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否有效關系到學生道德水準的提高和政治立場的確立,學校各科文化知識教育固然重要,但思想政治課堂的開設也應該得到相當的重視。學校思政處以及學校行政、團學組織應加強合作,共同組織好搞好學校師生政治思想建設,面對多元文化的沖擊和各種意識形態的滲透,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相關機構應組織好第二課堂的建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思政理論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綜合素質;高校;第二課堂;思政教育
一、明確建設思政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
經過分析比對,當今的學生社會道德水準較前幾年有下降趨勢,學生每天面臨著多元化的外界因素的滲透,在思想上更加開放,價值觀也在朝著多元化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眾多的挑戰,其挑戰的范疇不僅僅局限在宏觀層面,更多的時候來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陷入困境,思政第一課堂教學氛圍死氣沉沉,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差,而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趨勢要求教學模式的改進,針對傳統課堂教學“活動”與“課程”的分離,片面強調課程的目的性與計劃性的弊端,我們有必要探討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宣揚馬克思主義,弘揚主旋律,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這種情況下,第二課堂的概念被引進。第二課堂就是指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在思政教育中,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補充作用,合理調整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熱情,是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有效進行,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法。
二、創建思政第二課堂實踐策略
(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相較于第一課堂的書本理論教學而言,擺脫教學大綱的束縛,形式內容更加靈活,課堂活動更考慮學生的上課感受,因而設計時容易過分娛樂化,采用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組織方式可能在迎合學生的心理時偏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學校及教育工作者在組織開展思政第二課堂時,應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課堂活動設計指導,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理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二)結合時政熱點舉辦特色專題活動
當下國家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視,在這樣的背景,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在不斷進行豐富,各種教材層出不窮,教育資源得到了極大豐富。但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夠只停留在書本理論層面,而是要在很大程度上進行教育外延和格局的開闊。倘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搜集社會熱點問題相關背景知識,課堂則以精心挑選的熱點問題為中心設計專題進行充分互動討論,則能使學生更主動地關注時政,培養出關心國家大事的行為習慣,建立起正確價值觀念。
(三)打造精品課堂進行范例推廣
對于思政第二課堂的打造,組織者要發揮創新精神,多樣化的形式方法進行課堂設計。同時,要著力打造精品課堂范例,緊跟時事熱點,聯系相關專業優秀教學骨干,舉辦大型精品活動,邀請學校、學院相關教師、管理負責人進行觀摩學習。在舉辦活動時,可以聘請攝影人員錄制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上傳教育網絡,供相關人士參考學習,還可在相關論壇上探討,研究推進思政第二課堂教育發展的新策略。
(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思政教育第一課堂往往是任課教師作為課堂主導,將書本理論知識由上而下灌輸給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僅僅停留在被動接受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階段,不能能進行自主思考,在現實問題上也不能活學活用,以課堂所學的思想政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第二課堂則應該起到對第一課堂的補充作用,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發揮更高的能動性、自主性,在活動互動和具體實踐中生動把握思想政治理論的內涵,正確感知社會矛盾問題,對社會時政形成合理見解,堅定政治立場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五)建立合理運行機制長效發展
在思政第二課堂建設之初,就應該制定長期計劃,并按照教學計劃安排教學人員,配備相關資源,組織各階段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保證思政第二課堂的長效發展。在建設第二課堂之初,很多教育機構信心十足,熱情高漲,調動各方資源,集齊各學科優秀教師參與課堂設計和活動開展,但進入后期階段,卻出現經費不足、人員參與度下降以及后勁不足等尷尬局面,與原先設想的結果大相徑庭。所以,將思政教育第二課堂作為系統工程建設,各部門加強協商溝通,群策群力,合理安排各階段教學內容,設計課堂重點,使得課堂建設形成科學的體系,從而有利于長期的發展。
三、結語
在當今時代,我國正接收著來自世界各方的豐富文化,各種信息的獲取十分便利。學生群體處于思想形成階段,政治立場還不明確,對各種社會思潮的難以甄別,大多數學生容易在收到外界干擾信息后對社會形成負面看法,容易被不良分子利用。另一方面,缺乏社會實踐,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甚微,在這種情況下,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補充,成為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途徑。新形勢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導者,相關學科的教師應當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積極思考,發現當今大學思政教育的制約因素并采取對應的舉措,從而讓大學的思政教育繼續發光發熱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有效提高思政水平,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歐海燕.高校第二課堂綜合素質教育平臺的構建與創新[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4(9):29~31.
[2]羅龍香.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現存問題與對策研究[J].時代農機,2016,12:143145.
作者簡介:
劉雯(1990年-),女,漢族,湖南湘潭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