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它對堅持學校的社會主義性質,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政治方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主導的決定性作用。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直接實施者----班主任,責任更是重大,本文主要從本人幾十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反面的心得進行展開論述,從而對小學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觀點。
關鍵詞:班主任 德育 民族團結 安全教育
我國小學德育即學校對小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它屬于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標志。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德、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他各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著主導作用。
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直接實施者----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學科,還要培養一個健康向上的優秀班集體,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平安健康團結和諧的氛圍中愉快的學習,健康的成長。使每個學生在思想品德、智力發展、強健體魄、團結協作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使每一位孩子得到應有的愛,在團結、和諧的壞境中得到全面發展。我們班在2014—2016年中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文明班級。那么,創建優秀文明的班集體,班主任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本人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熱愛本職工作,忠成于黨的教育事業。
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有著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這是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前提。
二、把民族團結工作融入到班級管理工做中。
對青少年學生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體現;是九年義務教育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基本任務之一;也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重要舉措;更是我們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面對一小撮民族分裂主義分子企圖顛覆祖國的活動,加強對青少年學生進行以民族團結為主要內容的愛國主義教育尤為必要。
要讓學生知道我國各族人民友好團結歷史由來已久;懂得維護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幫助青少年學生增強民族團結的堅定信念。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擺事實、講道理的辦法,使學生明白國家的民族政策給我們少數民族地區帶來的好處。力求做到使學生心服口服。例如:為了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國家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兄弟省市援建新疆”“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等政策,對民族區域自治地方長期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的大力支持,興建了許多大工程。像烏魯木齊—哈密高鐵的開通、吐—哈油田的開發等,無不體現了國家對新疆所作的巨大努力。
其次,積極參加和組織開展民族團結活動,來點燃學生的思想火花。我們班的維吾爾族同學伊利亞江和東鄉族同學妥阿西不但在學校組織的民族團結演講活動中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而且妥阿西還多次被評為市級民族團結小能手。我們同年級的漢族班和民族班多次合開“民族團結”主題隊會,來增進同學們之間的民族兄弟情。在“民族團結”主題班會課上引用民族團結的小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講解‘阿里木的故事,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受得熏陶。此外,我還舉辦和開展了“民族團結手抄報和主題板報”活動。民族節日“諾肉孜”節舉行了“茶話會”等。以多種形式向青少年學生加強民族團結內容的教育。
三、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級管理工作的首位。
“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在當前新疆反分裂反滲透斗爭的新形勢下,安全教育是一切工作的首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具有現實意義。因而我校多次組織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演習。使學生獲得一些遇到安全隱患時自救的經驗。其次,我不但利用班隊會時間向同學們進行安全教育。還每天要求學生放學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要結伴而行、在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在家中獨自一人時不要給陌生人開門等等進行長期的安全教育。另外,每天放學時要和家長電話短信溝通,確保孩子安全到家。學校也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御措施,除保安加強護校責任外。還成立了老師護校隊、家長護校隊。確保孩子的安全。每天早、下午的班級消毒工作更是學校的常規工作。
四、把愛心送給每個孩子,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德育教育是愛的教育,愛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愛的定義是奉獻和責任,愛的方式是關心和幫助。因而,搞好班級工作的最大秘訣是“愛”,一切好的教育方法,一切好的教育藝術,都來源于教育者對學生無比的熱愛。教師的“愛”這種感情力量,能夠使學生轉化成為學生的精神動力,促進學生向好的方面發展。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班主任熱愛學生是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是建立在以“學生為本”這樣的教育思想基礎上的一種理智的,有高度、深度和廣度的教育情感。 班主任應使學生信賴你、親近你,和你交心,只有如此班主任工作才會迎刃而解。才會創造出一個和諧而團結有活力的班級。
五、把握寬嚴力度,以“愛”為基礎。
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嚴是愛,松是害。不教不管會變壞” 。“樹不修剪不成形,人無管教不成材”。嚴不是愛的反義詞,是愛的升華,愛是嚴的基礎。 嚴要用愛來調和,愛要用嚴來加溫。嚴能生威,嚴能生敬。創建團結和諧班級,需要班主任從嚴治班。因此,我在班級管理中要求學生有嚴明的紀律、有嚴格的行為習慣、有嚴密的學習計劃,有嚴謹的學習態度。那么怎樣做到嚴愛相濟呢?班主任要有父母般的嚴慈,從愛出發,嚴字當頭,嚴字入手,用“愛”疏導。一個班級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就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愛在心里嚴在嘴上。嚴愛統一,方能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創建和諧的班級,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六、盡量把愛送給每個孩子。
把愛灑向每一個孩子,是班主任工作應遵循的一條基本準則。班主任要把愛公正的灑向每一位學生。真正做到“有教無類”。愛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礎”,公平則是消除班級中存在的矛盾的“催化劑”。把師愛公正的灑向每一位學生。就是對任何人都該給予教育和關愛,不分貧窮貴賤,不分地位高低,不分成績好壞,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教育意義。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要一視同仁,要有公心,既不能有男女之別、貧富之差;更不能有親疏之異,讓每個學生享有平等的待遇。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各盡其能,各盡其才。才能為創造團結和諧的班級貢獻自己的力量。
七、、積極學習,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提高要不斷創新、,管理能力必須經常提高,為了更好地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環境,這就要轉變管理理念,拓寬管理思路,向書本學習、向同行學習、向網絡學習,使自己永不落伍。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成為科研型的新型的班主任。
以上幾點是我擔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幾年來在創建優秀文明的班級,班級管理方面的幾點心得。本人認為要想創建一個團結和諧的班級,這幾點具備各自的深刻內涵,又相互交融,相互依存。既是班主任進行工作的現實要求,也是班主任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創建理想的、團結和諧的班集體,不僅需要班主任具有精湛的工作藝術,更需要班主任用慈母般的愛,去包容愛護學生。用嚴父般愛去教育、管理和感化學生。即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啟人、以身示人、以德育人。
參考文獻:
[1] 朱淑清.淺談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班主任[J]《科學中國人》2014年9月上半月第17期
[2] 潘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挖掘內涵 滲透民族團結教育[J] 《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0年第07期
[3] 劉其順張穎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民族團結教育[J]《中國民族教育》2010年第06期
作者簡介:朱淑清(1964--)女,大專,高級教師,現為新疆哈密市伊州區陶家宮鎮黃宮學校教師,主要從事小學教學、教研及班主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