲蓄和凈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進行了描述。隨著我國環保事業的迅速發展,海綿城市理論已經越來越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該理論本身也在結合具體情況不斷變化。合理的在風景園林規劃中高效使用該理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城市建設的正向發展,也保全了居民生活的健康穩定。
參考文獻:
[1]王影.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實踐[J].中國標準化,2016(12):179-180.
[2]王相云.試論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5(16):185-187.
[3]張韜.淺析景觀生態學——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06):129-131.
[4]劉書影.園林生態學研究進展——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農技服務,2016,33(05):248-251.
(作者單位:江蘇省科佳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揚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