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薇
摘 要: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面臨的研究課題,我們要不斷探索和研究,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真正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創新教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課堂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構建語文高效課堂,是新課程背景下深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迫切需要。那么,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呢?通過實踐摸索,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要著眼于課程目標,特別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認真貫徹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和有利于終身發展的知識能力建構。
一、創新教法是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課改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的活力,與傳統的語文教學相比,新的語文課堂教學最大的特點是為師生開辟了自由馳騁的廣闊空間。大部分教師已率先運用“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大膽地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觀念轉變了,課堂形式也多樣化,傳統教學中“教”在前、“學”在后的“教師一言堂”場面被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生動局面所代替。
(一)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
衡量一節課的教學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學時間,即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學習知識、形成能力和提高認識真正起作用的時間。小學生每堂課僅40分鐘,而教師傳授知識需要時間,師生雙向交流需要時間,因此40分鐘對教師對學生都是極其寶貴的。怎樣才能充分地利用好這40分鐘呢?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課,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在教學中,努力做到巧問、精講,壓縮問與講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訓練說、讀、寫。也就是要將教師傳授知識的時間,師生雙向交流的時間以及學生實踐的時間三者恰當地分配好,并讓它們相對獨立而又互相滲透,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
(二)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選擇和運用正確、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因此,對不同類型,不同體裁的課文應該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閱讀課文就應該以學生自學為主。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所以,教師應采用自讀筆記、模仿類比、合作討論、練習互評等方法,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相應的講讀課文學到的學習方法,運用到閱讀課文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時時提醒學生把讀和說、讀和寫結合起來,即在閱讀時口、手、眼、腦并用,以提高閱讀效率,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強化訓練,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教師教學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字詞能力、理解句子能力、質疑問難能力、分析段意的能力、歸納主要內容及寫作特點的能力以及參與課堂活動的能力,如討論、發言、游戲、表演等等,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訓練學生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因為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獲得提高的前提。“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文章的內涵在不斷地閱讀中就能體現出來,而且在廣泛的閱讀中也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在學生閱讀的同時,讓學生隨手寫下讀書感受、心得,在加深學生理解的同時,也可以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科學分組,合作探究,是建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具有科學性、序列性的教學活動。開展合作學習,就必須組建學習小組,科學分組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組內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誰組織、誰作記錄、誰承擔小組發言的任務、小組成員發言時其他同學干什么等等。總之,小組成員必須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適當輪換,這樣能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學生創造多種嘗試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合作者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小組各成員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有戰斗力的群體,確保每一次探究學習的質量。
三、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是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保障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第一學段,閱讀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閱讀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閱讀量不少于100萬字。三學段的閱讀量達到145萬字到400萬字。”因此,語文教學除學習課本內容之外,還必須完成閱讀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內用一定的時間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
首先對閱讀對象進行指導,即根據學生的年齡、學生的知識現狀、本人的興趣等方面幫助學生選擇什么樣的書。其次是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學段: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學段的要求: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是讓學生養成邊讀邊寫的閱讀習慣。要求學生能根據所讀書的內容選用不同的方式寫讀書筆記。最后,讓學生養成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自己解決困難的習慣。
四、巧設課堂提問,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么,怎樣問,是關系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如何設計提問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選準時機,巧設疑難。在教學《嫦娥奔月》一課后,當我在問學生:你有什么美好的心愿要送給善良的月亮姐姐時,學生的回答讓我驚喜。有的說:我想折好多紙星星,掛到天上和嫦娥阿姨做伴;有的說:我想登上月球,看看她到底長什么樣子;還有的說:我想和嫦娥一塊兒美化環境,綠化月球……言語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思維與思維產生了真實的碰撞,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總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只有我們經過不斷砥礪和探究,構建高效課堂,真正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才能使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走向美好的明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