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李萌
摘 要: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帶動下,人們對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越來越多的表現在旅游方面。鄉村旅游是近幾年來人們普遍追求的旅游形式之一,而將鄉村融入到休閑體育的發展中更是滿足了人們的旅游和健康的雙向需求,本文將以一個縣城為例,分析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發展的可行性。
關鍵詞:鄉村旅游 休閑體育發展 可行性分析 優勢與劣勢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c)-0165-02
近幾年來,鄉村旅游以樸實的鄉村環境以及優美的自然景觀吸引著廣大的文體愛好者,鄉村旅游植入體育的旅游模式能夠打破單一的農家樂的旅游模式,充分開發鄉村的旅游資源,在旅游的同時,實現人們所要求的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的生活目標。
1 鄉村旅游概述
鄉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為宗旨,以村莊為空間,是在一種無人文干擾、無生態環境破壞的情況下,以旅游居住以及樸實的農家行為為特色的村落旅游形式[1]。鄉村旅游的旅游活動必須要在鄉村地區進行,還要以鄉村的性能和特點作為吸引旅游的產物,二者必不可少。隨著鄉村旅游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概念、新形勢的提出大大豐富了鄉村旅游的內容,有效改善了鄉村旅游過于模式化的問題。
2 休閑體育概述
休閑體育顧名思義是人們利用除工作以外的閑暇時間進行的一種體育活動。休閑體育的活動項目豐富而多彩,形式比較開放,對運動場地以及運動設施的要求也比較低。休閑體育不主張培養人們在某一體育項目的專業技能的提高,強調的是人們的休閑娛樂,使人們在運動中釋放身心,緩解工作中的壓力,最主要的是讓人們感受到運動的樂趣。休閑體育可以使人們不受場地的限制,利用閑暇時間鍛煉身心健康,豐富生活中的樂趣,創造不同的生活情趣,在進行身心鍛煉的同時不斷的完善自我。目前,旅游研究者不斷開發新的鄉村旅游模式,將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的新的旅游形式引起廣大旅游愛好者的興趣。
3 鄉村旅游的開發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一些鄉村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縣級、省級甚至是國家的旅游景點在鄉村中的分布比較廣泛,以遵義市桐梓縣為例,桐梓縣鄉村旅游資源包含小河鐵索橋、盤龍洞等七十七個縣級的文化景點,小西湖、黃蓮原始森林 等八十三個省級的旅游景點,還包括婁山關、唐宋夜郎文化等國家級的旅游景觀,鄉村旅游資源非常的廣闊。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鄉村旅游景點不斷的被開發出來,而且具有當地的文化特色,旅游產業的不斷開發給當地的農民帶來了一定的效益,改變了農民以往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將農業生產與現代旅游消費觀念結合起來,在人們受益的同時,還提高了當地政府的公信力,這就使得我國大部分的鄉村政府以及農民對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熱情較為飽滿。除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對鄉村交通條件的開發也大大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我國鄉村旅游的開發勢頭整體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和諧的因素,比如,鄉村環境質量下降,開發的旅游資金不足。
4 將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的優劣勢分析
4.1 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的優勢分析
4.1.1 旅游資源齊全
我國很多的鄉村可以開展休閑體育的資源豐富,旅游項目的不斷增多,旅游景點的不斷擴建都為休閑體育的融入提供了很多的機遇。在鄉村旅游中,人工開發的漂流、垂釣等休閑項目與本地蘊含的人文旅游資源種類齊全,一些人工與自然資源相結合的攀巖、登山、徒步等旅游資源的開發,在為休閑體育提供先天開發條件的基礎上,豐富了休閑體育項目,使其實現自然與人工完美配合。
4.1.2 客源充足
任何旅游模式的開發和推廣都離不開充足的客流量的支持。近幾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城市居民的年旅游人數不斷增多,人均的旅游消費水平也在穩定增加,自駕游、團隊游的人數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持續增加。巨大的旅游人數數據形成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極其有力,充足的客源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這也為休閑體育的融入提供了人員和資金保障。例如,山地自行車、荒野攀巖、等項目可以依據當地的地形地貌進行開發,一些劃船、水上摩托等項目也可以開展。
4.1.3 服務設施的完善和交通條件的良好
以桐梓縣為例,桐梓縣處于黔渝高鐵的中點位置,距離遵義的市中心40公里左右,而且這個地理位置還是紅色旅游熱線的受益者,這種得天獨厚的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優勢,加上當地政府的多年建設,桐梓縣的客流量越來越多,服務設施也越來越完善,交通條件也越來越便利。完備的旅游設施和良好的交通條件為休閑體育的融入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基礎[2]。
4.2 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的劣勢分析
4.2.1 旅游資源的知名度不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習慣接受快餐式的消費理念,加上政府以及人民對鄉村旅游景點的宣傳力度不夠,致使很多的鄉村旅游資源的知名度不高,也無法融入休閑體育。雖然很多鄉村的休閑體育的開發資源非常的豐富,但是旅游資源的知名度不高,就無法為休閑體育融入提供充足的客源,自然旅游資源也無法很好的結合休閑體育的開發。
4.2.2 創意旅游的建設不足
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很多鄉村地區的旅游體系不健全,住宿接待的能力以及住宿環境的建設缺乏城市化的特色,一些相應的娛樂設施也不夠完善,現代的旅游發展水平與所提供的服務不相符,令多數城市來的游客不滿。由于缺乏旅游專業的管理人才,鄉村旅游景點的服務人群的服務觀念薄弱,整體接待水平偏低,沒有充分的結合當地的風俗、文化、非物質遺產的亮點,不利于休閑體育的融入[3]。
4.3 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的機會分析
隨著國家對第三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為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我國的鄉村旅游要緊緊的抓住機會,充分利用當地的文化特色和資源的優勢,加大對休閑體育線路的開發力度,將整個地區的旅游資源整合起來,放在一個網站上,構建一個具有當地特色的休閑體育網站,加大對地區旅游資源的宣傳力度,在不斷的吸引游客的基礎上,對旅游基礎設施進行強化,提高服務的質量和管理水平。
4.4 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的挑戰分析
我國幅員遼闊,鄉村旅游的旅游面積也不斷擴大,地區與地區之間就會形成競爭,尤其是相鄰旅游景點的競爭更是日益加劇。一系列的鄉村周邊旅游的發展也給本地的休閑體育的融入帶來了挑戰。
5 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的建議
在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下,鄉村本地要多樣化的開發休閑體育的項目,不斷完善休閑體育設施,充分的利用山河、地貌等自然資源,讓游客在自然中舒展身心。在對休閑體育的管理方面要不斷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聘請或培養一部分專業的旅游管理人才,同時,不斷尋求新穎的鄉村旅游的宣傳模式,提高本地區的知名度,以此促進鄉村旅游更好的融入休閑體育[4]。
6 結語
充分認識休閑體育的重要性,加大對休閑體育與鄉村本地的融合力度,利用當地的各種資源和區位優勢,科學合理的融入休閑體育,在改變單一的鄉村旅游模式的基礎上,滿足游客的需求,提高當地人們的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 劉曉燕,楊昌美.鄉村旅游融入休閑體育發展的可行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4):155-156.
[2] 郝曉斌.基于城鄉綠道的鄉村旅游開發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6.
[3] 李娜娜.成都市居民休閑體育行為特征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6.
[4] 王力.基于綠道建設的林盤聚落規劃優化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