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琴+化辰勻
【摘要】本文運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湖南省統計數據中選取能反映城市經濟水平的12項指標,分析了2014年湖南省14個城市的綜合經濟水平,并根據評價結果,為湖南省的城市經濟水平發展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湖南經濟 綜合評價 因子分析
一、引言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主導功能愈加顯著。分析城市綜合經濟水平,研究區域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可以針對性地制定城市經濟發展戰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佟瑞(2005)等運用因子分析法對全國各省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研究[1],張吉獻(2009)等運用多要素主成分分析法對中原經濟區主要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分析評價[2],但對我國湖南省區域經濟的研究不多。本人針對湖南省的地區發展情況,運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對其2014年14個主要城市的相關經濟指標進行了研究,從而對湖南省城市的綜合經濟水平做出評價。
二、數據來源和分析方法
(一)數據來源
評價地區綜合經濟水平應能測度其現有經濟實力,同時又能測度其經濟發展潛力。本著科學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等原則,以湖南省14個市州(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為樣本,選取12個經濟指標分析2014年湖南省主要城市的綜合經濟水平。這里選取的12項指標為:地區生產總值X1(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X2(元),外商直接投資增福X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X4(億元),建筑業總產值X5(億元),財政收入增長率X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X8(萬元),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X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X10(%),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X1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X12(萬美元)。數據來源于《湖南統計年鑒2015》,運用SPSS22.0軟件對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進行分析[3]。
(二)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是從研究相關矩陣內部的依賴關系出發,把一些具有錯綜復雜關系的變量歸結為少數幾個綜合因子的一種多變量統計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根據相關性大小將變量分組,使同組的變量間相關性較高,而不同組的變量相關性較低,每組變量代表一個基本結構,這個基本結構稱為公共因子,對于所研究的問題即可試圖用最少個數的公共因子的線性函數與特殊因子之和來描述原來觀測的每一分量[4]。
三、研究結果及分析
首先進行KMO統計量和Bartlett球度檢驗,檢驗數據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結果KMO值為0.675>0.5,根據凱澤給出的KMO度量標準,原始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檢驗統計量的P值接近于0,拒絕原假設,表明變量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適合做因子分析。
然后構造因子變量。使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總方差解釋結果顯示前兩個主成份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達87.130%,其中第一因子貢獻率為74.317%,第二因子貢獻率為12.813%,表明前兩個因子具有顯著代表性,因此選擇前兩個因子作為評價湖南省14個城市綜合經濟水平的變量。
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進行分析,得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值如下表所示。
表1反映了兩個主因子和12個指標間的相關程度。因子載荷值越高,說明該因子與原始變量的相關程度越高,含有原始變量的信息量越大。第一主因子與X1,X2,X4,X5,X7,X8,X9,X11,X12變量負載顯著且因子載荷值在0.9以上,由于上述變量大多反映城市經濟實力的信息,故將其解釋為“經濟實力因子”;第二主因子與X3,X6,X10變量負載較顯著,多在0.6以上,由于上述變量反映了城市資本的增長情況,故將其解釋為“經濟發展潛力因子”。
最后計算14個城市的因子得分并排序。通過上述分析,這里只需計算前兩個因子得分來對各城市進行比較研究。運用SPSS軟件得出14個城市各自的因子得分與綜合得分并進行排序,以反映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其中每個城市的綜合得分主要通過下面的計算公式來計算,即將每個因子得分方差貢獻率做權數,對每根據總方差解釋得到的結果,λ1=8.918,λ2=1.538。因此有:F=0.853F1+0.147F2
根據得分值將湖南省14個城市進行排名結果如表2所示。
四、研究結論及建議
(一)研究結論
由于第一因子方差貢獻率達74.317%,使綜合得分排名基本與其得分排名一致。長沙市綜合得分最高,其作為省會城市擁有大量的外商投資和大批的高質量人才,各個經濟指標都遠超省內其他城市,其中長沙實際利用外資額達3.97萬美元,為郴州的3倍多。雖然長沙市綜合因子得分和因子1得分都排名第1,但是因子2得分并不是第1,這說明長沙的經濟發展潛力不是很高。株洲市綜合因子得分排名第三,這主要是因為株洲比鄰長沙,容易接收來自長沙的輻射效應和擴散效應。
邵陽、益陽、永州市雖然經濟實力并不強,但是經濟發展潛力比較可觀,這是因為外商直接投資增幅較大,投資水平逐漸升高。
張家界、湘西和懷化在兩個公共因子中的得分都較低,反映這三個城市在14個城市中綜合經濟水平相對較低。其中湘西的外商直接投資水平在14個城市中最低,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也低于平均,說明湘西投資水平整體較低導致其綜合經濟水平不高。
(二)對策與建議
針對上述分析結果提出下面幾個方面的建議:
長沙市是湖南綜合經濟水平最高的地區,但需注重提高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可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方面可適度加速城區向郊區擴展,另一方面需引導當地產業高效健康發展。
張家界、湘西等是湖南綜合經濟水平較低的區域。這些地區應挖掘自身優勢,結合自身情況實現經濟發展,并借鑒長沙、株洲市的成功經驗,走出一條可持續的經濟發展道路。
為解決湖南省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應根據湖南省的情況,以長沙、株洲、岳陽等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為主體,帶動周邊城市共同發展,發展水平較低的城市可通過建立人才吸引計劃,引進先進管理技術和經驗,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佟瑞,朱順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國各省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5.9:19-20.
[2]張吉獻,楊銘.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原經濟區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11):5132-5133,5152.
[3]國家統計局.湖南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4]龐皓.計量經濟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魏曉琴(1966-),女,漢族,山東青島人,任職于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國際金融;化辰勻(1993-),女,漢族,山東臨沂人,就讀于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金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