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惠平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啟發式教學的基本內涵,然后對啟發式教學優勢進行了分析,最后總結了如何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以供廣大讀者參考。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一、啟發式教學內涵概述
啟發式教學就是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為教學基礎,并結合教學客觀規律,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深入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拓寬學生思維,讓學生受到啟發后提升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能夠自主學生,所以受到啟發后可以主動尋找知識啟發點,在教師引導下實現自主學習,激發學習的欲望。啟發式教學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也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對教學的認知,也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有力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啟發式數學教學優勢分析
傳統教學以灌輸式為主,教師在教學課堂上扮演主角,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往往是被動知識記憶過程,但是數學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小學中高年級也是從簡單到復雜的過渡時期,所以傳統教學方法會直接造成小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機械性記憶效果不明顯,甚至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提升,對今后數學知識學習也造成很大的消極影響。另外,小學生具有天生好動特點,學習積極性比較低,對傳統教學方法比較排斥,所以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改變小學生的學習狀態,提升學習積極性。
啟發式教學方法運用于小學中高年級中,優勢就在于能夠將學生置于教學中心位置,以學生主體性學習為基本出發點,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學生最為熟悉的生活場景,從而設計情景式教學環境,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受到啟發,開展積極主動的學習,調動自己創造性和想象力的發揮,提高數學思維和綜合素質。
三、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對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啟發式教學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發揮想象力有其自身的優勢,本文認為更好運用啟發式教學的對策主要包括:
(一)引導學生主動“嘗試”
啟發式教學的目標還是通過教師的啟發來引導學生主動嘗試學習,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利用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比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入學生最為熟悉的生活場景,比如“商店原有15支彩筆,若賣出9支彩筆之后,還剩下幾支”?然后要求兩兩組合,一個扮演售貨員,一個扮演顧客,從而激發自己的創造性,自主尋找計算方法。有的學生會用小棒來數數,從而得出15-9=6;也有的學生可以將15分為10和5,先計算10-9=1,然后再加上6;還有的學生會將9分為5和4,先計算15-5=10,再計算10-4=6。因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思考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從而進行不同的嘗試,得出最終結果。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將自己的計算方法運用于類似問題中,進行情境轉移,將生活情境問題向單純數學問題轉化,從而讓學生迅速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加強學生學習的引導
啟發式教學比較注重教師的引導,將學生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化,與以往牽引式教學相區別。牽引式教學就是教師將課堂每個知識點進行講解,教學方法相對比較枯燥,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無法在課堂上意識到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產生依賴心理,難以自主獨立思考。而引導式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應該主動發揮創造性。比如在開展“三位數的乘法”教學時,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少數位的乘法,所以并不需要太多時間強調十位上和個位上的乘法規律,而是激勵學生課前復習以往學習的乘法規則,并自主探索百位上的乘法規律,引導學生掌握“三位數的乘法”的知識點。
(三)準確巧妙把握啟發點
對于數學教師來說,應該準確巧妙把握啟發點,從而能夠高效率啟發學生,最大化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教師應該準確把握啟發點。小學生在數學知識和思維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導致教師在啟發過程中應該有一定針對性,并不能在任何場合都使用,而是在學術掌握知識點基礎上進行有效性啟發。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在數學知識銜接方面利用啟發教學法,啟發學生復習已學的知識點,并找到以往知識與新知識的銜接之處,并運用所學知識來探索新知識,從而全面掌握新知識。教師為了提高啟發教學法的準確性,應該進行提前備課,找到本節課的數學難點和重點,并設計相應的程序和數學情境,根據學生興趣點而設計問題,鼓勵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從而準確掌握知識點。
其次,教師應該巧妙把握啟發點。小學數學一般都具有巧妙的答題技巧,也是數學思維的具體體現,優等生比較擅長這些解體技巧,但是對于中等生和后進生來說則需要加強訓練和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在啟發式教學中進行巧妙構思,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掌握解題方法。比如在學習“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特征”一章節時,教師可以設計打擂臺的教學游戲,并將啟發點隱藏其中,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精神,比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該分數特征是蘊含在分子還是分母之中?”如果教師發現學生思維出現了偏離,那么則需要進行適時點撥,比如可以啟發學生如何將“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讓學生自主找到其中的規律。為了讓學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教師可以總結本節課的最終規律,即“最簡分數的分母中如果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質因數,則該分數可以化為有限小數。”
參考文獻:
[1]易煉成. 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5,02:68.
[2]錢永梅. 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0:197.
[3]左金秀. 試論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中華少年,2016,33:166-167.endprint