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修遠
摘 要:現在的教育大都講究因材施教,但其實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法更能體現出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也能充分展示老師的教學成果。本文就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討論。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高中體育;運用
體育課不是假借體育之名的耍耍課,而是讓學生養成主動鍛煉,自主運動的良好習慣。現在的家長相比以前更加注重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因此體育變得越來越重要,家長,老師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育課,那么體育課中的分層教學法究竟是如何體現、如何運用的呢?下面就分層法的具體運用展開論述。
一、理論分層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自己喜歡哪些運動,體育課上喜歡哪些項目有明確的目標,而想讓學生上好體育課,真正充分利用體育課的時間來鍛煉自己,那么教學的內容不可能一概而論,教學的進度也不會步伐一致。由于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不同,所以能接受的東西不會完全相同,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也會有所不同。那么在學生所處的高中階段,是向大學跨越的重要時期,而理論分層就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興趣小組,再根據小組進行各自的理論教學,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的優、缺點,所面對的危險等等,以及自己該如何鍛煉等問題。
二、訓練分層
由于先天與后天的原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就會讓我們體育老師在給學生上體育課的時候進行分層訓練。訓練分層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的不同進行不同程度的訓練,分為基礎訓練、一般訓練、較高強度訓練、高強度訓練。
一個人的身體抵御疾病的能力就與我們的訓練強度一樣,如果你的身體素質越好,那么你抵御疾病的能力就越強,而想要有這樣好的抵御能力就會有更加高難度、高強度的鍛煉,并且不斷堅持下去,你的身體才會有這樣的能力。
基礎訓練就是針對身體素質很差,或身體有疾病的學生所進行的訓練,例如讓學生做一些慢跑、仰臥起坐等不劇烈的運動,從而讓學生的身體逐步得到鍛煉,逐漸提高身體素質,為自己所喜歡的體育項目能得到更好地發揮打下相應的基礎。一般訓練是針對身體素質一般的普通學生,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提升,比如慢跑的熱身加上短距離的快速跑,增強學生的耐力,不斷強化學生身體的肌肉。
較高強度訓練是讓學生在體育課中一定要達到一個最基本的訓練時間與訓練強度,除此之外,在不斷加強訓練難度,把學生的身體機能訓練到一個標準的程度,相比一般學生要相對突出一點,可以去參加一些校內或校外的小型比賽而進行地訓練。高強度訓練是對于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想要跨進體育學院,成為一名專業的運動人員所設置的。讓這些學生通過日積月累的不斷訓練,不斷突破達到相應的高標準。
這樣不同層次的體育訓練可以讓每一個學生的身體充分得到鍛煉,鍛煉的效果也會有明顯提高,而不是讓學生覺得,某些同學的運動不適合自己,然后自己就有不鍛煉的理由與借口。
三、測評分層
測評的目的不是評論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更多的是檢測學生有沒有跟隨老師上課的步伐,是否有沒有在堅持鍛煉,同時也是檢測老師的教學質量問題。不同的學生的訓練程度不同,進行不同的測評來檢驗一個學生的體育成績,其中包括平時測評、期中測評、期末測評、參賽測評,四者比重的成績加起來為該學生的體育成績。而且根據不同時間段的測評來檢驗學生在體育課中與課后的鍛煉情況與鍛煉效果。
平時測評就可能會有隨機測評、固定測評,這樣不會讓學生處于一種松懈狀態,而是平時自覺主動鍛煉,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習慣。通過這樣的測評對于學生體育成績的檢測更加具有時效性,老師可以根據學生測評出來的結果給學生不同的建議。隨機測評是老師先帶著學生上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做一定的訓練之后給出測試的項目,然后在一個不確定的時間里進行測試,檢測學生本身的身體素質是否有所改變與加強學生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因為時間具有不定性,所以是一個有較強代表的測評。
固定測評是給出測試項目與具體時間進行測試,起到督促學生上好體育課,堅持鍛煉的目的,而不是決定性因素,是測評成績中的一小部分。期中測評是在一學期的中間時間進行的,可能會通過一部分項目來檢測學生的體育成績。這個測試既是對前半期訓練效果的一個總體反映,也是對于下半期的一個鋪墊。期末測評就是在一個學期的結尾進行,是對于學生整個學期體育課的一個反饋,也是在學生體育課成績中占有較大的比重。而期末測試的項目是平時訓練的內容進行總測試,考察學生總體的體育課情況和老師的分層教學的效果。
參賽測評是一個額外的測評參數,雖然比賽已經設有一定的獎項,但是對于參加比賽了而沒有獲獎的同學在體育成績中也是有一定的比重,根據學生是否參加了比賽,參加比賽的次數,比賽的獲獎情況給出不同的成績,計入體育總成績中。高中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對人生之路進行抉擇的壓力,而我們老師能通過給予適當的教學與訓練讓學生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去面對這些壓力,提高學生身體的調節能力。而且在現在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不只是通過語言進行交流,有很多時候是在一場比賽,一次簡單的運動中進行地。在高中時期時就應該讓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并且在該運動上有一定的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花拳繡腿,所以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是學生能做好一項運動的前提。
通過理論分層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再給這些學生不同強度的教學,這些就是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中的運用,分層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因材施教,只不過在體育中是因身體的條件來進行分層教學,這樣既讓學生真正的得到了鍛煉,也為學生的將來對于鍛煉這一部分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理論分層、訓練分層、測評分層這就是本文對于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所展開的討論。希望能讓學生對于分層教學法在體育課中的運用有一個簡單的了解,也讓希望對于和我一樣在從事這份職業的老師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讓學生重視體育這門課程就需要我們老師的正確指引與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只是學生個人受利,而是整個社會的福利。讓學生熱愛體育,熱愛運動,給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才是我們的體育老師的本職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