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媛媛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這一概念在近年來一直廣受人們的關注,對于本文所討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來說,我們必須結合這一理念來對實際的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改革。針對現狀來說,高校自身對于這一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學校針對創業教育所能提供的環境和設備較差、教育過程中實踐環節存在設置不足等都是造成高校內部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難以達到我們預期效果的原因之一。在“互聯網+”時代下,我們必須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進行研究。本文將首先對研究這一問題的意義進行分析,并在第二部分中對大學生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闡述,最后一部分則著重論述了具體的教育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
一、研究意義
首先,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研究能從根本上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依據現有數據來看,我國大學畢業生的人數一直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之中,對于實際的用人單位來說,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已經逐漸趨于飽和。通過創業教育的開展能充分的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同時也能夠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其次,創業教育的展開能更好的輔助高校完成培養目標。長期以來,針對高校學生創新精神以及創業能力的培養一直都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即使學生有一定的創業思維,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也經常會出現無處下手狀況。在“互聯網+”時代下,針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教育已經被部分高校納入培養目標之中,而通過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則能輔助高校更好的達到這一目標。
最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符合國家的發展要求。對于當代社會的發展來說,各項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成了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是保證國家及社會迅速發展的關鍵。
二、現存缺陷
1.認識存在偏差
上文中已經提到,創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并不長,雖然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但根據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我們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針對高校自身來說,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認識存在偏差是主要的問題。在創業教育開展的過程中,部分高校僅能在技能上對學生進行訓練,反而忽視了針對學生創新精神、拼搏精神、進取精神等方面的培養。從實際的創業教育過程來說,這一類的教學應屬于德育教育,只有學生自身在思想品德上有了提升,創新創業的實際成效才能得到基本的保證。
2.教育環境較差
高校培養模式與實際工作需求差別較大是導致學生畢業后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對于本文所討論的創新創業教育來說這樣的問題也同樣存在。在實際的創業教育過程中,由于部分高校將重點過多的放在了傳統的教學之中,創業教育的時間自然會被壓縮。針對現有數據來看,大部分高校中創業教育課程都是在晚自習時間或周末時間開展的,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從另一方面來說,高校針對創業教育的人力物力投入仍舊十分欠缺。師資力量難以保證、教學環境欠佳都將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產生直接的影響。
3.實踐環節薄弱
想要保證創業教育的效果就必須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根據現狀來看,大部分高校在創業教育中依然在沿用傳統課程的教學方法,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環節的展開,導致創業教育在高校中的開展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學生來說,通過實踐過程的開展掌握一定的經驗是保證學生在后續實際創業過程中能少走彎路的關鍵手段。
三、教育路徑
1.正確認識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明確高校中創新創業教育的定位是保證這一課程能有效開展的根本。對于相關高校來說,負責創業教育的相關人員及教師應及時的向歐美等較發達國家學習,及時掌握最新的創業教育理念,保證創業教育的開展過程能符合社會的需求。從另一方面來說,高校應明確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各項素養的培育上,保證學生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能更好的面對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2.提供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
針對創新創業教育環境的優化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高校應針對創業教育增加時間上的投入,這是保證教學效果的根本。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負責設置課程體系的人員應切實的根據專業需求將創業教育相關課程設置為正式課程或選修課程供學生學習。其次,高校應加大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人力上的投資。在這一過程中,高校可以及時的邀請社會上成功的創業者來為學生分享經驗,或通過經驗會的形式組織在校學生與本校畢業創業者之間的交流。最后,高校應針對創業課程增加資金的投入。在實際的創業教育過程中,高校在相關設備及場地上的提供能否滿足課程開展需求是決定創業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
3.提供創業實踐平臺
由于實踐環節缺乏對創業教育所造成的影響上文中已經做了簡要論述,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在高校中構建創業實踐平臺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從功能上來說,這一平臺應具備以下幾點功能:首先,這一平臺應能實現信息查詢功能。學生可以通過這一平臺查詢到課程的開展信息以及各項創業活動的舉辦時間,這一功能的添加能夠保證學生更迅速的了解到相關信息并進行學習。其次,高校應鼓勵學生在應用這一平臺的過程中積極的將自己的創業經驗上傳到這一平臺上來,以此來促進學生之間針對創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進行交流。最后,高校創業實踐平臺應及時為學生匯總不同的競技比賽信息,并提供線上報名通道,為學生參賽提供便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認識定位不明確、環境不佳、實踐環節缺乏等是造成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達不到預期目標的主要原因。本文通過明確定位、提供優良環境、創建就業實踐平臺等三方面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路徑進行了研究。創業是保證學生能在就業過程中避免就業壓力、充分實現自身價值的主要手段,但對于實際的創業過程來說,學生由于經驗不足等原因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原因,這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玲余.“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研究——以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4):73-75.
[2]高政.“互聯網+”時代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亞太教育,2016(20):26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